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试题试卷江苏省徐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13:31
文档

人教版试题试卷江苏省徐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徐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二生物试题(选修)(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同学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选择题时,将题号下的答案选项字母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
推荐度:
导读徐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二生物试题(选修)(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同学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选择题时,将题号下的答案选项字母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
徐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选修)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  意  事  项

同学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选择题时,将题号下的答案选项字母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5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

 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  组织液    淋巴    血浆

 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

6.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A.a                  

 B.b              

 C.c               

  D.d

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4.右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A.效应T细胞            B.效应B细胞

C.吞噬细胞              D.癌细胞

5.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疾病及防治的叙述错误是

A.HIV是一种RNA病毒,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淋巴细胞,最终使人丧失免疫功能

B.艾滋病在我国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静脉注射毒品

C.风湿性心脏病、接触性皮炎都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D.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是淋巴细胞

  B.当人体内失水过多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

  C.寒冷时人体通过减少散热和增加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平衡

  D.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此时血液中的醛固酮浓度会增加

7.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

8.下图表示有关生长素的一项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中弯曲程度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10.下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曲  

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  

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

捕获60只,其中带标志的20只。则下列数字最接近K值

的是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1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12.在“青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猫头鹰”的这条食物链中,占生态系统总能量比例最多和最少的消费者依次是

A.猫头鹰和食虫昆虫   B.青草和猫头鹰    C.食草昆虫和猫头鹰  D.食草昆虫和青草

9.下图为某反射弧的模式图。如果1处接受刺激,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在神经细胞乙上的传播速度较在丙处快

B.可引起5处细胞收缩

C.在丙处,兴奋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 

变为电信号

D.在甲中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14.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    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

15.丝瓜为雌雄同株的异花植物,某同学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泡在下表列出的5种溶液中24 h,种植后长成植株。一段时间后比较最初开出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溶液雄花雌花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

21.13.85.6
赤霉素(100 mg/L)

4.74.71.0
CP(100 mg/L)

(一种生长调节剂)

6.26.80.9
乙烯利(1000 mg/L)

19.63.75.3
整形素(10 mg/L)

33.11.227.6
A.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外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的结果

  B.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影响不大

  C.可能因为人为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自身激素的正常比例,而影响了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D.赤霉素(100 mg/L)、CP(100 mg/L)有利丝瓜雌花的形成,整形素(10 mg/L)有利丝瓜雄花的形成

16.如下图所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b

    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相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图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存在着竞争关系

    B.自然选择使两种群的一种灭绝

    C.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生物日趋没落

D.两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18.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19.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

B.RNA聚合酶能与基因的特定位点结合,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

C.一种酶能识别多种核苷酸序列,切割出多种目的基因

D.胰蛋白酶能作用于离体的动物组织,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

20.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的育种方法,将抗菜青虫的Bt基因转移到优质油菜中,培育出转基因抗虫的油菜品种,这一品种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特异的杀虫蛋白质,对菜青虫有显著抗性,能大大减轻菜青虫对油菜的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减少农药使用,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t基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转基因抗虫油菜能产生杀虫蛋白是由于具有Bt基因

C.Bt基因中有菜青虫的遗传物质

D.转基因抗虫油菜产生的杀虫蛋白是无机物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下列关于抗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抗体的化学本质主要是蛋白质,少部分是RNA

B.与抗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C.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抗原,又能作用于细胞内的抗原  

D.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分泌抗体

22.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应该是

A.随机取样                 B.样方面积为1m2

C.样本数量足够多           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23.右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M表示能量值,a~d表示四种具有捕食关系的生物,则  

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a→c→d→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    

从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C.若M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则

b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   

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24.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的原理的解释,错误的是

A.无子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    B.多莉羊的获得是利用了杂交育种的原理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利用了细胞融合的原理    D.抗虫棉的获得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25.下列用动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取单克隆抗体的实验步骤中,正确的是

A.将抗原注人小鼠体内,获得能产生抗体的效应B淋巴细胞

B.用纤维素酶处理B淋巴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

C.用灭活的仙台病毒作诱导剂,促使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

D.筛选杂交瘤细胞,并从中选出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培养后提取单克隆抗体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5分)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题,共65分。

26.(5分)在下图中,左图所示人体内血糖调节的部位图解,图中a、b表示参与血糖调节的两种激素,右图表示a激素信息传递的一种机制。请回答: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  mmol/L。当血糖升高时,a的分泌量增加,它在降低血糖过程中具体的作用有两条调节途径,一是通过  ▲  (填图中序号)过程促进血糖的去路;二是主要通过⑥过程抑制血糖的来源。

(2)图中b激素与a激素的作用关系表现为  ▲  。激素b作用于肝脏细胞,使其发生的主要生理变化是  ▲  。

(3)Ⅱ型糖尿病人的a激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常人还高,请据右图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Ⅱ型糖尿病人最可能的病因是  ▲  。

27.(7分)请据下图回答:

请据左图回答:

(1)中的物质释放到的方式是  ▲  。

(2)若刺激A点,兴奋后该处的膜电位为  ▲  ,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  ▲  次。

(3)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发现神经纤维在一次兴奋后,其细胞膜不能再恢复到外正内负的状

态,这说明神经元在恢复到静息状态时,其带电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  ▲  。

请据右图回答:

(4)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  ▲  。 

(5)A、B、C细胞间信息的传递方向为   ▲  ,

只能沿此方向传递的原因是  ▲  。

28.(6分)下图是对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分析调查和结果。A―E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按营养功能的归类群体。GP表示总同化量,NP表示净积累量,R表示呼吸消耗量。

请据图分析回答: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共有  ▲  (数值) 。

(2)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E属于  ▲  。

(3)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中有  ▲  (数值)未被消费者同化,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

是  ▲  %(保留整数)。

(4)该生态系统中没有更高营养级的原因是  ▲  (填字母)的NP不足以维持更高营养级生存。

29.(9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物质的循环,A、B、C、D构成群落,a – i表示物质循环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此图为碳循环过程,则a过程主要是指  ▲  (生 物成分)的  ▲  (生理过程),碳在生物群落内

以  ▲  形式进行传递,该过程包括  ▲  (填字母)。

(2)与自然界中碳循环直接相关的细胞器

是  ▲  和  ▲  。

(3)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吃”与 “被吃”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

(4)若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  价值。

(5)若进行上述物质循环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  ▲  。

30.(10分)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药物,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细菌细胞;第二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小鼠等动物的细胞。前两个阶段都是进行细胞培养,提取药物。第三阶段,将人的基因转入活的动物体,饲养这些动物,从乳汁或尿液中提取药物。

(1)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在西方发达国家把它列为第三号“杀手”。这种治疗用的激素过去主要从动物(如猪、牛)中得到。自70年代基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高新技术生产,其操作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c

a

           

①图中的质粒存在于细菌细胞内,从其分子结构看,可确定它是一种  ▲  。根据碱基配对的规律,在连接酶的作用下,把图中甲与乙拼接起来(即重组),若a段与d段的碱基序列分别是—AATTC和CTTAA—,则b段与c段分别是  ▲  。

②细菌进行后,其中被拼接的质粒也由一个变成二个,二个变成四个……,质粒的这种增加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  。

③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必须有目的基因以外,还需要有  ▲  

A.起始密码     B. 复制原点        C.标记基因          D.终止子

④目的基因通过表达后,能使细菌产生治疗糖尿病的激素。这是因为基因具有控制  ▲  合成的功能,该过程包括  ▲  和   ▲  两个阶段。

(2)人的基因能和异种生物的基因拼接在一起,是因为它们的分子都具有双螺旋结构,都是由四种  ▲  构成,遵循基因中碱基配对的规律。人的基因能在异种生物的体内正常表达,说明了  ▲  。

(3)利用转基因牛、羊乳汁提取药物工艺简单,甚至可直接饮用治病。如果将药物蛋白基因移到动物如牛、羊的膀胱上皮细胞中,利用转基因牛羊尿液生产提取药物比乳汁提取药物的更大优越性在于: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  ▲  (性别)动物都可生产药物。

31.(11分)下图是植物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第一步是用  ▲  法除去  ▲  ,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2)②过程的发生,必须进行人工诱导。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物理方法是利用

  ▲  等(至少写出两种)促使原生质体融合。

(3)③表示融合后的原生质体再产生新的细胞壁,新细胞壁的产生与细胞内  ▲  (细胞器)有密切

关系。

(4)④过程是  ▲  ,⑤过程是  ▲  ,在此培养过程中,培养基中要添加一定量的  ▲  和  ▲  激素。

(5)若用二倍体植物A和B进行体细胞杂交,则培养得到的杂种植株是  ▲  倍体,是否可育?  ▲  。

(6)植物体细胞杂交在育种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其突出的优点是   ▲  。

32.(10分)筹备了10年的“太空结合”首次在神舟八号飞船上举行了,“新人”是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新人在“产房”——电融合仪内孕育新生命。160min后,中国首批“太空娃娃”终于顺利诞生。“太空娃娃”诞生和地面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能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  的特点。

(2) 融合的细胞具有两种细胞的特性,即  ▲  和  ▲  。

(3)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起源于  ▲  细胞。这种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产生稳定差异的过程,叫做  ▲  ,该过程遗传物质是否改变?  ▲  。

(4) 在两两细胞融合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融合细胞有  ▲  种,只有鼠的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在特定培养基中培养时通过  ▲  (有丝/减数)方式可以大量繁殖。

(5) 据调查肺癌在全国的发病率居肿瘤之首,上海肺瘤研究所细胞与分子免疫研究室在国内率先研制出一种名叫“2F7”的靶向生物导弹。这种生物导弹是一种专门对小细胞肺癌产生特定靶向性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注入静脉后,会“直扑”小细胞肺癌病灶,使其携带的肿瘤化疗药物能“集中火力”抑制、杀灭肿瘤细胞。这预示着化疗药物有望弥补“良莠不分”、损害全身免疫力的缺陷。

科学工作者正在研究治疗癌症使用的生物导弹是  ▲  。该导弹只能静脉注入而不能口服的原因是  ▲  。

33.(7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资料查找发现:在15~35℃范围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较快。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是多少,他们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4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观察7天。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

(单位:×106个/mL)

温度(℃)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0 h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168 h
151.23.03.84.64.03.22.82.5
201.25.05.34.22.11.20.80.6
251.25.25.64.62.91.00.60.2
301.24.95.54.82.21.30.70.5
351.21.51.82.02.21.30.80.6
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每隔24小时取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进行

细胞计数,并以多次计数的平均值估算试管中酵母菌种群密度,这种方法称为  ▲  法。

(2)据表分析,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最适温度约是  ▲  ℃。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得培养原液计数的方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

  ▲  和  ▲  。 

(4)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实验中的  ▲  等无关变量(至少两点)。同一温度条件下,若提高培养液中酵母菌起始种群数量,则该组别中酵母菌到达K值的时间将  ▲  (选填“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适当提高培养液的浓度,则该组别的K值将  ▲  (选填“增加”、“减小”或“保持不变”)。

徐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生物选修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D   2.D   3.D   4.A   5.C   6.B   7.C   8.A   9.C   10.C  

11.B  12.C  13.D  14.C  15.B  16.B  17.C  18.A  19.C  20.B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ABCD   22.ACD   23.AD   24.ABD   25.ACD

三、非选择题:每空1分(标明的除外),共65分

26.(5分)

(1)3.9-6.1     ⑥⑦⑧

(2)拮抗作用(或“拮抗关系”)促进糖原分解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正常(或“a激素不能和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27(7分)

(1)胞吐(外排) (2)外负内正  2 (3)主动运输(4)感受器      

(5)A→B→C  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8. (6分)

(1)871.27  (2)B、C、D  分解者    (3)730.17  11% (4)D 

29.(9分)

(1)绿色植物  光合作用    (含碳)有机物         b、c、d、e、f 

(2)线粒体  叶绿体      (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直接          (5)次生演替

30. (10分)

(1)①DNA分子   TTAAG—和—GAATT    ②半保留复制  

③BCD       ④蛋白质   转录  翻译

(2)脱氧核苷酸    不同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雌雄

31.(11分)(1)酶解法  细胞壁 

(2)离心、振动、电刺激(要求至少答出两种)      

(3)高尔基体        (4)脱分化 再分化  细胞素  生长素   

(5)四  可育        (6)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合的障碍

32.(10分)

(1)(一定的)流动性                (2)无限增殖   产生单一抗体

(3)造血干细胞   细胞分化  否       (4)3  有丝 

(5)单克隆抗体+抗癌药物      抗体是蛋白质,口服会消化而失去作用

33、(7分)

(1)抽样检测(取样调查/样方法)            (2)25  

(3)摇匀培养液后再取样   培养后期样液稀释后再计数 

(4)培养液的营养物质种类和浓度、pH、溶氧量、接种量(至少答对两点给分)

  减少   增加 

文档

人教版试题试卷江苏省徐州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徐州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二生物试题(选修)(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注意事项同学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题纸的密封线内。答选择题时,将题号下的答案选项字母涂黑;答非选择题时,将每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里,答案不写在试卷上。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