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古诗词曲40首
七年级上册
1. 观沧海
(1)水何____ ____,山岛____ ____。
(2)树木丛生,百草丰____。
(3)秋风____瑟,洪波____起。
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杨花落尽子____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____西。
3. 次北固山下
(1)客路____山外,行舟绿水前。
(2)潮平两岸____,风正一帆____。
(3)海日____残夜,江春入旧年。
(4)乡书何处达?归____洛阳边。
4. 天净沙·秋思
(1)枯____老树昏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____马。
(2)夕阳西下,断____人在天____。
5. 夜雨寄北
(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____秋池。
(2)何当共____西窗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年级下册
6. ◆
(1)____ ____复____ ____,木兰当户织。不闻机____声,唯闻女叹息。
(2)东市买骏马,西市买____ ____,南市买____头,北市买长____。
(3)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____ ____。
(4)万里赴____机,关山度若飞。
(5)朔气传金____,寒光照铁衣。
(6)策____十二转,赏____百千强。
(7)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____;小弟闻姊来,磨刀____ ____向猪羊。
(8)脱我战时____,____我旧时裳。
(9)当窗理云____,对镜____花黄。
7. 登幽州台歌
念天地之悠悠,独____然而____下!
8. 望 岳
(1)____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荡胸生____云,____ ____入归鸟。
(3)会当____绝顶,一____众山小。
9. 登飞来峰
不____浮云遮望眼,____缘身在最高层。
10. 游山西村
(1)莫笑农家____酒____,丰年留客足鸡____。
(2)山重水复____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____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1.
(1)浩荡离愁白日____,____ ____东指____天____。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____春泥更护花。
12. ◆泊秦淮
(1)烟____寒水月笼____,夜泊秦____ 近酒家。
(2)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____唱后____花。
八年级上册
13. ◆
(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____空悠悠。
(2)____川____ ____汉阳树,芳草____ ____鹦鹉____。
(3)日____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 使至塞上
(1)征____出汉塞,归____入胡天。
(2)大漠孤烟____,长河落日圆。
(3)____关逢____骑,都护在____然。
15. 钱塘湖春行
(1)孤山寺北贾____西,水面初平云____低。
(2)几处早____争____树,谁家新燕____春泥。
(3)乱花____欲迷人眼,浅草才能____马____。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 ____里白沙____。
16. 饮 酒(其五)
(1)结____在人境,而无车马____。
(2)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____。
(3)采菊东篱下,____然____南山。
(4)山气日夕____,飞鸟相与还。
(5)此中有真____,欲____ ____忘言。
17.
(1)感时花____泪,恨别鸟惊心。
(2)烽火连三月,家书____万金。
(3)白头____更短,____欲不胜____。
18. ◆雁门太守行
(1)黑云压城城欲____,甲光向日金____开。
(2)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____脂____夜紫。
(3)报君黄金台上意,提____玉龙为君死。
19.
(1)折____沉沙铁未____,自将____洗认前朝。
(2)东风不与周____便,铜____春深____二乔。
20. 渔家傲
(1)天接云涛连____雾,星河欲转千____舞。
(2)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____勤问我归何处。
(3)我报路长____日暮,学诗____有惊人句。
(4)九万里风____正举。风休住,____舟吹取三山去!
21. 浣溪沙
(1)一曲新____酒一杯,去年天气旧____台。
(2)无可____何花落去,似曾相识____归来。
省卷2015
(3)小园香____独徘徊。
八年级下册
22. 关 雎
(1)关关____ ____,在河之____。
(2)____ ____淑女,君子好____。
(3)求之不得,____ ____思服。
(4)____哉____哉,____转反侧。
23. 蒹 葭
(1)蒹葭____ ____,白露为霜。
(2)所谓____人,在水一方。
(3)____游从之,____在水。
(4)蒹葭萋萋,白露未____。
(5)所谓伊人,在水之____。
(6)溯洄从之,道阻且____。
(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_。
(8)所谓伊人,在水之____。
(9)溯游从之,宛在水中____。
2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城____辅三秦,风烟望五____。
(2)与君离别意,同是____游人。
(3)海内存知____,天____若比邻。
(4)无为在____路,儿女共____巾。
25.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高者挂____长林____,下者____转沉塘____。
(2)唇焦口____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3)____ ____风定云墨色,秋天____ ____向昏黑。
(4)布____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____里裂。
(5)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____!
(6)安得广____千万间,大____天下寒士____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7)何时眼前突____见此屋,吾____独破受冻死亦足!
26. ◆
(1)卖炭翁,伐____烧炭南山中。
(2)满面____灰烟火色,两____苍苍十____黑。
(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____ ____贱愿天寒。
(4)翩翩两____来是谁?黄衣使者白____儿。
(5)手把文书口称____,回车____牛牵向北。
(6)半匹红纱一丈____,系向牛头充炭直。
九年级上册
27. 行路难(其一)
(1)金____ ____酒斗十千,玉盘珍____ ____万钱。
(2)停杯投____不能食,____剑四顾心____然。
(3)欲____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闲来垂钓____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5)____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____ ____海。
2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怀旧空____闻笛____,到乡翻似烂____人。
(2)沉舟侧____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凭杯酒____精神。
29. ◆水调歌头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____天。
(2)不知天上宫____,今夕是何年。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____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转朱阁,低____户,照无眠。
(5)人有悲欢离____,月有阴晴圆____。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____ 娟。
30.
(1)相见时难别____难,东风无力百花____。
(2)春蚕到死丝方____,____ ____成灰泪始干。
(3)____ ____但愁云____改,夜____应觉月光寒。
(4)____山此去无多路,青鸟____勤为探看。
九年级下册
31. ◆渔家傲·秋思
(1)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阳____去无留意。
(2)四面边声连____起,千____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3)____酒一杯家万里,____然未____归无计。
(4)____管悠悠霜满地,人不____,将军白发征夫泪。
32. 江城子·密州出猎
(1)老夫____发少年狂,左牵黄,右____ ____。
(2)锦帽____ ____,千____卷平____。
(3)为报____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____。
(4)酒____胸胆尚开张。____微霜,又何____!
(5)会挽____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____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____。
(2)八百里分____下____,五十____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3)马作____ ____飞快,弓如____ ____ ____惊。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得____前____后名。可怜白发生!
34. ◆满江红
(1)为____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2)四面歌____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____。
(3)苦将侬强派作____眉,殊未屑!
(4)俗子胸____谁识我?英雄末路当____ ____。
(5)莽红尘何处____知音?青____湿!
35. ◆十五从军征
(1)十五从军____,八十始得归。
(2)遥看是君家,松柏____累累。
(3)兔从狗____入,____从梁上飞。
(4)____谷持作饭,采葵持作____。
(5)____饭一时熟,不知____阿谁。
36.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北风卷地____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____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____不暖锦____薄。
(4)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____。
(5)____海____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____。
(6)纷纷____雪下____门,风____红旗冻不翻。
37.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千古兴亡多少事?____ ____ _。不尽长江滚滚流。
(2)年少万兜____,坐断东南战未休。
(3)天下英雄谁____手?曹刘。生子当如孙____ ____ 。
38. 过零丁洋
(1)辛苦遭____起一经,干____ ____落四周星。
(2)山河破____风飘____,身世____ ____雨打____。
(3)____恐____头说____恐,____ ____洋里叹____ ____。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____ ____。
39. ◆山坡羊·潼关怀古
(1)峰____如____,波涛如____,山河表里____关路。
(2)望西都,意____ ____。
(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____万间都做了土。
2011版课标其他篇目(统编无)
40.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____。寂寞梧桐深院____清秋。
(二)文言文23篇
七年级上册
1. 《论语》十二章
(1)学而时习之,不亦____乎?
(2)人不知而不____,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____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___不习乎?
(4)七十而从心所欲,不____矩。
(5)学而不思则____,思而不学则____。
(6)一____食,一____饮,在陋巷。
(7)知之者不如好____者,好之者不如乐____者。
(8)三人行,必有我师____。
(9)逝者如____夫,不舍昼夜。
(10)博学而____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七年级下册
2. ◆陋室铭
(1)斯是____室,____吾德____。
(2)____ ____上阶绿,草色入帘____。
(3)谈笑有____ ____,往来无白丁。
(4)可以____素琴,阅金经。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____之劳形。
3. 爱莲说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____。
(2)予独爱莲之出____泥而不染,____清____而不妖。
(3)中通外直,不____不枝,香远____清,____ ____净植,可远观而不可____玩焉。
(4)予谓菊,花之隐____者也。
4. ◆河中石兽
(1)沧____南一寺____河干,山门____于河。
(2)____数小舟,____铁____,寻十余里无迹。
(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____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____沙为坎穴。
(5)转转不已,遂反____流逆上矣。
(6)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____断____?
八年级上册
5. 三 峡
(1)两岸连山,略无____处。
(2)重岩叠____,隐天____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____月。
(3)至于夏水襄____,沿____ 阻绝。
(4)虽乘奔____风,不以____也。
(5)素____绿____,回____ 倒影,绝____多生怪柏。
(6)清荣____茂,良多趣味。
(7)____有高猿长____,____引凄异。
(8)巴东三峡____峡长,猿鸣三声泪沾____。
6. ◆答谢中书书
(1)两岸石____,五色交辉。
(2)____雾将____,____鸟乱鸣。
(3)夕日欲____,沉____ ____跃。
7. 记承天寺夜游
(1)____下如积水空明,水中____、____交横,____竹柏影也。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____人如____两人者耳。
8. 富贵不能淫
(1)一怒而诸____惧,安居而天下____。
(2)____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____,无____夫子!”
(3)居天下之____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____。
(4)富贵不能____,贫____不能移,威武不能____。此之谓大丈夫。
9.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____骨,饿其体肤,空____其身,行____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____ ____其所不能。
(2)困于心,____于虑,而后____;____于色,发于声,而后____。
(3)入则无法家____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八年级下册
10. 桃花源记
(1)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____纷。
(2)复行数十步,____然开____。
(3)土地平____,屋舍____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____。
(4)____ ____交通,鸡犬相闻。
(5)黄发垂____,并____然自乐。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____。
(7)及郡下,____太守,说如此。
11. 小石潭记
(1)隔____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____。
(3)卷石底以出,为____,为____,为____,为岩。
(4)青树翠____,蒙____摇____,参差披____。
(5)____然不动,____尔远逝,往来____忽。
(6)斗折____行,____灭可____。
(7)____神寒骨,悄____幽____。
12. 北冥有鱼
(1)北____有鱼,其名为____。
(2)是鸟也,海运则将____于南冥。
(3)水击三千里,____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天之苍苍,其正色____?其远而无所至____ ____?
13. ◆
(1)虽有____ ____,弗食,不知其____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然后知困。
(3)《____命》曰“____学半”,其此之谓乎!
14. ◆
(1)____辱于奴____人之手,____死于____ ____之间。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____一石。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____。
(4)策之不以其道,____之不能尽其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其真无马____?其真不知马也!
九年级上册
15. 岳阳楼记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____守巴陵郡。
(2)政通人和,百废____兴。
(3)浩浩____ ____,横无际____。
(4)朝____夕阴,气象万千。
(5)日星隐____,山岳____形,商旅不行,____倾____摧。
(6)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____畏讥。
(7)岸____ ____兰,郁郁青青。
(8)浮光____金,静影沉____。
(9)宠辱____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6. 醉翁亭记
(1)其西南诸峰,林____尤美。
(2)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____ ____。
(3)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____醉。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____之酒也。
(5)若夫日出而林____开,云归而岩穴____。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____。
(7)____ ____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8)酿泉为酒,泉香而酒____,山____野____,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9)____ ____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0)树林阴____,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7. ◆*湖心亭看雪
(1)是日____定矣,余____一小舟,拥____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雾____ ____ 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____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到亭上,有两人铺____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____。
(5)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____而别。
九年级下册
18. 鱼我所欲也
(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____也。
(2)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____患而有不为也。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____丧耳。
(4)一箪食,一豆____,得之则生,____得则死。
(5)____尔而与之,乞人不____也。
(6)万钟则不____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____焉!
(7)____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9. ◆送东阳马生序
(1)余幼时即____学。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____约。
(3)又患无____师名人与游,尝____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____问。
(4)当余之从师也,负____曳____行深山巨谷中。
(5)大雪深数尺,足肤____裂而不知。
(6)四____ ____劲不能动,____人持汤沃____,以____拥____,久而乃和。
(7)同舍生皆____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8)左佩刀,右备容____,____然若神人。
(9)余则____袍____衣处其间,略无____艳意。
(10)今虽____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
(11)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____稍之供。
20. ◆
(1)肉食者____,未能远谋。
(2)小____未____,民____从也。
(3)牺牲玉____,____敢加也,必以信。
(4)小大之狱,虽不能____,必以情。
(5)一鼓____气,再而____,三而____。
(6)吾视其____乱,望其旗 ____,故逐之。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____丽。
(2)明日徐公来,____视之,自以为不如。
(3)____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由此观之,王之____甚矣。
(5)群臣____民能面刺____人之过者,受上赏。
(6)上书____ ____人者,受中赏。
(7)能____ ____于市朝,闻____人之耳者,受下赏。
(8)群臣进____,门____若市。
22. 出师表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____,今天下三分,益州疲____。
(2)不宜____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____罚____否,不宜异同。
(4)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____陛下。
(5)必能____补____漏,有所广益。
(6)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____ ____也。
(7)____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____于诸____。
(8)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9)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____。
(10)____任于败军之际,____命于危难之间。
(11)受命以来,____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12)____竭____ 钝,____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3)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____。
(14)以咨____善道,____纳雅言。
2011版课标其他篇目(统编无)
23. 伯牙善鼓琴
(1)钟子期曰:“善哉!____ ____兮若泰山!”
(2)伯牙游于泰山之阴,____逢暴雨,止于岩下。
(3)初为____雨之____,更造____山之音。
(4)曲每____,钟子期____穷其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