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训课题:
润滑系的拆装
总课时数:6节
实训内容及目的:
(1)掌握润滑系主要机件的拆装要领和调整方法。
(2)能够正确分析出润滑系的油路。
技术要求:
(1)机油泵齿轮的侧隙0.05mm。
(2)机油泵齿轮与泵体的端隙0.05、O.1mm。
(3)机油泵主动轴与泵体孔的径向间隙0.03、0.075mm。
所需设备:
(1)桑塔纳发动机1台。
(2)常用工具1套,厚薄规1把。
(3)相关挂图或图册若干。
实训内容:
一、项目组的产生
1.由教师帮助学生分组,要求能力强学生和能力弱的学生合理地搭配;不熟悉的学生尽可能在一个组;性格不同的尽可能分到一个组。
按照实习车辆及发动机数量分成三到四组。
2.让每个项目组产生一位项目负责人。
该负责人要负责整个项目,从项目规划,到人员分工,到每个实习情况,到综合考核,直至最后总结汇报。(重点要注意在实习过程中要指导本组同学注意安全,按照操作规范操作,保证实习设备完整。)
二、项目实施步骤
1.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组成员集体讨论,分析程序要求,初步确定程序整体方案。
2.项目负责人整理大家意见,制订出整体实验方案。
3.项目负责人定出所有的工艺流程,并向大家详细说明,大家要认真讨论。
4.由项目负责人向指导教师汇报工艺流程和操作的基本过程,指导教师同意后可以开始实施。
三、操作步骤及工作要点
1.逐缸调整法
(1)找到点火正时的标记。
(2)确定1缸在压缩行程上止点位置,分别调整进气门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3)用手柄转动曲轴120゜,按照发动机工作顺序,调整5缸进、排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4)按照上述方法依次调整其他气门间隙。
(5)调整时,应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尾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晌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合适.
(6)调整时,应先旋松锁紧螺母,然后旋转调整螺钉,直到间隙合适为止,最后旋紧调螺母并锁紧。
(7)对所有气门进行复检。
2.两遍调整法
(1)找到点火正时标记。
(2)旋转曲轴使1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按照“双—排一不一进”原则判断可调气门.
(3)用塞尺测量可调气门间隙。
(4)调整间隙不符合要求的气门,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5)转动曲轴360゜,检查并调整剩余气门的间隙。
(6)调整时,应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尾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时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合 适。
(7)调整时,应先旋松锁紧螺母,然后旋转调整螺钉,直到间隙合适为止,最后旋紧调螺母并锁紧。
(8)对所有气门进行复检。
四、注意事项
(1)找到正时标记,正确判断1缸的压缩亡止点。
(2)调好气门间隙后要锁紧螺母,并要复检。
五、实训总结
实验有哪些收获,通过实验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另外也是指出你还有哪些地方还不明白,有哪些疑问,等等。
六、根据以上情况写出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可以一组一份,也可以每人把自己做的写出来,项目负责人最后整理,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实训报告。
七、教师总结
根据各项目组完成过程的具体情况,指出做得好的地方,同时还要指出问题所在,另外还要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讲评包括:汇报片制作,语言表达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总结能力等。
八、实训作业
反复看本组实训报告和汇报片,深刻体会每一步骤,写出实训日记。
九、考核要求
(1)按正确的操作规程检查气门间隙。
| (2)正确的调整气门间隙,使之符合技术标准。 | 首先介绍本次实训的内容以及本次实训在实践中的作用。 思考题: 润滑系的作用? 
 介绍设备 这样分组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并且在人数上有所限定,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这样做培养学生组织整个项目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项目负责人实行轮换制,具体每个分工也是轮换制,这样确保每人都有锻炼的机会。 实验中有分工,有合作,在确定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大家对实验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思路,每人根据分工地完成各自的任务。完成后要向大家解释说明。 学生要重点记住拆装步骤。 在分解发动机过程中要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分解,分解下的零件要按照要求清洗,按序摆放。 在使用工具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会保养工具。 记住调整方法 这是实训比较重要的部分,没有遇到问题不一定是好事,实训目的之一就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总结是把实训进行升华,使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不仅要做出来,还要讲明白。 这是各组互相交流的机会,通过提问或被提问,学生自已要搞清楚所做的内容,教师可以对提问的学生或回答比较好的学习进行加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