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最认真的快递员》教案(词汇、语法部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12:11
文档

《最认真的快递员》教案(词汇、语法部分)

《最认真的快递员》教案(词汇、语法部分)♦课型:中级汉语综合课♦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4课♦教学对象:汉语留学生中级水平班♦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1)通过学习本科的生词,掌握这些生词的意义、用法、字形,以及正确使用的方法;(2)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本科所涉及的关联词和语法点;(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题。2、技能领域:(1)掌握本课生词并能够完成听写练习,要求在听写练习中错误率尽量不超过20%;(2)学习完课文后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关联词造句,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合理;
推荐度:
导读《最认真的快递员》教案(词汇、语法部分)♦课型:中级汉语综合课♦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4课♦教学对象:汉语留学生中级水平班♦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1)通过学习本科的生词,掌握这些生词的意义、用法、字形,以及正确使用的方法;(2)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本科所涉及的关联词和语法点;(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题。2、技能领域:(1)掌握本课生词并能够完成听写练习,要求在听写练习中错误率尽量不超过20%;(2)学习完课文后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关联词造句,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合理;
《最认真的快递员》教案(词汇、语法部分)

♦课型:中级汉语综合课

♦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4课

♦教学对象:汉语留学生中级水平班

♦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

(1)通过学习本科的生词,掌握这些生词的意义、用法、字形,以及正确使用的方法;

(2)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本科所涉及的关联词和语法点;

(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题。

2、技能领域:

(1)掌握本课生词并能够完成听写练习,要求在听写练习中错误率尽量不超过20%;

(2)学习完课文后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关联词造句,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合理;

(3)口头表达方面能够连词成段,进行不少于120字的口头表达练习,要求语音语调基本准确,语法使用基本正确。

3、学习策略:

(1)针对教师的提问,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回答问题;

(2)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讨论,训练合作交流能力。

4、文化意识:

学生能够理解并学习课文中快递员认真对待工作的精神,并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教学内容:

1、词汇学习:35个课文重点生词;

2、语法讲解:5个课文重点语法点;

3、课文学习:课文一篇;

4、课后练习:7道课后练习大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重点词语及常用词语:出头、行(业)、身、打扮、确认、推算、恐怕、流利、整个、始终、规矩、听话、老……

2、表示事情发展顺序的关联词:还没……就……

3、表示双重否定的关联词:没有……不……

4、表示转折语气:倒

5、描述时间或数量的关联词:一……就是……

♦教学方法:

1、教学按照“生词-课文-语法-练习”的顺序进行,从引入到结束,每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力求使整个过程环节自然过渡;

2、合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强调语段练习。

♦教具:多媒体幻灯片

♦课时:全课共两课时,每课时50分钟,共需100分钟。

♦教学详细步骤:

※第一课时(词汇部分)

一、组织课堂:师生互相问好

二、复习旧课:复习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三、导入:

1、展示快递员送快递图片,即可解释“快递”和“快递员”一词;

2、提问:同学们发送或者收到过快递吗?你们见过的快递员都是什么样的?

四、认读生词:

教学方法:领读-齐读-分读-点读-齐读

1、第一遍: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可视情况重复);

2、第二遍:学生集体朗读一遍;

3、第三遍:学生按照横向或纵向顺序朗读,每人朗读约5-6个词;

4、第四遍:教师打乱顺序要求学生认读;

5、第五遍:学生再集体朗读一遍。

五、生词分组:

1、快递业相关词汇:快递、行(业)、快件、单子、确认、签收、推算、业务、投诉。

2、服装类相关词汇:西装、皮鞋、身、打扮、衬衣、衣衫、整洁。

3、可通过表演讲解的动词:递、找(钱)。

4、其他词汇。

六、分组生词讲解:

A、快递业相关词汇:

1、快递:

导入中已解释。

补充:“送快递”,“收快递”,“快递员”,“快递公司”。

2、行(业):

一种工作可以说一个行业,如果前面不是具体工作的名称,可以简称“行”。

例:“快递行业”、“教师行业”、“这一行”、“他干哪一行?”(多音字,与“行走”的“行”相区别)。

3、快件:

通过快递发送的邮件,可以展示图片。

补充:送快件,收快件

4、单子:

即表格,或者需要填写的文件。

例:“填单子”。

“办护照的时候我们要做什么?”(填单子)

补充:发单子,收单子

5、确认:

“同学们写完作业以后是否检查?”“我们检查就是为了确认作业做对了。”

(展示一张10块钱纸币)“这是多少钱?”(10块钱)“你们确认吗?”

6、签收:

在单子上签字表示收到了快递,可以通过简单模拟收快递的过程来展示。

“老师现在在干什么?”(老师在签收快递)

“签收之前需要确认信息。

7、推算:

展示一个富人的图片

“我们不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但我们推算他一定有很多钱。”

8、业务:

指工作或服务。

例:展示忙于工作的图片“他业务很忙”。

“快递公司有送快递的业务”

9、投诉:

  “老师去买东西,售货员对老师态度很不好,老师很生气。老师应该怎么做?”

  “如果老师去把这件事告诉他们老板,我们可以说老师去投诉售货员了。也可以说售货员被投诉了”

B、服装类相关词汇:

1、西装:

展示图片即可。如果有学生穿西装也可以指出穿西装的同学“他今天穿的是什么?”。

2、皮鞋:

展示图片即可。如果有学生穿皮鞋也可以指出穿皮鞋的同学“他今天穿的是什么?”

3、身:(上身、下身)

这里用作量词,表示一套衣服。

例:“一身西装”(并展示图片)。

“他上身穿什么?”(衬衫、毛衣、T恤)。

“他下身穿什么?”(牛仔裤,裙子)

4、打扮:

课文中指穿衣服的方式,名词。可以和“身”连用,指穿衣服的样子。

例:“这身打扮”。

“他这身打扮怎么样?”(要求用完整句子回答:他这身打扮很好看/不好看)

5、衬衣:

   展示衬衣图片,找出穿衬衣的同学“这位同学今天穿的是什么?”

6、衣衫:(衣衫整洁,衣衫不整)

   展示衣衫整洁和衣衫不整的图片。

   “这个人衣服穿得整齐不整齐?干净不干净?”(整齐干净/不整齐不干净)

“我们可以说他衣衫整洁/不整”。

7、整洁:(和“衣衫”一起讲解)

C、可通过表演讲解的词:

1、递:

教师做递的动作(递书,递笔),展示递东西的图片。

“老师在做什么呢?”(老师在递书呢)

2、找(钱):

买东西的时候卖东西的人退还多余的钱,可以通过表演简单模拟一次买东西找钱的过程。

“老师现在在做什么?”(老师在找钱)。

D、其他词汇:

1、出头:

“比……大一点”可以说“……出头”。

例:“他的年龄比20岁大一点”可以说“20岁出头”。

2、恭敬:

表示很尊敬别人的样子,并展示鞠躬、作揖、敬礼和握手的图片。

用法:“对……恭敬”。

3、傻小子:

一般用于口语,指年轻缺少经验的小男孩(注意强调该词一般没有贬义)。

“图片里小孩犯了错误,妈妈说‘傻小子,没关系,别哭了’。”

“妈妈有没有生气?”(没有)

“妈妈爱不爱孩子?”(爱)

“大家猜猜‘傻小子’是说孩子不好呢?还是说孩子虽然傻,但是很可爱?”

4、完成:

指一件事情结束(注意强调一般是成功的结束才能叫完成)。

例:“完成作业”。

“同学们有没有完成了昨天的作业?”(完成了/还没有完成)。

5、仪式:

展示“开学仪式”、“毕业仪式”、“阅兵仪式”等的图片。

(指着图片)“开学的时候我们要做的这件事情是?”(开学仪式)

7、身份:

   “大家都有身份证或护照吗?”“我们为什么要有身份证或护照?”

“因为身份证或护照可以证明我们的身份。”

8、物品:

东西。

例:去机场的时候机场会提醒你“要保存好贵重物品”。

9、接送:

指接和送,把人或东西从别的地方带回来是接,把人或东西带到别的地方是送。

例:“校车司机开车接送学生”。

“上课的时候校车司机开车把学生从宿舍接到学校来,下课以后校车司机把学生从学校送回宿舍去”。

10、恐怕:

可能(需要强调有担心的意思)。

例:“他生病了,恐怕不能来了”

“我今天起床晚了,恐怕要上课迟到了”。

11、事先:

在事情发生之前。可以画时间轴来解释

例:“在我去他家之前,他事先准备好了饭菜”。(时间轴“准备饭菜”在“我去他家”前面)

12、流利:

    可以展示一段流利且语速快的汉语音视频资料

    “大家觉得他汉语说的好不好?”“他说话中间有没有错误或停下来?”

“我们可以说他汉语说的很流利”。

13、整个:

    图片展示两个苹果,一个完整的一个切成一半的

    指完整苹果“这是整个苹果”,指半个苹果“这是半个苹果”。

    从日历上圈出整个学期“这是整个学期”。

14、始终:

    画时间轴,标出6点到12点,上面写“在图书馆”

    “整个上午他始终都在图书馆”

    “你们爸爸妈妈永远都爱你们对吗?”“我们可以说,爸爸妈妈始终爱我们。”

15、老:

    这个“老”不是老人的“老”

    “假如我们一共上课10次,A同学9次都迟到了。A同学迟到得多不多?”“我们可以说A同学老迟到”。

16、规矩:

    拿出《学生守则》,“大家要不要按照上面写的做?”“《学生守则》上面的就是规矩。”

    例:“我们要按规矩做事。”

    问:除了学生守则,还有哪些其他的规矩我们要按照它去做呢?

17、听话:

    “妈妈说什么,孩子就按照妈妈说的做。我们可以说孩子很听话”。

    兴趣讨论“大家觉得孩子很听话对孩子好不好?”

18、小伙子:

    展示小伙子的图片“年纪大的人可以把年轻的男性叫小伙子”

七、生词巩固练习:

1、PPT返回生词列表页面

2、重新带领学生齐读生词一遍。

八、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记忆生词,下节课听写。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三、四、五大题。

※第二课时(语法部分)

一、组织课堂:师生互相问好。

二、复习旧课:

1、重新带学生朗读生词(领读-齐读-分读-点读-齐读)

2、指定一个学生上黑板听写,其他同学在听写本上听写,要求学生以每分钟10字以上的速度完成听写。

3、听写完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纠正不规范字和错别字,保证板书的正确性,然后再认读一遍。

4、要求学生念出自己的课后练习作业答案,按座位顺序每位学生一小题,纠正出现的错误。

三、处理课文与语法:

A、第一段:

1、领读课文,然后随机抽取两位同学朗读。

2、课文内容提问:

(1)、“他”来“我们”公司做什么?

(2)、为什么一看就知道“他”刚做快递员?

(3)、为什么“他”的打扮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4)、“我”的同事笑话他的原因是什么?

B、第二、三、四段:

1、领读课文,然后随机抽取两位同学朗读。

2、课文内容提问:

(1)、大家为什么要找“他”寄东西?

(2)、“他”的工作态度怎么样?从哪可以看出来?

(3)、为什么“我们”推算“他”挣的钱一定比别的快递员少?

C、第五、六、七、八段:

1、领读课文,然后随机抽取两位同学朗读。

2、课文内容提问:

(1)、“五一”放假前一天“他”来找“我们”做什么?原因是什么?

(2)、“我们”为什么不好意思要“他”的礼物?

3、语法点讲解:

(1)、他提着一袋橘子来了,进了门还没说话,脸就红了。→还没……就……

(在黑板上画时间轴协助理解,在后面讲解例句的时候可以指着时间轴讲)

“还没A就B”,讲解:本来正常的顺序是先发生A 后发生B,但是在A 发生之前B就已经发生了,我们可以说“还没A就B”。句子主语可以在“还没”的前面,也可以在“就”的前面。课文里,人们本来应该说了几句话以后才会脸红,但是快递员说话之前就脸红了,所以是“进了门还没说话,脸就红了。”

举例(2、3、4例子答案为课本例句):

、提问:“你们一般几点睡觉?”(9点、10点、11点……)

“你们下午6点前睡觉吗?”(不)

“假如老师今天很累,老师决定6点之前就睡觉,大家可以说……”(老师还没到6点就睡觉了)或者(还没到6点,老师就睡觉了)。

、提问:“假如今天有一场比赛,A队比B队强得太多了,现在比赛还没有开始,人们都说这次肯定还是A队赢。我们可以怎么说?”(比赛还没开始,大家就已经知道结果了)“大家把书翻到综合注释的例句一,看看自己答对了吗?”

、提问:“马克还没有结婚,但他天天都说如果自己离婚以后怎么办,我们可以怎么说?”

、提问:“假如我们专业很好,很多公司都想要我们专业的学生,甚至在学生毕业之前就来了。我们可以怎么说?”

课堂练习:

带领学生完成课本“试一试”部分,并点名学生朗读自己的答案,有错误纠错。

(2)、可是他非把橘子留下来不可。→非……不可/不行/不成

(根据之前学过的“一定要/会……”来教学)

引入:“大家以前学过‘一定’,还记得吗?‘一定要/会……’这个句型表示什么谁能回答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一个可以代替‘一定要/会……’的新句型”。

句型转换:“他非把橘子留下来不可。”→“他一定要把橘子留下来。”

举例(将课本例句使用“一定……”句型转换为“非……不可”句型):

、别担心,现在还没到一定要住院的程度。→别担心,现在还没到非住院不可的程度。

、要想通过考试,平时一定要好好学习。→要想通过考试,平时非得好好学习不行。

、这么冷的天,你只穿一条裙子,一定会感冒。→这么冷的天,你只穿一条裙子,非感冒不可。

、不让他工作,他却一定要工作。→不让他工作,他却非要工作。

课堂练习:

带领学生完成课本“试一试”部分,并点名学生朗读自己的答案,有错误纠错。

D、第九、十、十一、十二段:

1、领读课文,然后随机抽取两位同学朗读。

2、课文内容提问:

(1)、后来“他”的业务怎么样?原因是什么?

(2)、“他”一直是怎么样的打扮?这样的打扮想做什么工作的人?

(3)、“他”穿衣服很认真的原因是什么?

(4)、“我们”为什么觉得“他”不容易成功?

3、语法点讲解:

(1)、没有一个人不找他送快件。→没有……不……

(根据之前学的“……都……”来教学)

引入:“大家以前学过‘都’,还记得吗?‘……都……’这个句型表示什么谁能回答一下?”“我们今天学习一个可以代替‘……都……’的新句型”。

句型转换:“没有一个人不找他送快件。”→“每个人都找他送快件。”

举例(将课本例句使用“……都……”句型转换为“没有……不”句型):

1、那个笑话太有意思了,听完后每个人都哈哈大笑。→那个笑话太有意思了,听完后,没有人不哈哈大笑。

2、带了北京,每个人都想去天安门看一看。→到了北京,没有谁不想去天安门看一看。

3、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所有问题他都知道。→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没有问题他不知道。

课堂练习:

带领学生完成课本“试一试”部分,并点名学生朗读自己的答案,有错误纠错。

(2)、一点儿也不像送快递的,倒像买保险的。→倒

解释:“‘倒’表示转折,‘倒’前面和后面的分句是转折关系,可以用‘却’、‘反而’代替。所以也可以说‘却/反而像个卖保险的’。”

举例:

、这本书不厚,内容倒挺多的。

、听了这些话他不但没高兴起来,倒哭得更伤心了。

、它不像一个四十多岁的人,倒像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课堂练习:

带领学生完成课本“试一试”部分,并点名学生朗读自己的答案,有错误纠错。

E、第十三到第十七段:

1、领读课文,然后随机抽取两位同学朗读。

2、课文内容提问:

(1)、“他”和别的快递员有什么不同?

(2)、两年里“他”有哪些变化?

(3)、又是“五一”节,“我们”打电话让“他”来取东西,发生了什么事情?

(4)、对于“他”当经理,“我们”是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5)、“他”能当上经理的原因是什么?

3、语法点讲解:

他一干就是两年→一……就是……

讲解:“‘就是’后面加表示时间或数量的词/短语,一般都是比较大的,表示时间长或数量大。课文中‘他一干就是两年’就是说这个快递员工作了两年,时间很长。另外如果‘就是’后面加时间的话,一般还有这件事情是连续的,中间没有间断的意思。”

举例:

、“假如有位同学出国了五年,时间长不长?”

“我们可以说‘他一出国就是五年’。”

、“李经理很忙,他今天连续工作了10个小时,时间长不长?”

“我们可以说‘李经理一工作就是10个小时。”

、“马克很喜欢吃苹果,今天他一次就买了10斤苹果,多不多?”

“我们可以说‘马克买苹果一买就是10斤。”

补充:

1、“一……就是……”中的“是”也可以用“v.+了”代替。例如:“马克买苹果一买就是10斤”→“马克买苹果一买就买了10斤。”

2、告诉学生今天所学的“一……就是……”与之前学过的表示前后发生或规律性发生的“一……就……”(例:爸爸一抽烟,妈妈就生气)是不同的。

练习:

带领学生完成课本“试一试”部分,并点名学生朗读自己的答案,有错误纠错。

四、课文复习:

1、重新领读课文;

2、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每组读3-4句;

3、在幻灯片上将课文部分内容的生词遮蔽,要求学生做填词练习:

例:

他第一次来我们公司,是来送名片的。20岁______,戴着厚厚的眼镜,一看就知道刚做这___,说话时脸红红的。他只说了自己是______公司的_______,然后______地用双手递上名片就走了。我们注意到别的快递员都穿T恤和运动鞋,他却穿着______打着______,______也擦得亮亮的。这身______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走了以后,我的一个同事笑着说:“这个______,穿______送快件,也不怕累。”

4、课文复述:在课堂上让学生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当堂用自己的话描述课文中的快递员,要求原则上不少于120字。

五、作业布置:

1、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复习上一课所学的生词以及本课所学语法点。

2、完成综合练习的六、七大题。

文档

《最认真的快递员》教案(词汇、语法部分)

《最认真的快递员》教案(词汇、语法部分)♦课型:中级汉语综合课♦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综合1,第4课♦教学对象:汉语留学生中级水平班♦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1)通过学习本科的生词,掌握这些生词的意义、用法、字形,以及正确使用的方法;(2)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本科所涉及的关联词和语法点;(3)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题。2、技能领域:(1)掌握本课生词并能够完成听写练习,要求在听写练习中错误率尽量不超过20%;(2)学习完课文后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关联词造句,要求语句通顺,用词合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