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填空题
1.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寓言故事是 。
2《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 和 。
3.《黔驴技穷》中,驴子最后被 吃掉了。
4.“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
5.《高山流水》讲述了 和 的故事。
6.模仿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
7.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寓言故事叫 。
8.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
9.自己丢失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扒下人家的衣服。出自寓言故事 。
10.怕别人听到钟声,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出自寓言故事 。
二、选择题
1.( )在宫廷中滥竽充数,后来逃走。
A.齐宣王 B.东郭先生 C.南郭先生
2《狐假虎威》中,野兽看见了它们就都跑开了,是因为野兽( )。
A.害怕老虎 B.害怕狐狸 C.害怕老虎和狐狸
3.古时候有个人害怕天塌下来,因此吃不好、睡不好,他是( )。
A.齐国人 B.杞国人 C.秦国人
4( )以坚强的意志,不顾他人怀疑、讥笑,带领全家人移山。
A.智叟 B.愚公 C.夸蛾氏
5.《纪昌学射》这个寓言故事中,纪昌的老师是( )。
A.甘蝇 B.飞卫 C更赢
6.福可以转为祸,祸可以转为福,变化无穷。世间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世事难料。这里讲的是寓言故事( )。
A《三人成虎》 B《塞翁失马》 C《庖丁解牛》
7.《造父学御》这个寓言故事中,造父是一名( )。
A驾车能手 B.下棋能手 C.射箭高手
8.《买椟还珠》这个寓言故事中,“椟”是指( )。
A.珍珠 B.箱子 C.盒子
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 )。
A.公明仪 B.公孙仪 C.孙步敖
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 B《南辕北辙》 C《亡羊补牢》
三、判断题
1《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公明仪。( )
2《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人得到了好处。( )
3《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
4.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寓言故事是《曾子杀猪》。( )
5《掩耳盗铃》用来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没有好处。( )
6.《南辕北辙》用来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 )
7.《朝三暮四》中的动物是狼。( )
8.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 )
9.饥民拒绝了黔敖的施舍,最终饿死在路边。( )
10《千金买邻》中,宋季雅的新邻居是赵简子。( )
四、问答题
1.简述《刻舟求剑》的故事。
2.简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3.简述《守株待兔》的故事。
参
一、1.曾子杀猪
2.王屋;太行
3.老虎
4.郑人买履
5.俞伯牙;钟子期
6.东施
7.坐井观天
8.杯弓蛇影
9.澄子夺黑衣
10.掩耳盗铃
二、1.C;2.A;3.B;4B;5B;6B;7A;8.C;9.A;10.B
三、1.√;2.√;3.x;4.√;5.x;6.√;7.x;8.√;9.√;10.x
四、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