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医眼科重点3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20:13
文档

中医眼科重点3

第七节、消渴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熟)●消渴内障是指由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多为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可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病因病机:(1)气阴两亏,因虚致瘀,血络不畅(2)禀赋不足,劳伤过度,脾肾两虚,目失濡养(3)病久伤阴,阴虚血燥,脉络瘀阻(4)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肝郁犯脾,痰湿内生,上蒙清窍西:糖代谢障碍,微血管病变●临床:(1)自觉症状: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加重可有视力减退、眼前有黑影飞动及视物变形,严重者可视力丧失。消渴病“三多一少
推荐度:
导读第七节、消渴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熟)●消渴内障是指由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多为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可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病因病机:(1)气阴两亏,因虚致瘀,血络不畅(2)禀赋不足,劳伤过度,脾肾两虚,目失濡养(3)病久伤阴,阴虚血燥,脉络瘀阻(4)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肝郁犯脾,痰湿内生,上蒙清窍西:糖代谢障碍,微血管病变●临床:(1)自觉症状: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加重可有视力减退、眼前有黑影飞动及视物变形,严重者可视力丧失。消渴病“三多一少
第七节、消渴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熟)

●消渴内障是指由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多为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可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

●病因病机:

(1)气阴两亏,因虚致瘀,血络不畅

(2)禀赋不足,劳伤过度,脾肾两虚,目失濡养

(3)病久伤阴,阴虚血燥,脉络瘀阻

(4)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肝郁犯脾,痰湿内生,上蒙清窍

西:糖代谢障碍,微血管病变

●临床:

(1)自觉症状: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加重可有视力减退、眼前有黑影飞动及视物变形,严重者可视力丧失。消渴病“三多一少”症状

(2)眼部检查:

①单纯期:微血管瘤,斑点状出血,硬性渗出(蜡样渗出),软性渗出(棉绒斑样渗出),视网膜、黄斑水肿。

②增殖期: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大片出血,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机化纤维增殖。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4)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波形下降或熄灭→提示视网膜内层血液循环障碍,见于DR早期检眼镜未发现时。

●诊断依据:

(1)确诊为糖尿病患者

(2)眼底查见视网膜微血管瘤、出血、渗出、水肿、新生血管形成,或发生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微血管瘤、脉络膜毛细血管无灌注等。

●鉴别

消渴内障络瘀暴盲
病因消渴(糖尿病)血管硬化、高血压等
眼别双眼多为单眼
视力多缓慢下降,部分突然下降多突然下降
视网膜斑点状或大片出血、水肿、渗出、增生膜火焰状出血、渗出
视网膜血管微血管瘤、毛细血管闭塞、后期新生血管静脉扩张迂曲明显,亦可出现新生血管
●辨证论治

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活血利水六味地黄丸合生脉散
脾肾两虚证温阳益气,利水消肿加味肾气丸
阴虚夹瘀证滋阴补肾,化瘀通络知柏地黄丸合四物汤
痰瘀阻滞证健脾燥湿,化痰祛瘀温胆汤
●外治:

(1)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作用是破坏缺氧的视网膜,使其耗氧量减少,避免产生新生血管

(2)玻璃体切割手术

●中成药:复方血栓通胶囊,芪明颗粒

●西:多贝斯胶囊

●预防:

(1)严格而合理的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2)定期做眼科检查

(3)慎起居,调情志,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第八节、视瞻有色(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掌)

●视瞻有色指眼外观无异常,自觉视野中心出现灰色或淡黄色固定阴影,视力下降的眼病。

●多为单眼发病,有自限性和复发性

●常见诱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

●临床:

(1)自觉症状:

①视物模糊:视力≦0.2

②视野中心部有圆形灰色或淡黄色固定阴影。

③视物变小、变形、变远

(2)眼底检查:黄斑区水肿呈圆形反光轮、中心凹反光暗或消失,有黄白色点状渗出

(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荧光素渗漏点,墨渍样

(4)OCT检查:浆液性脱离的范围与高度

(5)Amsler方格表检查:中心暗点,方格变形

●辨证论治:

湿浊上泛证利水化湿三仁汤
肝经郁热证疏肝解郁,清热化湿丹栀逍遥散
肝肾不足证滋补肝肾,活血明目四物五子丸
第九节、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熟)

●视瞻昏渺是指眼外观无异常,中老年人出现的视物昏朦,随年龄增长日渐加重,终致失明的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又称老年性黄斑变性(AMD)。

●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常双眼患病,白种人患病率高。

●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浊气上泛于目

(2)素体阴虚,虚火上炎,灼伤目络

(3)肝气犯脾,痰瘀互结

(4)肝肾两虚

西:长期光损伤

●临床

(1)自觉症状:视物模糊逐渐加重,眼前出现固定暗影,视物变形。或可一眼视力骤降,眼前暗影遮挡。

(2)眼部检查:

①干性者(或称萎缩性、非新生血管性):早期视网膜色素上皮退变为主,玻璃膜疣,色素紊乱如椒盐状,中心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后期视网膜色素紊乱或呈地图状色素上皮萎缩区。

②湿性者(或称渗出性、新生血管性):初期后极部视网膜大量玻璃膜疣融合微隆,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中心凹反光暗。中期黄斑区暗红色或灰黄色盘状隆起病灶,视网膜深层或浅层或前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晚期黄斑部出血机化,形成盘状瘢痕,中心视力完全丧失。

●诊断依据

(1)年龄≥50岁。

(2)视物昏朦或视力逐渐下降。

(3)眼底检查萎缩性者可见黄斑部有玻璃膜疣或黄斑区内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区,渗出性者见出血灶或纤维血管膜等。

(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见玻璃膜疣样荧光灶,或荧光遮蔽,或色素上皮损害,或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鉴别诊断

视瞻昏渺视瞻有色
视力视力初期轻度下降,后期明显下降而不能矫正中度下降,能用凸透镜部分矫正视力
年龄50岁以上中老年多见青壮年多见
眼底黄斑区可见出血、水肿机化物或玻璃膜疣样改变黄斑区水肿、渗出,中心凹反射消失
FFA玻璃膜疣或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色素上皮及神经上皮脱离荧光表现
●滴滴眼液:施图伦滴眼液滴眼(七叶洋地黄制剂)

●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

●预防保护眼睛免受光损害

第十三章、外伤眼病

●外伤眼病:眼组织因意外而致损伤的一类眼病,西医学称眼外伤。

●特点:

(1)眼居高位,暴露于外,易受外伤。

(2)眼部娇嫩,结构精细,伤后不易修复。

(3)眼受外伤,多伤气伤血,功能障碍

(4)致伤物大多污秽,受伤处易被感染,易被风热邪毒侵袭

(5)有时可影响健眼

●分为:机械性眼外伤和非机械性眼外伤。

第一节、异物入目(掌)

●异物入目是指沙尘、金属碎屑等细小异物进入眼内,粘附或嵌顿于白睛、黑睛表层或胞睑内面的眼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结膜、角膜异物。

●临床表现:

(1)自觉症状:眼红、碜涩疼痛,羞明流泪

(2)眼部检查:在白睛、黑睛表层或胞睑内面查见异物

●治疗以清除异物,防止感染为原则。

(1)黏附于睑内,白睛表层的异物,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或用无菌盐水棉签擦除

(2)嵌顿于黑睛浅层的异物,不能冲洗或拭除者,采用角膜异物剔除术,表面麻醉,再剔除。术后包眼

(3)次日复查

●预防:戴防护眼镜、及时正确处理

第二节、撞击伤目(熟)

●撞击伤目:是指眼部受钝力撞击但无穿破伤口的眼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机械性非穿通性眼外伤。又称眼部钝挫伤。

●临床表现:

(1)胞睑受伤(眼睑挫伤):振胞瘀痛(眼睑皮下血肿)、胞睑裂伤(眼睑皮肤裂伤)。

(2)白睛受伤(球结膜挫伤):白睛溢血(球结膜下出血),白睛浮肿(球结膜水肿)

(3)黑睛受伤(角膜挫伤):黑睛混浊(角膜上皮擦伤、基质层水肿、后弹力层皱折)

(4)瞳神受伤:瞳神缩小(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散大(外伤性瞳孔散大)或变形(虹膜根部离断),血灌瞳神前部(外伤性前房积血)

(5)晶珠受伤(晶状体挫伤):晶珠半脱位或全脱位,惊振内障(外伤性白内障)

(6)眼底受伤:视网膜出血、水肿,甚则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视神经挫伤,脉络膜裂伤

(7)眼眶受伤: 眼眶骨折,眶内瘀血(球后出血),眼带受伤(眼外肌麻痹、颅底骨折),熊猫眼

●辨证论治:

撞击络伤早期止血,后期化瘀止血用生蒲黄汤,化瘀用祛瘀汤
血瘀气滞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血府逐瘀汤
●外治:

外敷法:24h内宜冷敷,24h后改热敷

手术:前房积血者半卧位、包扎双眼,瞳孔不散不缩,前房穿刺术

第三节、真睛破损(了)

●真睛破损是指眼珠为物所伤且有穿透伤口的眼病。可伴眼内异物,甚至可影响健眼,是一种严重的眼外伤。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机械性穿透性眼外伤。又称眼球穿通伤。

●病因病机:

(1)锐器刺破眼珠

(2)高速飞溅之物穿破眼珠

(3)猛烈钝力撞破。

●临床表现:

(1)外伤史

(2)伤眼可见伤口

(3)前房变浅或消失

(4)黄仁小孔(虹膜穿孔)

(5)瞳神变形或移位

(6)晶珠混浊(惊振内障)(外伤性白内障)

(7)眼内容物脱出

(8)眼内异物存留

(9)眼珠变软(眼压下降)

(10)视力下降或畏光流泪,眼痛剧烈(化脓性眼内炎)

●全葡萄膜炎:真睛破损的严重并发症,属交感性眼炎。

●交感性眼炎:穿通性外伤眼或眼内手术眼(诱发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肉芽肿性(非化脓性)全葡萄膜炎后,另一眼即健眼也发生同样性质的全葡萄膜炎(交感眼)。一般发生在一眼外伤或手术后5天-56年内,大多于2周——2个月内。

●交感性眼炎诱因:

(1)穿破创口在白睛,黑睛交界处,创口有黄仁等组织嵌顿,创口长期愈合不良

(2)受伤眼红赤疼痛持续不退或反复出现。

(3)眼内有异物存留。

●治疗

(1)清创缝合:氯化钠或双氧水注射液轻轻冲洗伤眼。小于3mm,对合良好,可不缝合。大于3mm缝合。

创口很大,眼内容物脱出多,眼球不成形,视力无光感,估计复明无望→眼球摘除

(2)预防感染:

①抗菌素的应用:球结膜下注射,全身用药,眼药水滴眼。

②T.A.T(破伤风抗毒素)肌注:1500u肌注

(3)止血

(4)防治葡萄膜炎:扩瞳、激素、中药

(5)外伤性白内障处理:手术

(6)球内异物的处理:金属异物取出,非金属异物酌情处理

(7)化脓性眼内炎与全眼球炎的处理:

①化脓性眼内炎:抗菌素+激素

②全眼球炎:眼内容剜除术

(8)交感性眼炎防治

第四节、酸碱伤目(掌)(化学性眼损伤)

●酸碱伤目是指因强酸、强碱及其他腐蚀性物质进入或接触眼部并引起眼部组织损伤,以眼睑或眼球蚀烂、剧痛以及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眼病。

●病因病机:

(1)碱性化学伤(更严重):致伤物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石灰、氨水等。此类物质与眼组织接触后,除与组织蛋白接触外,还可以与组织中的类脂质发生皂化反应而向深部组织渗透,故伤势常较严重。

(2)酸性化学伤:致伤物有硫酸、、盐酸以及某些有机酸。酸与眼组织接触后与组织蛋白发生凝固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膜,可以阻挡酸继续向深部组织渗透、扩散,因此造成的伤害相对较轻,病变较局限。

●临床表现:

(1)刺激症状:灼热刺痛,畏光流泪。

(2)结膜表现:轻者充血、水肿,重者苍白、坏死。

(3)角膜表现:轻者轻度混浊,上皮脱落;重者全部灰白色混浊。

●急救措施:就地立即大量清水冲洗,持续20分钟。最好就地用氯化钠注射液或自来水冲洗,若条件不具备,也可用其他清洁干净水冲洗,或让患者将眼部浸于水中,反复开合眼睑,应注意充分暴露穹隆部结膜,冲洗清除参与的化学物质。

●急救后处理:

(1)中和冲洗:在急救处理后,应进行中和冲洗。若为酸性伤,用2%-3%碳酸氢钠液(3%苏打水)冲洗;碱性伤用3%硼酸液冲洗;石灰致伤用0.37%依地酸二钠液冲洗。

(2)中和注射(结膜下注射):病情较重者,在中和洗后还可作结膜下注射。若为酸性伤,用5%磺胺嘧啶钠2ml;

碱性伤用10%维生素C 0.5-1ml,均可作结膜下注射。

(3)防止睑球粘连

(4)后遗症处理

第十四章、其他眼病

●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出来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将产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像,这种生理功能称为眼的屈光。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角膜屈光系统(角膜和房水)的屈光力为43.05D

晶体屈光系统(晶状体和玻璃体)为19.11D

眼球总屈光力非调节状态下为58.D,最大调节时为70.57D。

●眼的调节:为了看清远近不同距离的物体,人眼能随时自动改变其自身屈光力和焦距,使来自远处或近处的光线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眼球的这种变更焦点距离的能力称为眼的调节。

●调节组织:晶状体、睫状肌

●眼能产生最大的调节力称为调节幅度。

●调节范围:眼的近远点间的距离

●眼的集合:双眼注视近处目标时在眼调节的同时,为保持双眼单视,双眼还需要内转,即眼的集合。调节力越大,集合也越大。调节、集合、瞳孔缩小,称为眼的三联动现象。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易产生视疲劳与斜视。

●正视力:眼球在调节静止状态下,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眼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上。从而形成清晰的物象。

●屈光不正(非正视眼):眼在调节静止状态下,来自远处的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眼的屈光系统的屈折后,不能在视网膜上聚焦,从而形成模糊的物象。

●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老花不属于)

第一节、近视(能近怯远)(熟)

●近视是眼在调节松驰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

●分类:

(1)按程度分

①轻度近视:<-3.00D

②中度近视:-3.00——-6.00D

③高度近视:>-6.00D

(2)按屈光成分

①轴性近视:眼轴>24mm

②屈光性近视:曲率、指数性

(3)按是否由调节作用参与分:

①假性近视

②真性近视

③混合性近视(半真性/中间线性近视)

(4)

①单纯性

②病理性

●临床表现:

(1)远距离视物模糊

(2)飞蚊症

(3)视疲劳症状

(4)外隐斜或外斜视

(5)眼球突出

(6)眼底改变:①视盘颞侧弧形斑或环形脉络膜萎缩斑 ②豹纹状眼底 ③黄斑变性、出血 ④视网膜变性、脱离

●滴眼液:1%阿托品眼药水

●中成药:增光片

第二节、远视(了)

●远视是眼在调节松驰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

●临床表现:

(1)轻度远视,远近视力均可正常。

(2)高度远视者,视远视近均不清楚,而且近视力比远视力更差。

(3)视疲劳症状

(4)中度以上远视者视盘较小、色红,边缘不清,稍隆起(假性视乳头炎)

(5)内斜视(斗鸡眼)

(6)弱视

●治疗:及早治疗,2-3岁开始

附:老视

●老视是一种自然性老化现象,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导致晶状体生理性调节力减退而发生的近视力减退。俗称老花眼。●一般40岁左右正视眼用+1D镜片,以后每5年增加+0.5D

附:散光

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状况,与角膜的弧度有关。 

第四节、通睛(共同性内斜视)(了)

●通睛:指双眼同时注视时目珠偏于内眦的眼病。 

●因多见于小儿,故又名小儿通睛外障、双目通睛等。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共同性内斜视

●诊断依据:

(1)眼珠偏斜于内侧,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

(2)眼珠运动不受限。              

(3)无复视。 

第五节、风牵偏视(麻痹性斜视)(了)

●风牵偏视是以眼珠突然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为临床特征的眼病。又名目偏视、坠睛、坠睛眼。

●病因病机:气血不足,脾胃失调,或因头面部外伤或肿瘤压迫,致使脉络受损而致。

●诊断依据:

(1)复视。

(2)眼球斜向麻痹肌作用方向的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动受限。

(3)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辨证论治

风邪中络祛风通络,扶正祛邪小续命汤
风痰阻络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正容汤
脉络瘀阻活血行气,化瘀通络桃红四物汤合牵正散
附、弱视

●弱视是指眼球无器质性病变,但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的眼病。

●弱视为西医学病名,多指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使视觉细胞的有效刺激不足,从而造成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儿童,检查黄斑中心凹无明显异常改变。

●病因病机: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

●弱视的分类:

(1)斜视性弱视

(2)屈光参差性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

(4)形觉剥夺性弱视

(5)其他类型弱视

●临床症状:

(1)自觉症状:视物昏朦,因患儿年幼不能自述,多因目偏视而为细心的家长所发现。

(2)眼部检查:视力检查中对单个字体的辨认能力比对同样大小排列成行字体的辨认能力高(拥挤现象)。

●辨证论治

肝肾不足补益肝肾,滋阴养血四物五子丸
脾胃虚弱补气健脾,渗湿和胃参苓白术散

文档

中医眼科重点3

第七节、消渴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熟)●消渴内障是指由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多为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可对视力造成严重影响。●病因病机:(1)气阴两亏,因虚致瘀,血络不畅(2)禀赋不足,劳伤过度,脾肾两虚,目失濡养(3)病久伤阴,阴虚血燥,脉络瘀阻(4)饮食不节,脾胃受损,肝郁犯脾,痰湿内生,上蒙清窍西:糖代谢障碍,微血管病变●临床:(1)自觉症状:早期无自觉症状,随着病变加重可有视力减退、眼前有黑影飞动及视物变形,严重者可视力丧失。消渴病“三多一少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