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养解读:任何范围问题,其本质都是函数问题,三角形的范围(或最值)问题也不例外.三角形中的范围(或最值)问题的解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函数求解;另一种是利用基本不等式求解.由于三角形中的范围问题一般是以角为自变量的三角函数问题,所以,除遵循函数问题的基本要求外,还有自己独特的解法.
1.与边角有关的范围问题
【典例1】 (2019·兰州模拟)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
(1)求A的大小;
(2)若a=6,求b+c的取值范围.
[切入点] 由正弦定理求出角A.
[关键点] 把b+c表示成B或C的三角函数.
[规范答题] (1)∵==,
∴cosA=sinA,∵tanA=.
∵0(2)∵====4, ∴b=4sinB,c=4sinC, ∴b+c=4sinB+4sinC =4[sinB+sin(π-A-B)] =4 =12sin. ∵∴6<12sin≤12,即b+c∈(6,12]. 求与三角形中边、角有关的量的取值范围时,主要是利用已知条件和有关定理,将所求的量用三角形的某个内角或某条边表示出来,结合三角形边角的取值范围、函数值域的求法求解范围即可.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A+B+C=π,02.与面积有关的最值问题 【典例2】 (2019·郑州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acosC=(2b-c)cosA. (1)求角A的大小; (2)若a=2,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切入点] 由正弦定理求角A的大小. [关键点] 由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求出bc的最大值. [规范解答] (1)由正弦定理可得,sinAcosC=2sinBcosA-sinCcosA,从而可得sin(A+C)=2sinBcosA,即sinB=2sinBcosA. 又B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sinB≠0,于是cosA=, 又A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A=. (2)由余弦定理可得,a2=b2+c2-2bccosA得4=b2+c2-2bc≥2bc-bc, 当且仅当b=c时等号成立. 所以bc≤4(2+). 所以S=bcsinA≤2+. 故当a=2时,△ABC面积的最大值为2+. 与面积有关的最值问题一般通过正、余弦定理进行转化,借助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 1.(2019·全国卷Ⅲ)△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sin=bsinA. (1)求B; (2)若△ABC为锐角三角形,且c=1,求△ABC面积的取值范围. [解] (1)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sinAsin=sinBsinA. 因为sinA≠0,所以sin=sinB. 由A+B+C=180°,可得sin=cos,故cos=2sincos. 因为cos≠0,故sin=,因此B=60°. (2)由题设及(1)知△ABC的面积S△ABC=a. 由正弦定理得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