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18:51
文档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________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________不同;当他用力拨动一根非常松的橡皮筋的时候,听不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可能是因为此时橡皮筋
推荐度:
导读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________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________不同;当他用力拨动一根非常松的橡皮筋的时候,听不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可能是因为此时橡皮筋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  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2.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________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________不同;当他用力拨动一根非常松的橡皮筋的时候,听不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可能是因为此时橡皮筋发出________声. 

 

3.  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电子器件芯片线宽已降到,合________. 

 

4.  有一位同学用毫米到刻度尺先后五次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是,,,,其中错误的一个数据是________,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应该记为________. 

 

5.  我们可以用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某物体分别滑两条路径从点运动到点:第一次先从到,再从到;第二次直接从到,则物体两次运动的路程________,位置变化________.(两空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6.  如图所示,记录的是甲、乙两辆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的运动情况,在的运动中,________车一定做匀速运动(选填“甲”或“乙”),速度是________. 

 

7.  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8.  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就而获得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图.请根据图回答:当减小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时,光线的入射角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点将要向________侧移动(选填“左”或“右”). 

 

9.   

(1)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处后加适量水,从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处.用激光笔从点向___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

 

(2)加满水,从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10.  如图所示,将玻璃作为平面镜竖立在桌上,在玻璃后面可以看到棋子的像和棋子.的像是因为光通过玻璃________射到人眼里形成的,看到是因为光通过玻璃________射到人眼里形成的. 

二、选择题(每空3分,满分24分)

 

  扶梯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图所示为一商场中自动扶梯的安全标识.一位妈妈带着孩子乘坐扶梯时,提醒孩子“别动”.这里“别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小孩本身 扶梯 商场地面 商场大楼

 

  年月日,里约奥运会女子米仰泳半决赛比赛结束后,刚从泳池走出来的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从记者口中得知了自己的成绩,原本表情淡定的她,瞬间张大嘴巴,像小孩子一样眼睛瞪的大大的,一副被吓到的表情.在比赛过程中,她的平均速度约为( ) 

A.   

 

  物理研究中,为了方便描述某种规律或现象的本质,常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或者物理名词.以下探究活动与引入的物理量或物理名词不对应的是( ) 

A.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法线

B.路程、时间均不同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

C.光的传播时路线的特点-光速

D.比较不同物体的长短关系-长度

 

  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的思维导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 )

 

A.镜子中优秀的“自己”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物理学中,用单位时间物体通过的路程,即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用单位路程所用的时间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时间相同,物体通过的路程越短物体运动越快

B.相同路程,物体所花的时间越长,物体运动越快

C.时间与路程之比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D.时间与路程之比越小,物体运动越快

 

  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

 

A.左右振动 向左运动 向右运动 静止不动

 

  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

B.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D.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能发出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C.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带

三、作图与实验题(6+10+8,满,24分)

 

   

(1)如图甲所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做出平面镜.

 

(2)如图乙所示,一束光从玻璃砖面垂直射入,折射后从玻璃砖面射出,请大致画出这束光在面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如图甲是某同学设计的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表:

距离/厘米

时间/秒

实验次数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要完成该实验,需要用到的主要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停表;

 

(2)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

方法…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方法”或“方法”);

 

(4)在甲实验中,为了测量使铅笔沿硬纸板下滑的平均速度,应使纸板较长且保持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的角度;

 

(5)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个,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和.  

(1)实验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___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拿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的像完全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像.

 

(4)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的像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四、计算题(满分10分)

 

  自行车后面装着一个红色的尾灯,里面没有灯泡,它有什么用处呢?白天,它的红颜色会引起后面的汽车司机的注意.夜晚,你拿个手电筒照一下,它会“发光”.它的本领是不管入射光从哪个角度射来,它的反射光都能逆着原方向反射回去.自行车尾部安上它,后面的汽车灯光照在它上面,司机看上去特别耀眼,就引起了司机的注意,避免汽车撞上.为了研究自行车尾灯的光学原理,小明拿两面镜子和,使它们互成,如图所示,求证:入射的光线与射出的光线相互平行.(请写出必要物理依据) 

 

  如图所示,某同学横过公路时,正好有一辆汽车从距岔路口处以的速度驶过来.如果公路宽,该同学以的正常步行速度,能否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为了减少在岔路口发生人车相撞事故,请你向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汽车司机或过路的行人,提出一项合理建议. 

参与试题解析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

【答案】

,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

解:

由图知: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个小格代表的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左端与对齐,右端与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故答案为:;.

2.

【答案】

振动,音调,次声波

【考点】

声音的产生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超声波与次声波

【解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解答】

解: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受到力的作用振动发声;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出的音调不同,是由于此时橡皮筋振动的频率不同.用力拨动一根非常松的橡皮筋的时候,听不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此时的声音属于次声波,人类听不到次声波.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次声波.

3.

【答案】

【考点】

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解析】

本题根据长度、时间单位的进率进行换算.单位换算的步骤为:原来的数字、乘号、进率、后来的单位、最终结果.

【解答】

解:因为,所以.

故答案为:.

4.

【答案】

,没有估读值,

【考点】

长度的测量

【解析】

在实验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求平均值时,要先对所有数据进行判断,把错误数据删除,然后进行平均,并且平均值的有效数字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

【解答】

解:

分析次测量数据可以发现,这个数据与其他三个相差太大,没有进行估读,应该是错误数据;

所以其它三次测量的平均值为:.

故答案为:;没有估读值;.

5.

【答案】

不同,相同

【考点】

速度与物体运动

【解析】

物体走过或驶过的距离叫路程;

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如果由初位置移到末位置,则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就是位置的变化.

【解答】

解:

由图可知,物体第一次通过的路程是两段线段,第二次通过的路程是,从数学知识知,;

但前后两次位置的变化都是线段,物体两次运动的路程不同,位置变化相同.

故答案为:不同;相同.

6.

【答案】

甲,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分析小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小车的运动状态;

先确定小车在内通过的路程,然后根据求出甲车的速度.

【解答】

解:由图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

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甲车在内通过的路程为,则甲车的速度:

故答案为:甲;.

7.

【答案】

倒立,不变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解析】

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像的性质是倒立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或等大的,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由物体形状决定.

【解答】

解:因为针孔照相机就是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是倒立实像,所以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倒立的像,由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所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像的形状不变.

8.

【答案】

减小,左

【考点】

光的反射

【解析】

本题可从光的反射现象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手分析.

【解答】

解:当减小入射光线的入射角时,入射角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随之减小,所以点左移,也使光线在上表面的入射角减小,同样会使反射光线的反射角减小,点左移,使光线在下表面的入射角减小.

故答案为:减小;左.

9.

【答案】

变高

【考点】

光的折射规律

【解析】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线看去物体的位置会偏高.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用激光笔照亮物体.

【解答】

解:(1)据题意可知,把铜钱放在碗底处后加适量水,从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他用激光笔从点向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

(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他看到的铜钱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高的虚像;加满水后,由于入射点升高,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

10.

【答案】

反,折

【考点】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

解:玻璃是透明的,因为反射的光射到玻璃上,又反射到我们眼睛里,所以玻璃能映出棋子的像;而反射的光透过玻璃折射到我们眼睛里,所以我们能透过玻璃看到棋子.

故答案为:反;折.

二、选择题(每空3分,满分24分)

【答案】

B

【考点】

参照物及其选择

【解析】

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

【解答】

解:

、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错误;

、自动扶梯上的孩子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孩子相对扶梯是静止的,故正确;

、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的孩子,相对于商场地面、商场大楼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商场地面、商场大楼是运动的,故错误.

故选.

【答案】

A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

首先估测出时间,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其平均速度,再把换算成,然后通过从中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

解:傅园慧米仰泳所用时间约为,

则速度,

而,

所以,通过比较可知,符合实际的是选项,

故选.

【答案】

C

【考点】

物理学方法

【解析】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速度、光线、长度的知识逐个选项依次分析进行解答.

【解答】

解:

.为了研究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我们引入了法线,故正确;

.为了研究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引入了速度,故正确;

.为了方便的描述光的传播时路线的特点,我们引入了光线,故错误;

.为了比较不同物体的长短关系,我们引入了长度,故正确.

故选.

【答案】

C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解析】

自然界中的光现象主要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结合思维导图中的分类,可确定所要填写的内容。

【解答】

解:读思维导图可知,图中Ⅰ处要求填写的是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

.镜子中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湖水有青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阳光下绿树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是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故选.

【答案】

D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运动快慢的比较

【解析】

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速度公式,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答题。

【解答】

、由速度公式可知,路时间相同,路程越短,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故错误;

、由速度公式可知,路程相同,时间越长,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故错误;

、由速度公式可知,路程与时间之比越小,则时间与路程之比越大,速度越小,物体运动越慢,故错误;

、由速度公式可知,路程与时间之比越大,则时间与路程之比越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故正确;

【答案】

A

【考点】

声与能量

【解析】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

解:当喇叭振动发出声音后,声音经过空气传播到肥皂泡处,由于声音有能量可以使肥皂泡产生左右振动,因此又会发出声音;

故选.

【答案】

D

【考点】

漫反射

镜面反射

【解析】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

解:.由图可知,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故错误;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发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错误;

.由图可知,光射到干燥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不是折射,故错误;

.由于光射到潮湿的沥青路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很少的反射光线进入驾驶员眼睛,所以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故正确.

故选.

【答案】

B

【考点】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解析】

声能传递能量,声波具有能量.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声音的强弱表示声音的响度.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入耳处.

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

解:、“金嗓子”噪声响度比较大,噪声可以振破鼓膜,声波具有能量.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表示声音的响度很大.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入耳处减弱噪声.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真空不能传声.用薄薄的一层真空带可以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三、作图与实验题(6+10+8,满,24分)

【答案】

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连接、,然后做、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2)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解析】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

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连接、,然后做、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2)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面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再根据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如下图.

【答案】

,刻度尺

不是

方法

加长玻璃管的长度

【考点】

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解析】

(1)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实验中需要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用秒表测出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速度;

(2)分析实验数据,看在相同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得出结论;

(3)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速度的平均(加起来被除);

(4)若要计时方便,应使所用的时间长些;

(5)乙实验的物体是自由下落,下落时间短,不易测量,为了增加下落时间,可以增长玻璃管的长度.

【解答】

解:(1)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秒表;

(2)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相同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不相同,所以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方法计算平均速度是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正确;方法是加起来被除,那叫速度的平均,错误;

(4)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滑下时所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记录时间;

(5)乙实验的物体是自由下落,下落时间短,如果增长玻璃管的长度,可以增加下落时间,便于测量.

【答案】

刻度尺,较黑暗,确定像的位置

前,重合,等效替代法

不变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解析】

(1)本实验要研究平面镜成像时,物体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物与像的大小关系等平面镜成像规律,要用到测量工具.

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不会出现在光屏上.

(4)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

【解答】

解:(1)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距离,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测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拿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移去蜡烛,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

(4)当蜡烛向玻璃板靠近,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大,可知,蜡烛的像不变.

四、计算题(满分10分)

【答案】

证明:首先过入射点、做出法线,如图所示:

已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所以,(等量代换)

所以,

又因为,,

即,

则入射的光线与射出的光线相互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考点】

光的反射

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解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几何知识证明.

【解答】

证明:首先过入射点、做出法线,如图所示:

已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所以,(等量代换)

所以,

又因为,,

即,

则入射的光线与射出的光线相互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答案】

该同学以的正常步行速度,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建议:.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可在岔路口处安装红绿灯;或安装人行道处减速注意安全的警示牌;

.汽车司机应控制车速;

.看清来往车辆,不与汽车抢道.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析】

分别计算出汽车到达岔路口时运动的时间和人步行到道路中间的时间比较即可.

此题属于开放型,答案很多,只要合理均可.

【解答】

解:汽车的速度,

由得,汽车到达岔路口时运动的时间:

该同学所需时间:

因为,所以该同学不能在汽车到达岔路口前完全通过公路.

建议:.交警部门或公路建设部门可在岔路口处安装红绿灯;或安装人行道处减速注意安全的警示牌;

.汽车司机应控制车速;

.看清来往车辆,不与汽车抢道.(对道路、司机和行人的建议,合理即可)

文档

2021-2022学年-有答案-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2021—2022学年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宽窄不同的橡皮筋制成了一个橡皮筋吉他,当他用相同的力拨动不同的橡皮筋时,会发出跟吉他一样的声音,此声音是由橡皮筋________而产生的.当拨动松紧程度相同、宽窄不同的橡皮筋时,他听到声音的________不同;当他用力拨动一根非常松的橡皮筋的时候,听不到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可能是因为此时橡皮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