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模具维修保养规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12:42
文档

模具维修保养规程

模具维修保养规程一.目的: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所有模具的维修和保养。三.模具的保养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贯穿在模具的使用、修理、维护和保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模具的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伴随模具的计划维修而进行的保养。1.日常保养和维护:模具日常保养由操作工实施,模具维修人员确认,保养周期为1次/批,压件完后对实施状况、首末件质量及过程压件情况,维修情况、维修部位作相关记录,作为模具状态鉴定及是否需要维修的依据。日常
推荐度:
导读模具维修保养规程一.目的: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所有模具的维修和保养。三.模具的保养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贯穿在模具的使用、修理、维护和保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模具的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伴随模具的计划维修而进行的保养。1.日常保养和维护:模具日常保养由操作工实施,模具维修人员确认,保养周期为1次/批,压件完后对实施状况、首末件质量及过程压件情况,维修情况、维修部位作相关记录,作为模具状态鉴定及是否需要维修的依据。日常
模具维修保养规程

一.目的: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所有模具的维修和保养。

三.模具的保养

         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贯穿在模具的使用、修理、维护和保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模具的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伴随模具的计划维修而进行的保养。

1.日常保养和维护:

    模具日常保养由操作工实施,模具维修人员确认,保养周期为1次/批,压件完后对实施状况、首末件质量及过程压件情况,维修情况、维修部位作相关记录,作为模具状态鉴定及是否需要维修的依据。日常保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⑴ 模具使用前的检查:

①操作者应了解模具的使用性能、结构特点及基本原理,并熟悉操作规程。

②模具使用前,要对照作业指导书检查将要使用的模具编号是否与要求一致;检查上、下模板及工作台面是否清理干净。

④检查使用的设备是否与作业指导书要求一致。

⑤检查模具在压力机上的安装是否正确,上、下模板螺栓是否紧固。

⑵模具使用工程中的检查:

①模具在调整开机前,一定要检查模具内外有无异物,所冲压的工件是否正常。

②操作现场要整洁,工件摆放要整齐。

③模具在试冲压后的首件按样件检查,合格后经允许方能正常开机批量生产,严禁模具带病工作。

④模具在使用中,要遵守操作规则,禁止乱放、磕碰;应及时清理废料。

⑤在工作过程中,要随时检查模具的工作状态,发现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报检。

⑥要按作业指导书要求定时对模具进行润滑。

⑶模具使用后的检查:

1模具使用后,要按操作规程正确的将模具从压力机上卸下,禁止乱拆、乱卸,以免损伤模具。

2模具的吊运应平稳,做到慢起、慢放。

3选取在模具要停止使用前的末件工件送样,并对模具进行全面检查。

模具使用后的检查及保养内容:

a清理上、下模板的安装面,擦拭模腔型面,清除废料;

 b在导滑和工作表面涂油,检查模腔型面是否损坏、导柱导套是否松动; 

c检查退料机构及刃口是否完好,检查定位组件是否定位准确可靠,检查可见紧固件是否松动,对松动部件紧固,检查可见部件是否有新发现的裂纹。

④检查合格,要及时完整地送入指定地点存放,不合格的申请维修。

2. 定期保养

     模具要定期根据技术要求情况进行检修保养,以保持模具精度和工作性能处于良好状态。模具保养周期根据易损程度可分为A、B、C三类:A类主要包括冲孔模、落料模、挤孔模等,三个月保养一次;B类主要包括翻边模、滚型模等,一般八个月保养一次;C类主要包括拉伸冲孔模、成型模、反拉伸模等,一般一年保养一次。此原则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调整。

定期保养的主要内容如下:

⑴检查上批末件形状及表面质量有无明显缺陷,和样件相比各部分尺寸精度无降低。

⑵清理模具的型面、表面的油污、废料,清洁完后涂油防锈,表面漆层刷新。

⑶清洗导柱、导套、导滑块、楔机构、压边圈上的油污,重新加注新鲜干净的润滑油。

⑷检查紧固、定位部件状况对损坏的部件进行更换,松动部件进行紧固。

⑸检查拉伸、反拉伸、成型、滚型等型面是否磨损或划伤,对磨损划伤部位进行修整。

⑹检查打料、卸料装置部件,对损坏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⑺检查平时不可见部位是否有裂纹等疲劳损坏,有损坏的征求技术人员的意见进行维修。

⑻检查冲头、刃口磨损状况,对磨损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⑼检查模板、模架磨损、变形状况,磨损、变形部件进行维修、更换。

⑽检查翻边模、成型模的凸、凹模的间隙及磨损情况,对磨损的部位进行修复。

3. 模具维修过程中的保养

伴随每次模具的线下维修,模具维修人员要对模具的其他部位实施保养,主要为彻底清除落料、冲孔模的废料;擦拭模具,对工作及滑动表面涂油;检查主要部件的状况(包括定位块、定位销)。重要问题进行记录,填写在《工装履历》上。

四. 模具的修理

   模具修理包括使用过程中的随机维护性修理和计划主动维修。

1.随机维护性修理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可以不必将模具从压力机上卸下,可直接进行维护修理时,由模具维护人员实施,技术人员指导确认,并填写《工装履历》。

       ⑴随机维护性修理内容

①利用储备的模具易损件,更换模具在工作过程中已被破损的零件。

②利用油石或其他工具刃磨被磨损的凸、凹模刃口。

③对拉伸、成型模等进行临时抛光。

④紧固松动的固定螺钉及模具其他零件。

⑤更换卸料弹簧或卸料橡皮等。

⑥调整凸、凹模间隙以及定位装置,使它们处于最佳位置。

⑦更换损坏了的顶杆、顶料杆等。

     ⑵计划维修、改造

①技术部和质检部根据上批产品的质量、模具鉴定状态、车间反馈情况,制定《模具维修/改进计划及内容》,模具维修人员根据要求对模具进行改进或维修。维修改造合格后由技术部、生产部进行验收确认。

②每批产品完成后操作者根据模具使用状况、冲件质量提出维修要求,填写《工装维修申请》,经技术部、生产部确认后交模具维修组;检验员在检查过程中,根据产品质量下降的状况,提出模具维修要求,技术部批准,并制定方案对模具早期维修,模具使用完毕后再进行大修,由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共同完成。维修完成经试模合格后再投入生产。

                                            生产部

                                      2010.3.1

文档

模具维修保养规程

模具维修保养规程一.目的:使模具能保持最佳的性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所有模具的维修和保养。三.模具的保养模具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应贯穿在模具的使用、修理、维护和保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模具的保养包括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和伴随模具的计划维修而进行的保养。1.日常保养和维护:模具日常保养由操作工实施,模具维修人员确认,保养周期为1次/批,压件完后对实施状况、首末件质量及过程压件情况,维修情况、维修部位作相关记录,作为模具状态鉴定及是否需要维修的依据。日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