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例1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H=-11.8m)
(仅供参考)
目录
1 编制说明 (392)
1.1 工程概况 (392)
1.2 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 (392)
1.3 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及措施 (392)
1.4 编制依据 (393)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及施工道路设计 (393)
2.1 工程施工总平面图 (393)
2.2 土方开挖阶段平面布置及行车路线 (393)
2.3 施工道路的设计 (393)
3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394)
3.1 土方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394)
3.2 环境保护及管线监测 (394)
3.3 地下连续墙防渗漏措施 (394)
3.4 施工准备 (394)
3.5 各块各层土方量的统计 (395)
3.6 土方开挖顺序 (396)
3.7 清底 (396)
3.8 施工机械及卸土位置 (396)
4 地下管线、周边建筑保护措施方案 (397)
4.1 地下管线的保护 (397)
4.2 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397)
4.3 针对地铁的保护措施 (397)
4.4 监测频率 (397)
5 施工协调及施工保证措施 (398)
5.1 协调网络图 (398)
5.2 防止扰民的措施 (398)
5.3 防止外界干扰的措施 (399)
5.4 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399)
5.5 保洁措施 (400)
5.6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400)
5.6.1 土方冬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00)
5.6.2 土方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400)
6 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400)
7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401)
8 基坑安全应急工作流程 (403)
8.1 基坑观测成果报送流程 (403)
8.2 围护结构应急处理工作流程 (404)
8.3 地下管线应急处理工作流程 (405)
8.4 地铁车站应急处理措施工作流程 (406)
9 土方开挖施工进度计划 (407)
9.1 土方开挖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407)
9.2 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保证措施 (407)
9.3 施工进度计划 (407)
10 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及各部门职责 (408)10.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408)
10.2 土方开挖主要管理人员 (408)
10.3 项目总承包管理职能 (408)
10.4 岗位职能 (408)
11 附图 (408)
图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409)
图二土方开挖道路挖机位置及行车路线图 (410)
图三第一次开挖顺序布置图 (411)
图四开挖平面分区图 (412)
图五挖机平面布置图 (413)
图六放坡示意图 (414)
图七道路荷载分布图 (415)
1 编制说明
1.1 工程概况
某商场及会所位于××路、××路、××路、××路(在建)交接地块,东临正在施工的1-7座,南临××路地铁站。外墙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基坑开挖深度为-11.8m,总土方量约为20多万方。基坑支护采用混凝土支撑,地下水位0.6~1.4m,地下连续墙及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是由1-4座向××路地铁方向施工。
1.2 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
1.2.1 本工程基坑边距离地铁A线××路站较近、且紧邻二期1-7座在建工程,整个基坑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基坑深达11m左右,根据我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为了基坑开挖安全,保护周围建筑物,故地下连续墙、支撑、地下水位及××路侧的环境监测为本工程的重点。
1.2.2 开挖过程中降水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土方开挖的安全及质量,故降水质量是本工程土方开挖的重点。
1.2.3 本工程基坑占地面积大,基坑深,现场施工场地狭小,周边管线复杂,工期紧,如何“分层、对称、平衡、限时、分段”开挖,成为本工程施工难点。
1.3 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及措施
本工程地处闹市区,周边环境非常复杂,在逆作法挖土期间,由于土体的扰动,必将对周边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尽量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逆作法挖土期间,充分利用土体的“时空效应”,分层、分区、分块限时开挖,通过及时加设支撑,减少因基坑开挖土体扰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必要时可根据设计采取回灌、分层注浆等技术措施。
由于工程紧临居民小区,施工必然会对居民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同时也应与居民协调,取得他们的谅解,以利工程的正常进行。
工程过程的应急措施
在施工的全过程中,我们将对周边建筑物、管线等进行监测,进行信息化施工,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周边环境的安全,同时也将成立以项目经理及技术总负责为首的抢险小组,针对工程中发生的险情进行紧急处理,使工程施工始终处于可控制状态。
施工过程的组织施工中我们将同时做好文明、标化工作,使场地始终保持整齐清洁。
1.4 编制依据
本工程建筑结构图纸及基坑围护施工图纸
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104-2001建筑制图标准
GB/T 50001-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 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JGJ/T 27-2001 J 140-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及施工道路设计
2.1 工程施工总平面图
根据现场施工场地极小,8~11号地块明年2月份将移交给其它单位施工的特点,根据场地特点在×道路靠地铁位置布置一出入口,在××路、××路口(在建)位置布置另一出入口,以满足现场施工材料及土方进出需要,详细的现场布置见附图一《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2 土方开挖阶段平面布置及行车路线
土方开挖阶段因基坑周围无施工场地,故施工道路必须在基坑内考虑,故部分支撑我司将重新规划,按路面来设计,以便于土方开挖及行车,详见附图二《土方开挖道路挖掘机位置及行车路线图》
2.3 施工道路的设计
因现场施工场地十分陕小,土方必须分层、对称、平衡、限时分段开挖、故我司将现场土方开挖的挖机布置在支撑上,同时使支撑能行驶挖土机、土方车辆、混凝土运输车、及汽车泵,以便能进行土方开挖及运输,混凝土的浇灌及塔吊的安装等。
考虑到施工配合的方便,我司将委托支撑设计单位某大学设计院对部分支撑进行加固设计,具体道路加固设计方案另行出图。
具体荷载如下:在支撑上满铺路基箱、挖土机最大重量为37吨,车辆最大重量为35吨,泵车最大重量为31吨,混凝土运输车最大重量为33吨,安装塔吊的汽车吊自重39吨,载荷15吨。
3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3.1 土方总体施工工艺流程
3.2 环境保护及管线监测
本工程位于××路、××路闹市区,地理环境差,施工场地小,为确保基坑围护施工的安全和地下室工程的高质量,高速度的完成,必须对以下几项做好监测保护工作:
3.2.1 ××路侧地下连续墙(靠地铁)位置的水平位移及沉降量。
3.2.2 ××路侧道路边的管线最终沉降量及水平位移。
3.2.3 基坑本体位移的监测
3.3 地下连续墙防渗漏措施
在基坑开挖时,必须在基坑四周及中部每隔30m设置简易排水沟及排水井。排水井采用砖垒土井的方法,排水沟与排水井形成网,用潜水泵抽水,以保持基坑集水井内干燥。基坑内抽出的水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才可排至市政管网或用于工地洒水降尘。
如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由于施工或其它原因存在渗漏,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必须及时修补,以免影响土方开挖,地下连续墙渗漏修补采用聚胺脂或快硬水泥修补,如开挖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存在严重渗漏或缺陷,我司将土方开挖至符合设计要求后暂停土方开挖,并与设计协商处理方案,确保本工程外墙施工质量。如基坑外水准降低超过500mm,我司紧急与设计联系,按设计要求对基坑进行回水处理。
3.4 施工准备
3.4.1 勘查现场,了解现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下埋设物、邻近建筑以及水电供应、运输道路情况,作为计算土方工程量,选择基坑处理和支护监测方案及组织降水、排水的依据。
3.4.2 将施工区域内的障碍物,如地上和地下管线、电缆、坟墓、沟渠及基础等进行拆除、清理。
3.4.3 本工程采取深井降水措施,应与地质资料复核,并于土方开挖前7天在施工区域内设置降排水设施。
3.4.4 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在不受基础施工影响的范围,设置监测控制网,包括轴线和水准点。根据龙门板桩上的轴线,放出基坑灰线和水准标志。龙门板桩离基坑边缘1.5~2m设置。灰线、标高、轴线进行复核检查验收后,方可破土施工。
3.4.5 基坑施工所需的临时设施,如水、电源、道路、排水和暂设设施等,应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设置就绪。
3.5 各块各层土方量的统计
结合现场支撑的位置,我司对支撑设计单位的挖土区域的土方量进行了计算,详见下表《各层各块土方量统计》,我司将根据土方量和设计要求的开挖完成时间结合现场支撑位置确定土方开挖顺序。
各层各块土方量统计
序号块数面积(m2)第一层(m3)第二层(m3)第三层(m3)清底18439834.12502.31580.487.8
24435.25826.9752480.9251566.987.05
32715.51359.454078.352575.8143.1
437.25830.7752492.3251574.187.45
511c6.51228.353685.052327.4129.3
610b552.751050.2253150.67519.9110.55
7155741090.63271.82066.4114.8
8144688.22667.61684.3.6
912c762.31448.374345.112744.28152.46
10137051339.54018.52538141
1114306581.41744.21101.661.2
1215242459.81379.4871.248.4
137a278.3528.771586.311001.8855.66
147420.75799.4252398.2751514.784.15
153408775.22325.61468.881.6
165a4881.624.81670.492.8
175437.25830.7752492.3251574.187.45
16051149.53448.52178121
1912a411.4781.662344.981481.0482.28
2011b580.81103.523310.562090.88116.16
2112b314.6597.741793.221132.5662.92
2210a520.3988.572965.711873.08104.06
2311a387.2735.682207.041393.9277.44
2416316.412001.1636003.4822739.041263.28
25合计17427.5533112.34599337.03562739.183485.51 3.6 土方开挖顺序
本工程土方开挖应在地下连续墙和钻孔灌注桩达到设计认可强度后方可开挖,并保证降水后基坑地下水位在预计开挖面下0.5-1m,严格遵循“先撑后挖”原则,主要采用8台12m长日立EX220中型挖土机在基坑内进行土方转运,将基坑中间的土方转移至基坑边或中间栈桥支撑位置,再由4台16m臂的日立EX220挖土机挖土装车。
因第一次土方开挖深度仅为1.9m,土的侧压力相对较小,考虑目前施工进度的要求,当降水水位在-2.8m以下,进行第一次土方开挖,开挖顺序按打桩先后顺序(即由西北侧向东向侧)一次性大开挖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梁底(-2.3m),建议不按设计对称开挖的原则进行,进行第一道支撑结构施工,第一次土方开挖顺序详见附图三《第一次土方开挖顺序示意图》。第二次土方开挖在第一道支撑强度达到设计要求、降水水位在-8.5m以下,挖土为-2.3m至-8.0m,即第二道支撑底,开挖土方时基坑中放置8台挖掘机分两层进行开挖倒土,选用4台长臂挖掘机在基坑边和支撑上将土挖出基坑装车,开挖过程中先开挖图中编号为1的土块,开挖后施工中间栈桥支撑,栈桥支撑施工完成后,再开挖周边支撑。根据土方量的计算结果,结合每天的出土方量约1500~2000m3,地铁位置土方及支撑必须在48小时内施工完成,故对其对称位置的2号土块第二层土方量48小时内无法开挖完成,第12C、15块土方同样在48小时内无法完成,故我司将第2块及第12C、15块土方划成两块开挖,详见附图四《开挖平面分区图》。先开挖顺序为2a及5a块、3及2b、5及10a、7及10b、13、7a、15、14、12C1、12C2、开挖及支撑施工时间控制在48小时内,再开挖9、12a、11、12b、11a、8、4、6、11c,根据设计要求在72小时内完成挖土及支撑支护施工。第三次开挖在第二道支撑施工完毕,支撑强度和降水水位达到设计要求-12.3m以下后进行,挖土深度为至-11.6m,即基坑底标高以上200mm(-11.8m),亦分两次开挖,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土方之间挖差不超过1m,坡度不超过37°以防止土的侧压力造成注灌桩的破坏。开挖顺序同第二次开挖。
基坑土方开挖完成后,基坑内的挖土机采用吊车将其吊出基坑。
3.7 清底
机械挖土至基坑设计标高上200mm处,由人工将坑底土方修平,挖土标高由每隔2m设置的竹桩控制,竹桩顶标高为素混凝土面标高。竹桩标高需用水准仪引测。素混凝土垫层随挖土进度分块浇捣,由于施工范围较大,为使混凝土能送输到较远的操作面,须架设临时泵管。挖土收底一块,基底经验收合格,混凝土垫层浇捣一块,清底的顺序同第二次土方开挖顺序。3.8 施工机械及卸土位置
本工程土方开挖拟投入挖土机12台,其中8台12m臂长,4台16m臂长,土方运输车共80辆8方的运土车。详细型号土方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
土方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进场时间
1挖土机EX220(12)台82005/10/10
2挖土机EX220(16)台42005/10/10
3装土车8方台802005/10/10
4履带吊台32005/12/20
本工程的卸土位置在宝山工业园区,离施工现场18公里。
4 地下管线、周边建筑保护措施方案
4.1 地下管线的保护
为贯彻市建交委关于市政地下管线保护决定,杜绝野蛮施工,我单位在土方工程施工期间特制订以下几点措施:必须熟悉由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
工地现场车辆进出通道应尽量避开管线,如无法避开的则应在通道口用钢筋砼加固路面和铺设钢板。
在上水管、雨水管、污水管、煤气管上面不准堆放重物,如黄砂、石子、钢筋、水泥等作为堆场。在市政地下管线上面,不可搭建生活设施,如工棚等。
对施工现场清洗搅拌车、土方车、导管及施工临时通道等所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二级沉淀后排入市政排水管道,以防止排水管道堵塞。
对于市政管线图上未标明的管道,应作积极防备措施。
在上述措施前提下,如在施工中发现机械损坏管道或意想不到管道损坏情况,应及时会同业主通知有关部门,以便尽早采取补救措施。
4.2 周边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保持场地内的整洁及不影响周围环境,根据土方工程施工特点,我们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4.2.1 施工场地周围的围墙做到连续、封闭。
4.2.2 场地内派专人经常进行清扫工作,特别是主要通道,并在车辆进出口的大门边设置车辆清洗槽,每辆车必须经过严格冲洗轮胎后方可出门,以防轮胎污染路面。
4.2.3 每个施工大门口派专人经常冲洗。每次泥土外运,专用车辆运走后,如有泥浆或泥土污染路面,须及时清扫,保持场地、马路清洁。现场建筑垃圾作好外运处理,随时清理,及时装车外运。同时做好车辆进出指挥工作。
4.2.4 夜间施工应做到噪音控制,施工现场不喧哗,禁止不必要噪声发生。如搬运钢筋应轻提慢放、车辆进出做到不鸣号等。
4.2.5 控制好夜间光照,将光线集中照射在基坑中,如无法保证,则应采用挡光措施,以防止光线影响周围居民生活。4.3 针对地铁的保护措施
为贯彻市(93)37号令规定的地铁保护要求,我们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制订了以下措施:
4.3.1 基坑开挖之前,必须保证基坑内预降水质量,同步开挖过程应做好基坑明排水、围护结构的堵漏,保持基坑坑内干燥。
4.3.2 基坑开挖过程中,如遇连续墙结构渗水等情况,应及时组织人员堵漏,必要时在基坑外侧跟踪注浆,对靠地铁侧围护结构应派专人24小时跟踪监测。
4.3.3 靠近地铁位置处,应严禁堆放材料停放机械等大型机械设备。
4.4 监测频率
基坑监测单位在我司进行降水及第一次土方开挖时,至少每2天进行一次全面基坑监测,第二次土方开挖时,至少每天进行二次全面基坑监测,第三次土方开挖时,每天必须进行一次基坑全面监测。同时每次监测时间必须固定,地下室底板浇灌完成后,可改为一周监测一次,监测时间必须持续到地下室顶板完成,地下室支撑拆除完成后方可结束。
5 施工协调及施工保证措施
5.1 协调网络图
5.2 防止扰民的措施
5.2.1 加强与社区居委和警署的合作。
5.2.2 对工程可能发生的扰民及民扰问题承担施工管理职责,全面负责协调各方面工作,不给业主等添麻烦。
5.2.3 开工前到环保监察站进行受监登记,随时接受环保监测。
5.2.4 在进场施工前,和当地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邀请周边单位及居民代表参加座谈会、新闻发布会等,通报工程的概况、性质及建设意义,并积极听取周边单位及居民的意见及建议,尽量采用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对工程施工影响求得周边单位及居民的支持与谅解。
5.2.5 对受施工的噪声、强光、灰尘影响的单位及居民采取相应的必要的弥补措施。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这些危害,以尽可能地保护周边单位及居民的利益。
5.2.6 由项目综合办公室专人处理扰民及民扰问题,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因特殊工艺超过环保规定连续施工和夜间施工,提前12小时提请有关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批准。并配合当地做好当地居民协调对场地及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布置,采用低噪音的新型机械设备。对施工场地照明灯光布置尽量背离居民区。
5.2.7 不断与周边的机关、居委会等单位进行联系沟通。并与当地居委会做好精神文明共建工作,利用我们的特长为当地居民做一些必要的小区设施及修理。支持并积极参加当地社区公共事业活动。
5.2.8 噪声控制
由于在开挖土方及进行混凝土浇筑,大型机械的运作轰鸣声较大,故在施工时,我单位将严格控制其昼间与夜间,尤其是夜间的分贝数,使其达到规定标准。
5.2.9 大气污染控制
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大气污染主要是粉尘,而粉尘的产生大多足在砼搅拌过程中。由于本工程采用商品砼和商品砂浆,故大大减少粉尘的产生。
5.2.10 水污染控制
对施工中产生的污水需经沉淀池沉淀后分别处理,水重复利用,废物运出现场,绝不污染环境,对居民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5.2.11 砼浇捣过程中控制
由于本工程的商品砼供应全过程中,各单位车辆进出现场必须注意安全,拌车途中不能有混凝土滴漏现象,卸料完毕后驾驶员必须督促清洁工扫洁尾槽,方能出工地。
5.2.12 临时道路的管理
进出车辆派专人指挥,做好排水设施,场地及周围道路不积水,特别在挖土阶段,出现场车辆的轮胎必须冲洗干净,不能将泥带出工地。还需经常清扫工地周围的道路,保持居民区的卫生清洁。
5.3 防止外界干扰的措施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外部干扰,在进行良好的沟通情况下取得当地的支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及时了解当地居民的困难,与他们取得沟通和一致,对其中无理取闹者,配合当地进行疏导与教育。并按以下流程进行处理。
5.4 夜间施工技术措施
5.4.1 夜间施工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施工场地要做好落手清工作,不乱堆物,保持工作面上整洁。
5.4.2 脚手架的转角、临时楼梯口等相应安装36V安全照明灯。现场配备手电筒若干,以备检查之用。
5.4.3 夜间严禁进行搭、拆脚手架等高空危险作业,以确保安全。如有特殊情况,需经工地负责人批准,并采用相应措施后方可进行。施工用水、电线路尽可能排放整齐,不准乱拖乱拉,以防出意外事故。
5.4.4 基坑作业人员穿戴发光马夹。
5.5 保洁措施
5.5.1 做好土方运输车辆保洁工作,以防车辆将施工场内污泥带出去。道路上铺设麻袋,冲洗土方运输车辆的车轮,保证
7 工程质量管理措施
本项目建立由项目副经理全面负责,项目总工直接领导,现场经理中间控制,质量总监基层检查的多级质量管理系统,负责项目全过程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组织,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各级专业部门(组),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保证体系。7.1 项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项目副经理
副组长:项目总工
成员:现场经理及各责任师7.2 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8 基坑安全应急工作流程8.1 基坑观测成果报送流程
8.2 围护结构应急处理工作流程
9 土方开挖施工进度计划
9.1 土方开挖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土方开挖施工进度计划受业主前施工单位的影响,同时降水效果及天气情况将对土方开挖带来较大的影响,我司根据我司的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编制本施工进度计划,在施工过程中我司将根据打桩单位的施工进度,灌注桩及地下连续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情况、降水效果及天气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9.2 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保证措施
9.2.1 影响工期的关键因素
9.2.1.1 降水施工按时完成,保证降水开始至少7天后及降水深度达到-2.8m以下才可进行土方开挖;9.2.1.2 土方分层、分区、分块、分段开挖及时完成;
9.2.1.3 混凝土供应及时;
9.2.1.4 测量成果及时准确,基坑发生变形时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
9.2.1.5 各专业、分包商之间的立体交叉作业的协调与配合;
9.2.1.6 安全生产。
9.2.2 保证施工工期的措施
9.2.2.1 各专业分包商间的主体交叉作业的协调与配合的好坏是体现总包的综合协调指挥能力的一个综合性的指标。根据我企业多年来与国外企业和大型施工现场的综合管理经验,针对本项目的工程特点组织调配一批具有大型综合性工程施工组织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本工程的施工组织协调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场的空间和时间空间;组织协调参与施工的各专业分包商间的主体交叉施工,以计划为龙头、计算机管理,对现场采用数台电视监视平台,对现场的各个角落的施工进展情况、质量情况、安全文明施工和立体交叉作业的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并每天以碰头例会制度进行计划落实情况检查及交叉作业问题协调解决,以确保施工进度计划的实现。
9.2.2.2 选择信誉好、素质高的劳务施工队伍
施工队伍的素质是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企业将选择长期合作的并从队伍管理到工人素质具有较高水平的,并且具有一、二级资质保证,履约能力强的劳务队伍进行工程的施工,保证分包商队伍素质,确保工程按计划进行。本工程我司拟选用的劳务分包为××建筑劳务公司,以保证本工程施工质量及进度。
9.2.3 定期生产例会及每月碰头协调会制度
9.2.3.1 定期召开由总承包商组织,各劳务分包商及各专业分包商参加的生产例会,及时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进度、质量、文明施工等问题,为下一步生产工作提前作好准备。
9.2.3.2 由总包商项目工程管理部组织,各劳务分包商及各专业分包商参加的每日碰头协调会,检查落实当天计划完成情况、未完成计划原因,及时解决影响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交叉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安排布置第二天的计划。
9.3 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打桩分包施工进度,将在10月20日完成地下连续墙及钻孔灌注桩施工,故我司降水井点开始布置时间将安排在10月10日开始,10天内完成井点布置,预降水一周后(27/10)进行第一次土方开挖,第一次土方开挖将从8、4、11a、10a、2、6开始向地铁方向推进(该部位的连续墙完成时间为6-8月完成的),时间为11天,第一道支撑施工完成及养护一周后,进行第二次土方开挖,第二次土方开挖先挖1地块,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共20天,接下来开挖2a及3块、5a及2b、5及10a、7及10b、13、7a、15、14、12C1、12C2、土方和支撑施工每块2天,共20天完成,再开挖9、12a、11、12b、11a、8、4、6、11c,土方开挖及支撑施工每块3天完成,共27天,第三次土方时间开挖1块为12,其余土方开挖24天完成,如遇打桩施工单位工期拖延或节日施工及其它恶劣天气影响工期,则施工计划顺延。(我司将在预降水一周内进行第一次土方开挖,从第二次土方开挖时确保连续墙及灌注桩达到养护的28天),土方开挖总体计划安排见附表二《土方开挖阶段施工进度计划》(编者略)。
10 项目管理组织体系及各部门职责
10.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本工程施工管理将委派具有同类型工程施工管理经验的优秀管理人员组成工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在公司总部领导下充分发挥公司的整体优势,按照公司项目管理模式,及GB/T19001-ISO9001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作,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高效地组装和优化项目及社会生产要素,以此出色地实现我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对业主的承诺。
总承包管理不仅要对各生产要素和专业分包进行有效协调,为专业分包创造工作条件也是总承包管理的重要环节。
为规范该项目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部将执行公司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项目管理手册》、《CI 工作手册》《项目技术管理手册》、《项目质量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项目成本管理手册》。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经公司组建项目经理部,对本工程实施总承包管理职责。
10.2 土方开挖主要管理人员
工程土方开挖主要管理人员如下表:
序号姓名职位负责内容备注
1×××项目经理总负责及协调
2×××项目副经理全面负责挖土协调工作
3×××总工程师负责挖土施工技术工作
4×××工程部经理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工作
5×××测量员负责测量放线工作
6×××安全员负责安全工作
7×××负责周边关系协调
10.3 项目总承包管理职能
根据组织保证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和质量监督制度,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质量控制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10.4 岗位职能(编者略)
11 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