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大学翻译教学中的西方翻译理论选择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20:30
文档

大学翻译教学中的西方翻译理论选择

大学翻译教学中的西方翻译理论选择华建昌(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广东·深圳518060)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4(2013)20-0092-03摘要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大学本科段翻译教学是否应介绍西方翻译理论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翻译理论对实例进行分析,力图说明部分西方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者认为西方译论作为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将为提高本科学生的翻译水平和理论意识发挥积极作用。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翻译教学本科阶
推荐度:
导读大学翻译教学中的西方翻译理论选择华建昌(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广东·深圳518060)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4(2013)20-0092-03摘要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大学本科段翻译教学是否应介绍西方翻译理论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翻译理论对实例进行分析,力图说明部分西方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者认为西方译论作为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将为提高本科学生的翻译水平和理论意识发挥积极作用。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翻译教学本科阶
大学翻译教学中的西方翻译理论选择

华建昌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广东·深圳 518060)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4(2013)20-0092-03

摘 要 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

大学本科段翻译教学是否应介绍西方翻译理论仍是一个有

争议的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翻译理论对实例进行分析,力图

说明部分西方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者认为西方

译论作为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将为提高本科学生的

翻译水平和理论意识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西方翻译理论 翻译教学 本科阶段 指导作用

On the Selection of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Uni-

versity Translation Teaching // Hua Jianchang

Abstract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the teaching

of translation is on the rise in China. However, whether transla-

tion theories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undergraduate program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s open to de-

bate. In an attempt to show the positive effect of western transla-

tion theories on translation practice i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some examples by using those theories. The author

concludes that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 can play a supple-

mentary role in assisting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China to im-

prove their theoretical awareness as well as their real translation

skills.

Key words 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ies;translation teaching;un-

dergraduates;positive effect

目前,翻译教学在我国高校中的地位正不断上升。北

外、上外、广外和中山大学都已成立了翻译学院。相当一部

分地方性大学也开设了翻译专业或翻译方向的课程。翻译

硕士点和博士点也在逐渐增多。翻译学科有望逐步走出边

缘的位置。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本科阶段的翻译教

学这一问题已悄然摆到了翻译教师的面前。笔者作为一名

从事了几年翻译实践的教师也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希望与从事翻译教学的同行一起来探讨相关的几个问题。

1 翻译理论有用吗?

在我国翻译界,特别是文学翻译界,长期以来一直流行

着一种观点,那就是“翻译无理论”。不少人认为,文学翻译

作为一门艺术,全凭个人的修养、领悟和表现力,没有理论

可言。高校中相当一部分外语教师也对翻译理论的价值抱

有不同程度的怀疑态度。

南京大学许钧教授在与多名翻译家的交谈中,发现“在

他们长期的文学翻译实践中,翻译家们对如何翻译,如何更

好地传达原著精神,再现原著风貌,实际上都有着自己的主

张或追求。他们都认为,通过翻译,他们在实践中渐渐积累

了经验,从中领悟到了一些有规律的东西

”。

郭建中教授在这方

面也有一番极中肯的评论,他说:尽

管他们(翻译家)不承认自己有翻译观或翻译立场,但是从

他们的翻译实践的方式和质量可以看到,翻译观是一种客

观存在。否认翻译理论和否认翻译理论有用,这本身就是一

种翻译观———盲目实践的翻译观。……至于理论与技巧的

关系,技巧可以上升为理论,新的理论也可以产生新的技

巧。

余光中先生也谈到:“一个人的翻译,其实就是他自己

翻译理念不落言诠的实践,正如一个人的创作里其实隐藏

了自己的文学观。”(余光中,2002:96)

有些人认为凡是理论,就应该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所谓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际上,翻译理论并不只是探

讨“怎么译”的问题。理论,包括翻译理论,除了有指导实践

的功能以外,还有帮助我们认识实践的功能。以语言学理论

为例,它的研究虽不能直接提高人们的说话水平,但却能深

化人们对语言的认识。

翻译理论同其他学科的理论一样,可分为基础理论和

应用性理论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各自都有存在的意义

作者简介:华建昌(19-),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英汉翻译(口译)、大学教育。

外语翻译

92总第 248 期

2013 年 7 月(中)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48

July 2013(B)

和价值。没有基础理论的指导,应用研究只能停留在就事论

事和经验之谈的表面或微观研究的层次上。翻译理论归根

到底是译者的翻译观问题,即对翻译性质和规律的认识问

题。翻译理论体系具备从意识培养到行为实施的全程功能。

因此,通过翻译理论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翻译技能意识,树

立正确的翻译理念,逐渐从盲目的实践中走出来。

英国翻译家、学者 Susan Bassnett 对翻译有这样一段论

述:

A tremendous change, perhaps the most tremendous change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occurred not when more and more inter-

fields were added, but when the finality, the goal of work in the

field was drastically widened. In the 1970s, translation was seen,

as it undoubtedly is, as ‘vital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l-

tures’. ……if translation is, indeed, as everybody believes, vital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ultures, then why not take the next

step and study translation, not just to train translators, but pre-

cisely to study cultural interaction.(Bassnett, 2001: 6)

英国翻译理论家 Peter Newmark 对翻译理论是这样定

义的:“Translation theory’s main concern is to determine appro-

priate methods for the widest possible range of texts or text-cate-

gories. Further, it provides a framework of principles, restricted

rules and hints for translating texts and criticizing translations, a

background for problem-solving.”(Newmark,1

981)

从以上两位学者的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1)从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西方翻译研究越来越注重从文化交往

的层面上对翻译进行思考,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怎么译”的

问题;(2)翻译理论主要是向译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则,让译

者为不同的文本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翻译理论绝不应是对翻译技术的经验论描述或规定。

它不仅仅是为了指导我们去认识客观规律,更重要的是引

导我们能动地掌握和运用翻译的客观规律。没有理论指导

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翻译也不例外。固然,有些人没有学

过翻译理论,通过长期摸索,也学会了翻译,甚至可能翻得

很出色。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学与不学会产生较大差异。

学过理论的人会大大缩短摸索的过程,更善于“举一反三”。

因此,在日益讲究效率的今天,翻译教学在注重实践的同

时,决不能忽视翻译理论的学习。

2 本科翻译教学要不要引入西方翻译理论?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在本科段的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

向学生介绍的翻译理论很少涉及西方翻译理论,一般都是

介绍已用了几十年的理论与技巧,如“直译”、“意译”、“信、

达、雅”、“神似”、“化境”,强调以原文为取向的“忠实”,有意

无意地总是在以寻找一个最高的、唯一正确的标准为终极

追求。我们过去培养出的学生在翻译标准问题上思维方式

单一的不在少数。翻译教学的这种状况在当代翻译理论日

益多元化的今天已明显落伍了,我们的学生走向社会后也

难以适应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以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口号“新北京、新奥运”为例,起初

这一口号的译文是“New Beijing ,New Olympics”。这样的译文

按照传统的理论来看是无可非议的,可以说是完全对等,十

分忠实。但负责申奥工作的何振梁先生看到译文后,不甚满

意,建议修改。他认为“New Olympics”,可能会引起外国朋友

的误解。他们可能会觉得中国人把过去的奥运看作旧奥运。

何先生建议用“New Beijing ,Great Olympics”,“great”可理解

为“辉煌、盛大、伟大“,这个单词拉近了北京与国际奥委会

委员的距离,更容易获得他们的支持。

如果用西方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我们很容易解释这

一现象。德国学者弗米尔(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认为,翻译

是一种行动,而行动皆有目的,所以翻译要受目的制约。译

文的好与坏,视乎能否达到预定的目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

多,例如“联想公司”的英译是“Legend”,而没有采用“associ-

ation”。最近由于“Legend”这一名称已被人在国外抢注,联想

集团不得不改用“Lenovo”这

个只有音而没有确切含义的新

名称。Lenovo 和 Legend 这两个译名与“联想”在意思上根本

不等,但都优于“association”这一忠实的译文,因为 Legend

意为“传奇”,而且发音与“联想”近似,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形

象。Lenovo 这个单词,尽管没有很确切的含义,但发音有助

于“联想”成为一家国际化公司。由此可见“,信”或“忠实”并

非永恒、绝对的标准。

西方翻译理论,特别是最近二十年的新理论,从整体上

来说比我们的视野更开阔,角度更宏观,对翻译现象的考察

也更全面。西方的翻译研究已实现了从语言向文学、又向文

化,乃至最后向国际政治学的转向。反观我国的翻译研究,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前,多半是随感式和经验式的,注重翻译

本身的技巧和方法的微观研究;90 年代以后,才开始从文

化、政治、社会等角度来研究翻译。

在西方当代的翻译理论中,有不少理念与中国传统翻

译观迥然有别,例如:1.翻译是由多种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

原文只是其中之一;2.翻译不一定要忠实,但必须达到目的;

3.原文与译文的二分法必须否定;4.翻译是为权力服务的。

93作为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补充,我们有必要精选部分西

方译论并在课堂上向学生作介绍,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或深

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哪些西方翻译理论比较适合翻译专业或翻译方

向的本科学生学习?

西方翻译理论流派众多,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新的理

论不断涌现。主要流派有:以德莱顿和泰特勒为代表的语文

学派;以斯坦纳和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诠释学派;奈达、纽

马克和威尔斯等人的语言学派;此外,还有近一二十年刚兴

起的翻译研究学派、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学

派。由于本科阶段翻译教学的时间有限,再加上有些理论离

翻译实践较远,更适合研究生以上层次的学生学习,所以翻

译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精选部分译论向学生作介绍。

笔者认为,纽马克(Peter Newmark)提出的语义翻译(se-

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理论(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奈达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理论以及汉斯·弗米

尔(Hans J. Vermeer)提出的目的论(skopos theory)比较适合本

科生学习。中国学生在翻译中最大的问题是死抠字面意义、

不敢突破原文句法结构,因而译文中“翻译腔”(transla-

tionese)随处可见。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当然可以通过多做

翻译练习,课上多听教师讲评来解决,但如果能同时给他们

介绍纽马克和奈达的翻译理论,学生的进步会快得多。

以奈达的理论为例,他大胆提出了翻译要达到的不是

语言的对等,而是语言功能的对

等,是读者心理反应的对

等。按照这一理论,“洁白如雪”可以译为“as white as snow”,

但有时也完全可以译成“very white”,因为译入语文化中的

人,如一直生活在热带地区,就可能不知道什么是雪。他的

理论矛头直指语言形式。在他看来,原文语义、句法等是译

者的大敌。他从几个方面科学地描述了功能对等的具体内

容。具体做法如下:1.用词类(word classes)取代传统的词性

(parts of speech) 来描写词之间的语义关系;2. 采用核心句

(kernel sentence)的概念以及句子转换的概念冲破句法对译

者的束缚;3.用同构体的理论(isomorphism)来克服社会文化

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例如:针对 I was reliably informed.这个句

子,我们如果受传统语法的影响,很可能会译成“我被很可

靠地告知”,但如采用词类(word class)来描写语义关系,那

么就可以改译为“我得到的消息很可靠”。运用同构体这一

概念,我们可以大胆地将 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译为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同样,我们可以把“甩掉东亚病夫的

帽子”译为“remove the label of being the sick man in East Asi-

a”。这里“,帽子”确实要甩掉,换成“标签”(label)。语言中的一

些形象、结构,在翻译时如按原来的样子译过来不恰当的

话,译者就可以考虑改变原文中的形象或结构,以获得与原

文相同的效果。很多时候也可以使译文更地道,更为目的语

文化中的读者所接受。

当然,也有人对奈达的理论提出一些批评,认为他的理

论给译者太大的自由度,原文中一些有意义的形式在追求

功能对等的过程中消失了。但笔者认为,在非文学类的翻译

活动中,功能对等的理论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非常适合在

教学中使用。

纽马克的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文本,采

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因而实用价值较大。弗米尔的目的论冲

破了原文至上的束缚,希望译者要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翻

译行动———直译、意译、还是编译等,不应该盲目忠实于原

文。目的论并不排除“忠实”也是合理的目的这种可能性,只

是反对把“忠实”的直译视为唯一正确的方法。

总之,西方翻译理论不但可以在微观上指导学生的翻

译实践,还可以在宏观上给学生以启迪,拓宽学生的思路。

这几年,在本科阶段讲授西方翻译理论的学校还不太多,希

望这篇短文能引起同行们对此问题的关注,使本科学生能

在中、西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在翻译实践和研究的道路上走

得更快、走得更好。

注释

① 许钧.传统与创新[Z].2001 年全国暑期英汉翻译高级讲习班讲义.

② 郭建中教授于 1993 年 5 月在乐山全

国翻译理论研讨会上的演

讲.

③ 余光中,2002:196(转自郭建中教授发表在《上海翻译》2005 年第

4 期第 2 页的文章)

④ Bassnett,Susan.Constructing Cultures[M].上海:上海外教社,2001:6.

⑤ Newmark,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1981.

参考文献

[1] Bassnett,S..Translation Studies[M].上海:上海外教社,2004.

[2] Newmark,P..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教社,2001.

[3] 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教社,2005:74-78.

[4]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 潘文国.翻译与对比研究[C].上海:上海外教社,2005.

编辑 王恒平

外语翻译

94

文档

大学翻译教学中的西方翻译理论选择

大学翻译教学中的西方翻译理论选择华建昌(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广东·深圳518060)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4(2013)20-0092-03摘要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教学的地位在不断上升,但大学本科段翻译教学是否应介绍西方翻译理论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运用西方翻译理论对实例进行分析,力图说明部分西方翻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作者认为西方译论作为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补充,将为提高本科学生的翻译水平和理论意识发挥积极作用。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翻译教学本科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