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计60分)
1、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在哲学中以及在其他许多领域中,常常不得不回到这个小民族的成就方面来。”“这个小民族及其成就”主要是指
A、希腊、城邦国家 B、罗马、法律制度 C、希腊、民主政治 D、罗马、文化艺术
2、有人说:“雅典在名义上是民主政治,但是在事实上权力是在第一公民手中”,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妇女不能够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掌握国家民主的主体是少数奴隶主
3、恩格斯在论述索伦改革时说:“索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体系也就日益遭到了新的失败”。恩格斯肯定的是索伦改革
A、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 B、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
C、创立抽签和等差选举公职制度 D、确立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
4、《十二铜表法》被认为是平民的胜利,是因为
A、主要有平民参与编订 B、规定平民和贵族享有平等的权力
C、损害了贵族的私有财产 D、有了按律判决和量刑的成文法依据
5、罗马神话传说中的诸神与希腊宗教本来毫无关系,后来却混同于希腊奥林匹斯诸神。这种将希腊、罗马神话混为一谈的现象所反映的实质是
A、罗马文化受外界特别是希腊文化的影响 B、被征服者希腊反而战胜了征服者罗马
C、罗马在军事扩张的同时,文化上兼收并蓄 D、宗教的无差别特性是两种神话趋同
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这种不受约束的自由思想也许是希腊人所独有的,他们坚信,人活着,最重要的事是完美地表现此时此地的个性。”对“不受约束的自由思想”评价和判断不正确的是
A、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 B、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C、公民的意见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表达 D、苏格拉底死于不受约束的自由思想
7、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长期定居于罗马,公元116年的一天,艾哈迈德在罗马街头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他投诉后,法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了惩罚。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是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新改变了全世界的农业结构,当今人类可食用植物的半数以上源于美洲。以下食用植物源自于美洲的有①玉米②小麦③马铃薯④可可⑤向日葵⑥番茄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9、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为了珍惜他们,1329年,佛罗伦萨的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这一现象最能说明
A、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佛罗伦萨人对黄金财富的追求
C、佛罗伦萨的钟表制作世界领先 D、佛罗伦萨人对现世生活的珍视
10、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对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渴望发财致富 B、追求纵情享乐 C、放弃宗教信仰 D、主张人性
11、《十日谈》一书诞生时,被教会称之为“诲淫诲盗”的东西,后来罗马教皇钦定出版了《十日谈》删节本,把其中干坏事的僧侣全部改成俗人。对上述材料准确的理解是
A、《十日谈》歌颂人的欲望和本能 B、《十日谈》揭露了教士的虚伪
C、教皇改变了对《十日谈》的态度 D、教皇和教会始终反对《十日谈》
12、《论尊严》中作者以上帝的口吻对亚当说:“我创造你,……仅仅是为了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并保持自己的尊严——成为自身的雕塑者和创造者;你可以下降到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段话主要强调
A、上帝决定人的意志 B、人的价值和创造力 C、人与动物没有区别 D、人可以上升为上帝
13、洛基斯在《贪婪论》中说:“如果你观察一下军事、商业、农业、手工业、或者所谓的自由艺术,原来,其中任何一项莫不为了得到钱,为了金钱我们克服了生活中的困难和危险。”这段话主要说明
A、人都是贪婪和自私的 B、金钱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C、追求金钱是人的天性 D、金钱是克服困难的动力
14、1517年马丁·路德最初是用拉丁文进行论战的,不久使用了德文,结果很快人民据骚动起来了。这一现象表明
A、路德主张用德文解释圣经 B、论战引起群众的普遍关注
C、德国社会民族意识的增强 D、民族语言有利于推动论战
15、“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到明天,英特那雄奈尔,就一定能实现!”这首无产阶级战歌产生于
A、十月胜利后 B、美国战争期间 C、巴黎公社时期 D、美国宪章运动时期
16、观察右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经取得了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17、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中写到:“令史学家感到遗憾的是,人们并非总是随着习俗的改变而改变其词汇的。”在下列史学术语的使用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封建 B、人文精神 C、理性精神 D、代议制
18、16年1月28日,英国下院的决议中能说:“国王詹姆士二世力图推翻本王国的制度,他背弃国王和人民之间的初始契约,在耶稣会士和其他之徒的指导下破坏基本法律,他自行离开本王国,放弃,致使王位空缺……”结合所学知识,从英国下院这一决议内容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①“光荣”是国王和议会两种政治因素相互兼容的结果②“光荣”体现了斗争与协调的平衡、更新与传统的平衡③“光荣”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④“光荣”并没有消灭王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9、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中这样描述圈地运动:“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难贪婪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市。”以下各项是对托马斯·莫尔这段话以及相关史实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①当时英国的养羊业是相当有利润的行业②英国国王圈地运动的法令没有起多大的作用③圈地运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④莫尔的观点是对圈地运动的诋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以下各项中最能够说明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A、绘画技巧符合人体解剖学原理 B、构图和表达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C、蒙娜丽莎的微笑体现了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 D、绘画成功塑造了佛罗伦萨一位商人妻子的形象
21、19世纪初的一则名人讣告是这样评价该名人所研制的成果的:“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于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里的“它”是指该名人所研制的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计算机
22、“人不能够愚笨地浪费上帝的财富。朴实和节俭是一种美德,每个人应该巧妙地投资以增进上帝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是
A、天主教 B、路德教 C、英国国教 D、加尔文教
23、在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最早能够体会各地存在时差的应该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船队 C、麦哲伦船队 D、迪亚士船队
24、“报纸支持这种狂热;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解囊。”这是19世纪初英国媒体对铁路兴起的报道。以下历史现象中,同时得到、、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A、西欧的地理大发现 B、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D、欧洲的工人运动
25、第一次工业也被称为“黑金”。这里的“黑金”指的是
A、石油 B、煤炭 C、铁 D、蒸汽机
26、16~18世纪,世界各地的人口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叙述与史实相符合的是①亚洲人口由于农作物传入而增长②欧洲人口因海外殖民而减少③美洲人口的构成最为复杂④美洲印第安人数量急剧减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7、1765年,亚当斯写道:“我向来是怀着崇敬和惊奇的心情认为,北美的拓殖乃是上苍教化和全世界所有奴性十足之人的宏伟计划的开端。”这种看法在之后的岁月里成了美利坚合众国上下的普遍信仰。对于18世纪下半期的美国人来说,下列历史事件中,起到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上述信仰作用的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C、《宣言》的诞生 D、《黑人奴隶宣言》颁布
28、从18世纪起,欧洲主要的国家因为“纺织机器、采矿、炼铁设备以及交通工具的改造或发明”,所以“19世纪的人口大量集中到城市,并且产生各种新问题”。这段叙述从“因为”到“所以”之间,至少要增加哪一段论述,才能使前后因果关系完整?
A、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的影响 B、自由放任经济兴起
C、传统精密制造业吸引投资意愿 D、新型工厂制度产生
29、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则是国家的大脑,大脑指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着;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技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关系 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
C、无授予则无权利 D、防止集权是制度设计的根本
30、东晋葛洪《抱朴子》载:“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够对这一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二、材料题(31题18分,32题22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四条 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此等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法国《宣言》
(1)《宣言》体现了哪些重要思想主张?(2分)
材料二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是奴隶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拒绝或。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年)
—— 《美利坚合众国及修正案》
(2)美国第十五条修正案出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
材料三 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制度性创新,英国从500年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历史的未来。
——摘自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崛起与哪些“制度性创新”有关? (6分)
材料四 队伍中有来自新南威尔士的骑兵……加拿大的轻骑兵……住纳塔尔的皇家苏格兰龙骑兵卫队……比卡内尔的骆驼骑兵……北婆罗洲的迪亚克人……的中国……马来人、僧伽罗人,以及来自尼日尔和黄金海岸的豪萨人。
——摘自《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4)材料所反映的是英国发展的哪一历史阶段?推动英国走入这一历史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4分)
材料五 诺罗齐在担任(印度)国大党时致辞说,从宪政改革走向代议制“这新的一课”,“我们是仅仅靠自由的英国文明之光在亚洲主义的黑暗中学到的”。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5)结合材料四、五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的崛起对世界历史的影响。(4分)
32、国家的主权从何而来,这是古今思想家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思想家董仲舒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1)这则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他提出这种思想的目的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意大利神学家阿奎拉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认为:“(国王)可以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分析阿奎拉和詹姆士一世观点的异同。(6分)
材料三 《宣言》: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中间建立,而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授予的。任何形式的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
(3)根据材料,《宣言》认为主权归属于谁?这些思想主张的渊源是什么?(6分)
材料四 袁世凯称帝时宣称:“之主权,本于国民之全体。既经国民代表大会全体表决改用君主立宪,本大总统自无讨论之余地。”
(4)根据材料,分析指出袁世凯称帝的理论是什么?这一理论最早体现在近代中国的哪部?从袁世凯的这种言论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6分)
参
31、(1)人人生而自由平等、天赋、社会契约、人民主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2分)
(2)背景是南北战争废除了黑人奴隶制,黑人政治权利有了很大的提高。(2分)
(3)君主立宪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大工厂制、灵活的经济制度;通过“光荣”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经过1721年沃波尔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使代议制日趋成熟;通过工业建立大工厂制。(6分)
(4)“日不落帝国”阶段,决定性因素是工业。(4分)
(5)英国崛起后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将亚、非、拉美等许多地区纳入世界市场,使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世界格局随之改变;英国的崛起也把先进的资本主义思想与制度带向了世界。(4分)
32、(1)思想:君权神授。目的:加强君权,适应大一统的需要,同时为君权提供理论依据。(4分)
(2)异:阿奎拉认为君权由上帝授予,所以教权高于神权;詹姆士一世认为君权由上帝授予,所以王权至上、不受。同:君主在世俗社会中。(6分)
(3)人民。这些思想主要来源于法国的启蒙思想,特别是卢梭的天赋和社会契约的理论;也有部分来源于英国的自由主义和平等思想。(6分)
(4)人民主权说。《中华临时》。信息:体现出袁世凯的虚伪性;体现出民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体现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