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16:09
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数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使数学教育面各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喜欢数学,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
推荐度:
导读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数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使数学教育面各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喜欢数学,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数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使数学教育面各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喜欢数学,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的培养学习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必然扎根于生活,并且广泛应用于生活。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辨证美等,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素材。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给予肯定的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产生兴趣 

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幻灯、模型、实物等教具,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和综合,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不至于在深奥的数学迷宫中迷失方向。 因为观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是构成智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学会在观察时透析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发现事物的规律,才能达到不断获取新知,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目的。例如: 在教学第九册《组合图形》的时候,我曾经让学生观察投影“房屋的侧面”,因为房屋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所以学生能够容易找出熟悉的房屋构成部分。于是我接着让学生找出投影中侧面图的形状,都有我们曾经学过的哪些图形,它们是否都能够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答?在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后,再让学生进行解答,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达到的,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既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又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合理利用直观教具教学,培养兴趣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仅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还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还应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的东西具有看的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乐趣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一位老师让每个学生把墨水盒的六个面糊上纸,每两个相对的面糊同样颜色的纸。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面,老师问:长方体有几个面,都是什么形状?面与面之间有什么关系。因为学生亲自动手糊过墨水盒又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观察,都能有条理的把观察的结果叙述出来,紧接又引导学生观察其它部分,由学生将长方体各部分的特征完整地做了叙述。在此基础上老师又运用准确、简明的数学语言做出总结,使学生从简单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三.重视学生操作,鼓励学生参与,发展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仅有教师的演示,没有学生的亲自操作,学生获得的知识还是比较肤浅的。所以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加实践操作,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和完整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例如在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时,分组让学生拿不同大小的圆柱形罐头,把外面贴的商标纸剪开,看看展开后是什么形状,有的学生沿着直线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按斜线剪开,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还有的学生沿高剪开,展开后是正方形,等等。通过大家动手操作后认识到: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可以是一个长方形也可以是平行四边形,它们的长(或底)与圆柱底面周长相等,宽(或高)与圆柱的高相等,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在此基础上,教师导出圆柱体的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以高,这样学生就学得主动、活泼,不仅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概念,掌握了计算圆柱体侧面积的公式,而且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喜欢得到肯定和表扬是学生的重要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适当用点头表示肯定,说“好”或者“对”表示赞许,也可以说句鼓励的话,还可以要求大家鼓掌或奖给小红花,插上小红旗等形式,对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表示祝贺。这样做可以给学生极大鼓舞,同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肯定,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增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提高学生计算速度,调动兴趣 

计算是学生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的基础上应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练习时应恰当利用时间指标。开始时指标可以低一些,让大多数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算完,然后逐步提高要求,鼓励算得快的学生进一步提高速度。同时还可以采用一些有利于提高计算速度的练习形式,如“我的速度最快”、计算竞赛、抢答等,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灵活选择算法的能力,在教学时,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可以利用一些题目,对学生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的教育,让学生获得选用最佳算法的本领。另外,对他们的作业要予以较多的评价,使学生通过计算练习尝到速算的甜头,养成自觉进行口算和简便运算,选择最佳算法和验算的习惯。为此,学生不仅会乐此不疲,更重要的是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取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如:北师大版课本世纪第二册的31页在孔雀的尾巴上写得数是37的算式。教学中,用语言激励学生,告诉他们孔雀要和大家做朋友,只要小朋友又对又快地写出得数是37的算式,孔雀才高兴,还会展开漂亮的尾巴欢迎我们。学生听后个个不甘示弱,写完算式后,还能主动检查算式的正误。,然后再换得数写算式,分组竞赛。学生兴趣很浓。因此,老师要合理使用练习题,激发兴趣。 

五.通过“尝试”的学习方法,激发兴趣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的确,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学习中,不可能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时候。这时,就必须改弦易辙,另辟蹊径,调整思路,另行出击。此时教师应及时激发学生“试一试”的欲望,启发他们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向可能解决问题的各个方面辐射,尽量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在不断的尝试与选择中解决问题,激发兴趣,掌握知识。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学生由于受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干扰,首先会想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也看个位,经过尝试发现这是错误的,这时就应调整思路,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经过不断的尝试,摒弃错误,最终获得正确的认识。尝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这种学习方法,否则学生一旦思维受阻不能调整自己的思路,不能另辟蹊径,就无法继续学习。 

六.用教材插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实验教材由始至终都是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把数学知识融入问题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三单元中加与减(一)小兔请客,情景是在一个美丽的绿绒绒的草地上,小兔子请它的好朋友小猴、小松鼠和小刺猬来它家做客。它准备了五盘果子,每盘10个。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答。在教学中,教师说:“请大家观察课本插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这幅图的意思。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投入到教学的活动中,有人直接讲图意,有人用讲故事的形式。又如北师大版第二册32页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学生在此处提的问题很多,想法也很多。像这样的素材课本里很多,要充分利用教材插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演示、模拟表演、辩论赛、争当小老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能力、智力和兴趣关系密切,小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他们的情感支配的。数学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主动积极的学习,才能有效的培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热爱学习,并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因此,老师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顺利掌握知识,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添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设计教法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学法,坚持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尽快掌握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数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使数学教育面各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行为,通过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喜欢数学,并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