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词解释
20 1. 投资
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主要指厂房、设备和存货等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
21 2. 资本的边际效率
ò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ò也是该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
22 3. 投资的边际效率
当利率下降时整个社会投资规模扩大导致资本品价格提高从而预期利润率下降(即公式中的r下降,这个下降了的r称为投资边际效率MEI。
23 4. IS曲线
产品市场均衡 (i=s)时,反映利率与收入间互相关系的曲线
。
24 5. 流动偏好
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即人们愿意牺牲持有生息资产(如债券)所取得的收益,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保留在手中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25 6. 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将货币持有在手中的现象,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26 7. LM曲线
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所有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关系。
27 8. IS—LM模型
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AlvinHansen),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是通过引入货币和利率来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这一摸型用一般均衡方法高度概括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总收入理论及其分析方法,是阐述其宏观经济的主要分析工具。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
二、选择题
1.灵活偏好曲线表明(B )。
A.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越是会下降,因而不愿购买更多债券
B.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回涨可能性越大,因而越是愿意更多购买债券
C.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为购买债券需要的货币就越多
D.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预期债券可能还要上升,因而希望购买更多债券
2.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B )。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不发生变化
3.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 )。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变动不大;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4.IS曲线表示满足( D )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C.储蓄和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5.IS曲线为y=500-2000r,下列哪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不在IS曲线上? (AD )
A.r=0.02,y=450 B.r=0.05,y=400
C.r=0.07,y=360 D.r=0.01,y=300
6.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B )。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7.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B )。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左移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8.给定消费c=40+0.8yd,净税收tn=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D )。
A.右移10单位 B.左移10单位 C.右移40单位 D.左移40单位
9.净税收和购买性支出增加相同数量,使得IS曲线(B )。
A.不变 B.向右平移kb·△g单位
C.向左平移kb·△g单位 D.向右平移单位
10.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 )。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1.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 )。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2.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B )。
A.与利率不相关 B.与利率负相关
C.与利率正相关 D.随利率下降而下降
13.如用kt表示税收乘数、kg为支出乘数,则自发税收增加△t会使is曲线(A )。
a.左移kt△t b.左移kg△t
c.右移kt△t d.右移kg△t
14.若LM方程为y=750+2000r,当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利率和收入为(C )。
A.r=10%,y=7580 b.r=10%,y=800
c.r=10%,y=950 d.r=10%,y=900
15.如果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 ,则引致LM曲线变得平坦是由于(A )。
A.k变小,h变大 B.k和h同比例变大
C.k变大,h变小 D.k和h同比例变小
16.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D )。
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B. 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
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 D. 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17.支出增加1美元将(D )。
A.使意愿的支出曲线上移1美元 B.不会使 LM曲线发生移动
C.使IS曲线向右移1/1-MPC个美元 D.以上都正确
18.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变得很敏感,则(B )。
A.IS曲线变得更陡峭 B.IS曲线变得更平坦
C.LM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D.LM曲线会变得更平坦
19.货币供给的增加(C )。
A.使LM曲线向左移(上移) B. 使IS曲线右移
C.使LM曲线向右移(下移) D. 使IS曲线左移
20.若货币需求对利率很敏感,则(D )。
A.货币需求曲线相对平坦 B. LM曲线会变得相对平坦
C.收入变化导致货币需求的变化只会使均衡利率水平发生较小变化 D. 以上都正确
21.在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处( D)。
A.实际支出与意愿支出相等 B.实际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需求相等
C.收入和利率水平同时满足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均衡条件
D.以上都正确
22.支出的增加将(B )。
A.使IS曲线右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降低
B.使IS曲线右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提高
C.使IS曲线右移,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降低利率
D.使LM曲线下移(右移),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降低利率
23.税收增加将(A )。
A.使IS曲线左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降低
B.使IS曲线右移,并使利率和收入水平同时提高
C.使IS曲线右移,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降低利率
D.使LM曲线下移(右移),提高收入水平同时降低利率
24.当购买的增加与转移支出的减少相等时,国民收入会(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相关
25.若银行在增税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则(D )。
A.利率必然上升 B. 利率必然下降
C.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上升 D. 均衡的收入水平必然下降
26.如果人们突然在每一利率水平下更多地持有货币,则(D )。
A.货币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
B. LM曲线将向上(向左)移动
C.实际收入水平下降
D.以上都正确
三、计算题
1.设投资函数为i=e-dr
①当i=250(美元)-5r时,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
②若i=250(美元)-10r,找出 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
③若i=200(美元)-5r,找出 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
④说明e、d的变化对投资需求曲线的影响;
① r=10%,i=250(美元)-5r=250-5×10=200;
r=8%,i=250(美元)-5r=250-5×8=210;
r=6%,i=250(美元)-5r=250-5×6=220;
② r=10%,i=250(美元)-10r=250-10×10=150;
r=8%,i=250(美元)-10r=250-10×8=170;
r=6%,i=250(美元)-10r=250-10×6=190;
③ r=10%,i=200(美元)-10r=200-5×10=150;
r=8%,i=200(美元)-10r=200-5×8=160;
r=6%,i=200(美元)-10r=200-5×6=170;
④ e的变化导致截距项发生变化,曲线发生位移,e变大,曲线右移。
d的变化导致斜率发生变化,曲线发生旋转,d变大,曲线平缓。
2.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
(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曲线斜率的表达式。
(2)找出 k=0.2,h=10;k=0.2 ,h=20;k=0.1,h=10时 LM的斜率的值。
(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加时,LM斜率如何变化,并说明变化原因。
(4)若 k=0.20,h=0,LM曲线形状如何?
① ; 斜率:
②分别代入:斜率分别为 0.02 0.01 0.01
③k变小,斜率变小;k变小即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敏感度变小,引起相同利率变化需要的收入变化就大,表现在LM曲线上就是斜率变小。
h变大,斜率变小;h变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变大,利率变动相同程度需要引起的其他变动就大,包括收入,表现在LM曲线上就是斜率变小。
④L=ky-hr=0.2y-0=m y=5m=5M/P 斜率无穷大,竖直线
3.假设某经济体由三部门经济构成,其消费函数为c=20+0.8yd,投资i=600-400r,购买g为420,税收t为100,货币需求L=25+0.4y-400r,货币供给量为345,求:
(1)求IS和LM曲线方程
(2)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国民收入
(1) IS:y=c+i+g=20+0.8(y-t)+600-400r+420
=20+0.8(y-100)+600-400r+420
y=4800-2000r
LM: L=25+0.4y-400r=345
y=800+1000r
(2) 解方程组y=4800-2000r
y=800+1000r
y=00/3
r=4/3
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 c=100+0.8y,
投资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亿美元)。
(l)求IS和LM曲线;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3) 若上述二部门经济为三部门经济,其中税收t=0.25y,支出g=100,货币需求为L=0.20y-2r,货币供给为150,求IS、LM曲线及均衡利率和收入。
①由产品市场上的均衡可得y=c+i=100+0.8y+150-6r,整理得y=1250-30r;LM曲线为货币市场上的均衡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得:0.2y-4r=150,变形得到y=750+20r.
②解联立方程组
y=1250-30r
y=750+20r
得到y=950,r=10.
③在三部门经济中IS曲线由y=c+i+g=100+0.8(y-0.25y)+150-6r+100得出y=875-15r。LM曲线由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L=0.2y-2r=150,得出y=750+10r,解这两个方程得出y=800,r=5。
4.假定:(1)消费函数为 c=50+0.8y,投资函数为 i=100-5r;
(2)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10r;
(3)消费函数为 c=50+0.75y,投资函数为 i=100-10r。
1)求(1)(2)(3)的IS曲线;
2)比较(1)和(2),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2)和(3),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① , ,
②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斜率绝对值变小
③边际消费倾向变大,斜率绝对值减小。
5.假设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为100(单位:美元)。
(1)计算:情况①当消费 c=40+0.8y,投资 i=140-10r,税收 t=50,支出g=50和情况②当消费c=40+0.8y,投资i=110-5r,税收t=50,支出g=50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情况①和情况②中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解释两种情况的不同。
① LM曲线:由L=0.2y-5r=100整理得y=500+25r,情形一的IS曲线由y=c+i+g=40+0.8(y-50)+140-10r+50整理得y=950-50r;情形二的IS曲线由y=c+i+g=40+0.8(y-50)+110-5r+50整理得y=800-25r,2种情况下的均衡收入、利率、投资分别为:650、6、80,650、6、80。
②均衡收入和利率分别为700、8,725、9。
③在支出为50美元时两种不同的投资需求函数构成的IS曲线不同,但它们的均衡点相同,在支出为80美元时两种不同的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不同。
d↓,IS曲线变陡,支出增加,IS曲线右移,挤出效应小,财政更有效
LM不变,g↑,y↑,r↑;d↓,r↑,△i小
6.有这样一个生产能力过剩的经济体:货币需求L=0.2y-200r,投资i=1000-200r,货币供给量m=1000万美元,消费者对可支配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β为0.8,自发性消费α与购买支出g均为1000万美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求IS曲线与LM曲线方程,并计算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
②暂不考虑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即仅考虑产品市场),假设对本地产品的购买支出增加1000万美元,该地区的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多少?是否与1000万美元相等?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其内在机制是什么?
③在考虑货币对经济影响的条件下,假定地方还是增加1000万美元支出购买本地产品,该地区的均衡国民收入将增加多少?与②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请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
①IS:y=c+i+g=1000+0.8y+1000-200r+1000 y=15000-1000r
LM: L=0.2y-200r=1000 y=5000+1000r
解方程组:y=10000 r=5
②△y=kg×△g=(1/(1-0.8))×1000=5000,与1000不等
△g=1000直接增加总需求,构成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而这一轮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带来一轮消费的增加,消费的增加将带来又一轮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增加,如此循环下去,由△g=1000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y总计5000.
③△g=1000后的IS:y=c+i+g=1000+0.8y+1000-200r+1000+1000 y=20000-1000r
解方程组:y=20000-1000r
y=5000+1000r
y=12500 r=7.5
与②比较,国民收入增加量减少了2500,利率上升了2.5,主要是产生了挤出效应。
四、简答题
1.分析IS曲线和LM曲线移动的因素
IS曲线变动:
投资需求变动:增加向右移,减少向左移,变化量为投资变化量乘以乘数。
储蓄函数变动:增加向左移,减少向右移,变化量为储蓄变化量乘以乘数。
税收和支出:支出增加使IS曲线向右移动增量乘以乘数的量。增加税收使IS曲线向左移增量乘以乘数的量。
LM曲线变动:
名义货币供给量:M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反之向左上方移动
价格水平变动:P上升,实际货币供应量m变小,LM曲线就向左上方移动;反之向右下方移动。
投机性货币需求的变动:L2增加,L2曲线右移,L1减少,y减少,LM曲线左移。
2.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定因素有什么意义?
IS曲线斜率的大小,取决于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斜率。在二部门经济中,均衡收入的代数表达式为: ,可以转化为: ,(1-β)/d这就是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它取决于β也取决于d。d是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d值较大则IS曲线就越平缓,反之亦然。β是边际消费倾向,β越大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会较小,从而IS曲线就较平缓。
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的投机需求曲线和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也就是取决于LM曲线的表达式 中的k和h之值。 是LM曲线的斜率,当k为定值时,h越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越高则LM曲线的斜率越小,于是LM曲线越平缓。另一方面当h为定值时,k越大,即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越高,则LM曲线越陡峭。
3.什么是交易的货币需求?什么是投机的货币需求?影响它们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交易的货币需求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而产生的货币需求,出于这种动机所需要 的货币量取决于收入水平和商业制度,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所以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的劳务的价格越高,货币需求就越大。
投机的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动机。有价证券价格的未来不确定性是对货币投机需求的必要前提,这一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利率越高人们会买进证券,利率越低人们会卖出证券,这样人们手中持有的货币量就会随之减少和增加。
五、论述题
1.试述凯恩斯的基本理论体系。
书本432页框架图
国民收入决定于有效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等;
消费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增加时,消费也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来增加消费的部分所占比例可能越来越小(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消费倾向比较稳定。经济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通过乘数引起国民收入的变动额数倍于投资的变动。
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与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与资本边际效率呈同向变动关系。
利率决定于流动偏好和货币数量
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2.当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处于非均衡的条件下,市场是怎样实现均衡的?(作图并分析)
可以位于非均衡条件下的点分为四个区域Ⅰ,Ⅱ,Ⅲ,Ⅳ(按书上的分法)。
在区域Ⅰ中的非均衡点有超额产品供给即投资小于储蓄会导致收入下降,同时,超额货币供给即货币需求小于供给会导致利率下降,这样原非均衡点就会左下方向运动到IS曲线上再继续逆时针螺旋式调整到均衡的E点。
在区域Ⅱ中的非均衡点有超额产品供给和超额货币需求,会导致收入下降利率上升,所以非均衡点会往左上方向调整,先在货币市场达到均衡,再继续逆时针螺旋式调整到均衡点。
在区域Ⅲ中的非均衡点有超额产品需求和超额货币需求,会导致收入上升和利率上升,这样非均衡点先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再继续逆时针螺旋式调整到E点。
在区域Ⅳ中非均衡点有超额产品需求和超额货币供给,这样会导致收入上升利率下降,从而非均衡点先调整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再继续逆时针螺旋式调整到均衡点E。
3.查找近十年中国投资与GDP的相关资料,分析投资对总产出的影响,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中国投资与GDP数据:2000-2011
| 年份 | 投资额(万亿元) | GDP(万亿元) | 年份 | 投资额(万亿元) | GDP(万亿元) | 
| 2000 | 3.4829.92146 | 2006 | 9.29521.63144 | ||
| 2001 | 3.97710.96552 | 2007 | 11.09426.58103 | ||
| 2002 | 4.55712.03327 | 2008 | 13.83331.40454 | ||
| 2003 | 5.59613.58228 | 2009 | 16.44634.09028 | ||
| 2004 | 6.91715.98783 | 2010 | 24.14140.12020 | ||
| 2005 | 7.78618.49374 | 2011 | 30.193 | 47.15 | 
看法:除个别年份外,投资过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很高,中国经济依然是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效率不高,急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另外投资的地区不平衡、结构不平衡特征显著。
4.查找最近十年的下列相关数据资料,用表表达投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的数据,请你谈谈你的看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
| 投资(万亿元) | 3.482 | 3.977 | 4.557 | 5.596 | 6.917 | 7.786 | 9.295 | 11.094 | 13.83 | 16.45 | 24.14 | 30.193 | 
| r(%) | 5.85 | 5.85 | 5.31 | 5.31 | 5.31 | 5.58 | 6.12 | 7.47 | 5.31 | 5.31 | 5.56 | 6.56 | 
| π(%) | 0.4 | 0.7 | -0.8 | 1.2 | 3.9 | 1.8 | 1.5 | 4.8 | 5.9 | -0.7 | 3.3 | 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