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人才网 发表时间: 2010-8-20 来源: 点击次数: 102 【字号:大 中 小】 | |
老子曾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貌若愚。”意即:商人总是隐藏其宝物,君子品德高尚,而外貌却显得愚笨。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职场中要敛其锋芒,收其锐气,不要不分场合地将自己的才能让人一览无余。
真正懂得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不露声色。他们不会旁若无人地以自己为中心,而是能给人一种“参与感”,与同事进行交谈时喜欢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我”给人以距离感,而“我们”则使人备感亲切,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左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
真正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从来没有停顿的习惯,因为停顿的语气可能被看成是犹豫,也可能让人觉得是一种敷衍、傲慢的态度,令人反感。
人类喜欢表现自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当今社会,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必须分场合、分形式,如果过于表现会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那就要另当别论,刻意地自我表现是愚蠢的行为。
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百灵鸟喜欢炫耀清脆的声音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人感到做作、虚伪,最终的效果与表现者的愿望适得其反。许多人在谈话中不论是不是以自己为主题,总是有表现自我的毛病,这种人可能被人认为是具有辩才,但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轻浮傲慢等等,最终总会暴露出他的自我显示欲而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谦虚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那些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的人总是令别人反感,最终在交往中到处碰壁。
日常工作中很容易发现这样的同事,他们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刚说几句就令人感到狂妄,所以别人很难与他苟同。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以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其实结果只能是在同事中失掉威信。
做人不可过多地炫耀自己,对自己要轻描µ¬写、要学会谦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永远受到别人的欢Ó¬。越是有º¬养的成功人士,态度越谦虚;相反,只有那些浅薄的人才会骄傲。谦虚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别人才不会认为你会对他构成威胁。谦虚不仅是人们应该具备的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获胜的力量。
越是谦逊的人,别人越是喜欢找出他的优点;越是把自己看得了不起、孤傲自大的人,别人越会瞧不起他,喜欢找出他的缺点。所以,平时你要谦逊地对待别人,这样才能博得人家的支持,为你的事业奠定基础。当你以谦逊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做事时,就能减少一些冲突,还容易被他人接受。即使你发现自己有错时,也很少会出现难堪的局面。
总之,不要在同事之中过于出风头。即使你想展示自己的能力,也不要太暴露,要保持谦虚的态度。只有这样,你才能既出色地完成工作,又赢得他人的赞赏。 |
2007/02/07 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科技报 李京淑
为了能够取悦上司和在团队中脱颖而出,有些人往往乐于“表现”,通常他们会:乐于受人指派;沉迷惯性加班;秘密越级汇报;主动请缨顶缺。
但是,职场专家告诉我们,太过迂回曲折或锋芒毕露的进取方式,都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使你沦为工作“表现狂”。
为什么“表现狂”不但不会得到尊重,反而会引来别人的质疑和反感?如何能让人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又不失水准?职场专家为你支招。
乐于受人指派型:
别丢了西瓜捡芝麻
典型症状:
这类“表现狂”认为,拒绝别人弄不好就伤了和气,那还不如对同事和领导来个体贴的“随叫随到”,起码总可以赚得不少宝贵的印象分吧!因此只要别人一声吩咐,无论是打字、复印、校对;还是泡茶、浇花、订饭,全部有求必应,任何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让他们殷勤地奔前跑后并乐此不疲。
专家把脉:
此类任劳任怨的“表现狂”的确能够凭借自己的“奉献精神”积累下一定基础的人脉资源,但这并不能弱化职场评价体系中“职业能力”的核心地位。
相反,为了人为屏蔽掉由于工作“力不从心”所带来的紧张感与焦虑感,而积极寻求其他“肯定”途径的做法,最终只能使当事人在业绩平平的“非强势”状态下,以损失真正的成长机会为代价而得到微薄的“个人成就感”心理补偿。并且很容易给别人留下“大事做不成才来做小事”的消极印象,吃力不讨好。
职场妙招:
新人初来乍到,对于周围前辈及领导的吩咐虽然不宜生硬拒绝,但也不能毫无原则地统统听命。如果是一般的举手之劳,那么不妨为了增进情谊而为之,但如果遭遇到长期无理的“使唤”行为,则可以找机会说:“麻烦问一句这件事一般都是谁来做?我代您告诉他/她一声。”
沉迷惯性加班型:
不要给同事过大的压力
典型症状:
这类“表现狂”总在心头盘算着:冲我这表现,下回升职死活也轮到我了!无论有事没事,他们都抱着方便食品工作到晚上点才下班,周六周日更是时不时就跑到办公室。他们一定不会走在领导前面,希望自己永远都是最后一个下班。
专家把脉:
出于主观能动性的加班原本无可厚非,但当一个人开始利用这种方式无休止地增加“事业”在生活中的砝码,并寄希望于单纯依靠延长工作时间来博取职业好评与职业器重时,他/她有可能已经步入麻木的“表现狂”行列了。
以损失个人生活质量为代价的加班型“表现狂”,由于过分张扬职业“作为”而使周围同事蒙受无形的“比较”压力,并且会因为成就感来源过于单一,造成自我评价体系极不稳定。
职场妙招:
完成某项重大任务或连续一段时间加班熬夜后,应当主动申请放个大假。一方面调整回积极健康的工作状态,一方面也用这种方式向领导表明,高效率的背后意味着高消耗。
秘密越级汇报型:
打消自作聪明的浮躁心态
典型症状:
这和通常意义上的“打小报告”不一样。这群“表现狂”经常连续数天废寝忘食地奋战,然后终于赶出一份自鸣得意的企划报告,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将它越过自己的直属上级,直接秘密呈送到最高决策领导的办公桌上。然后一连几天都幻想老总惊讶地拍着他的肩膀说“年轻人,有想法”。
专家把脉:
自作聪明地“越级”参与公司的高层方案构建不但不能使自己脱颖而出,而且一旦行踪暴露,往往还会由于太过推崇标榜自身的工作能力而招致同事、直属上司的反感与敌对。
况且大多数公司都有自身完备的员工成长体系,此类表现型的捷径并不一定奏效,却恰恰反映出当事人对于当前环境的缺乏归属感与认同感的浮躁心态。
职场妙招:
不要指望在职场中单匹马地出风头,如果确实想到有利于公司前景的提案,不妨邀请你的直属上司一同研讨并撰写报告。既给足了领导面子又避免了冒失的误打误撞,实为一举两得。
保持对所在行业发展动态的敏感关注,不要自作聪明地“越级表现”,但可以适时向主管上司请求参加充电培训,并且努力进修研读,待课程结束后进行重点的收获汇报。
主动请缨顶缺型:
莫让壮士变成烈士
典型症状:
“一个人打N个人工”是这类“表现狂”的独门技能。他们往往在公司的某个职位突然出现空缺时跑到领导面前主动请缨:“某某某不在的这几个月,他的工作让我来干吧!”并且决不多要一分钱,生怕自己的职业情操遭到丝毫的质疑与破坏。
专家把脉:
如果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考虑或者对公司主管深厚交情回馈,兼职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除此之外,这种“表现狂”行为以巨大的身心消耗为代价,通过对自身不断施压以求得到正视及肯定,一旦成为默认模式后,就会带来巨大的伤害与压力,甚至有可能使“壮士”变为“烈士”,绝对得不偿失。职场妙招:
在公司出现职位空缺后,如果该职位有利于你的发展前景,则可以在拿出具体任职方案、主动请缨的同时适当要求领导考虑加薪。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没有白白付出,也让领导感受到你对于这个职位的长远规划及真诚心态。
职业小测试
你是“表现狂”吗?
忙碌的工作暂时告一个段落,难得老板准你放个长假,你会希望这是个怎样的假期呢?A.精彩刺激B.放松休息C.充电学习D.浪漫甜蜜答案
A:你于公于私都是个“拼命三郎”,从不让自己放松下来。即使是应对吃喝玩乐这样的休闲活动,也会通宵达旦地熬夜筹划。说真的,你当心变成“表现狂”。
B:对于你而言,在职场中的专业领域已经驾轻就熟,一切尽在掌握。你迷恋踏实安定的感觉,因而不愿在工作中出现任何变动,希望维持现状,轻松生活,无所谓“表现”、“不表现”。
C:太强的目的性与进取心使你在做任何事时都拼命努力,恨不得“直捣黄龙”,但缺乏放松的生活往往使你疲惫不堪,甚至产生焦虑情绪,是最危险的“表现狂”种子选手。
D:与家庭相比,工作对你而言永远都只是谋取享乐资本的工具。你绝没有潜质成为“表现狂”,因为你即使在上班时,脑子里也可能装着一堆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