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框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一、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依靠民主和法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2)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3)理解接受监督的重要意义(4)实施阳光工程的目的和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对权力进行监督的学习能够就的做法作出正确的评价,提高分析判断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悟和体验对权力监督的意义,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监督意识。积极参与民主监督,为推动依法治国,搞好政治文明作出贡献。
【教学重点】依靠民主和法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教学难点】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二、前课准备
1.利用10分钟左右的阅读书本p46—48,完成【生本对话】部分。
2.对【生生对话】部分作出思考。
3.记录自己的困惑,以便课堂讨论。
三、教学过程
(一)生本对话
| 【生本对话A】 | 【生本对话B】 |
| 一、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1.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权力是把 ,为了防止 ,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把 赋予的权力用来为 谋利益。 2.建立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机制。这个机制,一靠 ,二靠 。具体来说,发挥人民 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 、 、 、 ,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 、 、 ,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3.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我国目前的行政监督的体系包括 的监督, 的监督, 的监督, 的监督, 的监督, 的监督等多种监督方式。 4.接受监督的重要意义 接受监督是 的必要保证。只有接受监督,才能 ;才能 ;才能 才能 。 二、为的“阳光工程”喝彩 1.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表现 自觉接受人民监督是 的基本要求。我国为了方便人民群众对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建立了 制度,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 2.“阳光工程”的重要意义 向群众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即“阳光工程”。这一举措有利于 ;有利于 。 | 判断(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主要靠民主 判断(2):监察部门、法制部门、审计部门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 判断(3):开放“红头文件”的查阅,不利于工作 |
| 【生生对话A】 | 【方法说明】 |
| 对话一:背景:《行政许可法》规定,凡是涉及大多数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必须进行听证。 辨题:实行听证制度就能保证公民享有真实的、广泛的民主权利,就能充分地监督。 (1)辨题看到了实行听证制度能为公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提供制度保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实行听证制度能让公民直接参与决策,有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主,反映。但是没有看到公民享有广泛的真实的民主权利还需要法律的和物质的保障。 (2)该辨题还看到了实行听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使公民监督,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要充分地监督仅仅靠听证制度还不够,还需要建立健全各种监督制度,要加强监督、司法监督、政协监督、监督和内部的专门监督。还需要建设一个公开、透明和可问责的。 |
对话一:知识总结
对话二: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据此回答1~2题。
1.《行政许可法》明确了行政许可的范围,是一部规范行为的重要法律,这部法律的实施意味着 ( )
A.的行政管理范围将有所扩大 B.没有获得许可的事情都不能做
C.的行政行为将受到 D.传统管理模式的法制化
2.《行政许可法》的制定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其意义在于 ( )
①有利于取消行政审批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②有利于机关依法行政 ③有利于改革行政管理方式 ④能进一步转变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其中行政系统外部的监督主要包括( )
①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②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③司法机关和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④监察与审计机关的监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部门中,属于行政系统内部监督的是 ( )
①的监督 ②审计部门的监督 ③人民的监督 ④监察部门的监督 ⑤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⑥法制部门的监督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5.接受监督 ( )
①会使正常工作受,影响工作效率 ②会减少和防止工作失误,提高行政水平 ③可以有效防止权力的滥用,保证清正廉洁 ④才能更好地合、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意见》指出,推行政务公开要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把重点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这有利于 ( )
①实现职能的转变 ②增加工作的透明度 ③及其公职人员依法行政 ④不利于工作的正常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一个执法人员,发现几名小摊贩占道贩卖日用品,不仅影响附近商店的正常营业,还造成了交通阻塞。执法人员依照《城市综合治理管理条例》,没收这些小难贩的商品。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
A.是合理合法的,因为是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
B.是合法行政,但欠合理,应当先对小贩讲清道理
c.体现了的高效便民和诚实守信
D.侵害了小商贩的合法权益
8.有效制约和监督行政权力的关键是 ( )
A.的权力 B.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C.健全法制 D.充分发扬人民民主
9.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体系,防止和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的现象。行政监督体系包括 ( )
①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的监督 ②人民政协的监督 ③社会和公民的监督 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一个能否具有权威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据此回答10~11题。
10.区别有无权威的根本标志是 ( )
A.是否有严格的法令 B.的管理是否被人民自觉地认可和服从
c.是否做到依法办事 D.国家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还是资本主义的
11.在湖南省宁乡县某镇,“想发财包煤矿,想包矿找干部”是一条人人皆知的潜规则。少数干部利用煤矿发包权寻租,不仅导致该镇村干部们“前赴后继”地腐化,更搅乱了原本淳朴的乡村民风,直接影响了的威信。的权威受影响,最根本的是因为没有做到 ( )
A.有令则行,有禁即止 B.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C.自觉树立自身权威 D.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指导
12.近年来,不少城市的人民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公民只需用身份证即可旁听,并对一些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案件进行现场直播。这表明
A.我国正在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和加强司法监督工作
B.审判公开是司法公开的关键环节
C.司法监督主要靠监督
D.依法治国需要群众有一定的法制观念
四、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