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部工程开工申请报告
(合同段 N1 )
开工项目:排水工程
里程桩号:K0+000--K10+000
项目经理(盖章): XXX
申报日期:二○一五年九月十六日
| 序号 | 内容 | 页数 |
| 1 | 分部工程开工申报表 | |
| 2 | 分部工程现场管理人员表 | |
| 3 | 分部工程现场人力表 | |
| 4 | 分部工程进场机械设备表 | |
| 5 | 排水工程施工工艺 | |
分部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 合同段 | N1 | 承包单位 | 神木县秦源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 编号 | 014 |
| 开工项目:排水工程 | |||||
| 桩 号:K0+000--K10+000 | |||||
| 拟开工日期:2015年9月16日 | |||||
| 计划完工日期:2015年11月15日 | |||||
| 此项工程负责人:XXX | |||||
| 附 件: 承包人: 日期: | |||||
| 监理组长意见: 签名: 日期: | |||||
| 总监办意见: 签名: 日期: | |||||
承包单位:XXXXXX 合同段: N1
| 工程名称 | 定边县XXXXX通村水泥路 | 桩 号 | K0+000--K10+000 | |||||
| 拟定开工 日 期 | 2015.9.16 | 计 划 工 期 | 60天 | 完 工 日 期 | 2015.11.15 | |||
| 材料情况 | 湿陷性黄土 | |||||||
| 机械设备 情 况 | 准备就绪 | |||||||
| 人员 情况 | 主要人员 | 施工负责人 | 工 种 | 数 量 | ||||
| 技术负责人 | 机械工 | 9 | ||||||
| 自检负责人 | 放线工 | 4 | ||||||
| 测量负责人 | 普工 | 36 | ||||||
| 试验负责人 | ||||||||
附件:1、人员、进场材料、进场机械设备资料。 2、工程相关试验资料。 3、施工技术方案。 4、其他。 | ||||||||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 | ||||||||
承包单位:XXXXXX 合同段:N1
| 工程名称 | 定边县XXXXX通村水泥路 | 桩 号 | K0+000--K10+000 |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职称 | 学历 | 专业 | 拟担任职务 | 备注 | |||
|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11 | ||||||||||
| 12 | ||||||||||
| 13 | ||||||||||
|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 | 监理组长意见: 年 月 日 | 总监办意见: 年 月 日 | ||||||||
承包单位:XXXXXX 合同段:N1
| 工程名称 | 定边县XXXXX通村水泥路 | 桩号 | K0+000--K10+000 | |||||
| 序号 | 机械或设备名称 | 型号 | 台数 | 性能 | 新旧状况 | 备注 | ||
| 1 | 装载机 | 柳工50 | 1 | 良好 | 80% | |||
| 2 | 挖掘机 | 80 | 1 | 良好 | 80% | |||
| 3 | 洒水车 | 12M3 | 2 | 良好 | 80% | |||
| 4 | 拉砖车 | 5 | 良好 | 80% | ||||
| 5 | 工具车 | 1 | 良好 | 80% | ||||
| 6 | ||||||||
| 7 | ||||||||
| 8 | ||||||||
| 9 | ||||||||
| 10 | ||||||||
| 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 | 监理组长意见:
年 月 日 | 总监办意见:
年 月 日 | ||||||
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测量→沟槽开挖→基底处理、砌筑→防水→灌水、通水试验→回填土
1、定位放线测量
(1)定位原则:根据地下原有构筑物:管线和设计图纸实际情况,充分研究分析,合理布局,充分考虑现行国家规范规定的各种管线的间距要求,现有建筑物、构筑物进出口管线的坐标、标高和确定堆土、堆料、运料的区间和位置。
(2)定基堆点:按照交接的永久性水准点,将施工水准点设在稳固和通视之处,距离沟边10m左右,沿沟槽方向定出沟槽中心线和检查井的中心点,并与固定的建筑物相连。新建排水沟及构筑物与地下原有管道和构筑物交叉处要设置明显标记,核对新旧排水沟的底标高是否合适。
(3)测量放线:根据导线桩测定沟槽的中心线,在沟槽的起点、终点和转角处,钉一较长的木桩作为中心控制桩,用两个控制点控制此桩,将检查井位置相继用短木桩钉出。根据设计坡度计算挖槽深度,放出上开口挖槽线,测定检查井等附属构筑物的位置。
2、沟槽开挖
(1)槽底开挖宽度等于排水沟结构基础宽度加两侧工作面宽度,每侧工作面宽度应不小于300mm。
(2)用机械开槽或开挖沟槽后,当天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时,沟底应留出200mm左右的一层土不挖,待下道工序前用人工清底。
(3)沟槽土方应堆在沟槽的一侧,便于下道工序作业。
(4)堆土底边与沟槽边应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得小于1.0m,堆土高度应小于1.5m。
(5)堆土时严禁掩埋消火栓、地面井盖及雨水口,不得掩埋测量标志及道路附属的构筑物等。
(6)沟槽边坡的大小与土质和沟槽深度有关,当无设计要求时,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沟槽边坡坡度
| 土壤类别 | 坡度(高:宽) | ||
| 槽深0~1.0m | 槽深1.0~3.0m | 槽深3.0~5.0m | |
| 亚粘土 | 1:0.00 | 1:0.33 | 1:0.50 |
| 粘土 | 1:0.00 | 1:0.25 | 1:0.33 |
| 干黄土 | 1:0.00 | 1:0.20 | 1:0.25 |
| 砖土和砂砾土 | 1:0.00 | 1:1.00 | 1:1.25 |
(8)人工开挖多层槽的层间留台宽度应不小于500mm。
(9)槽底高程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设基础的重力流排水管沟沟槽,允许偏差为±10mm。
2)非重力流无基础的排水管沟沟槽,允许偏差为±20mm。
3、基底处理
(1)地基处理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施工中遇到与设计不符的松软地基及杂土层等情况,应会同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2)挖槽应控制槽底高程,槽底局部超挖宜按以下方法处理:
1)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疏干槽超挖深度小于或等于150mm时,可用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挖槽原土回填夯实,其压实度不低于原天然地基上的密实度,或用石灰土处理,其压实度不应低于95%。
2)槽底有地下水或地基土壤含水量较大,不适于压实时,可采用天然级配砂石回填夯实。
(3)排水不良造成地基上土壤扰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1)扰动深度在100mm以内,可用天然级配砂石或砂砾石处理。
2)扰动深度在300mm以内,但下部坚硬时,可换填块石,并用砾石填充空隙和找平表面,填块石时应由一端顺序进行,大面朝下,块与块相互挤紧。
(4)设计要求采用换土方案时,应按要求清槽,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换土回填,回填材料,操作方法及质量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4、砌筑
1)砂浆: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砂浆的配合比应采用质量比,并经试验确定;搅拌机拌合砂浆,拌合时间宜为1~1.5min,人工拌合砂浆应采用“干三湿三”法拌制;已经拌合好的砂浆应在初凝前使用完毕;每50m3砌体应制作试块一组,不足50m3按每一砌筑段留设试块。
2)砌砖:
a砌砖前应检查垫层或平基尺寸,高程及中线位置,垫层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要求后,方可开始砌砖。
b垫层或平基顶面应先清扫,并用水冲刷干净。
c砌砖前应根据中心线放出墙基线,摆砖撂底,确定砌法。
d砖使用前应浸水,不得有干心现象。
e砌砖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宜采用“三顺一丁”砌法,但最下一层和最上一层砖,应用丁字砌筑。
f砌砖时,砂浆应满铺满挤,灰缝不得有竖向通缝,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厚度应为10mm,允许编差为±2mm。
4、抹面
抹面的砖墙,应随砌随将挤出的砂浆刮平,进行砂浆抹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砌体表面粘结的残余砂浆应清除干净,将砖墙表面洒水湿润。
2)抹面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规定,稠度满足施工需要,底层砂浆稠度宜为120mm,其他宜为70~80mm。
3)抹灰厚度应为20~30mm。
4)水泥砂浆抹面应分两道抹成。第一道砂浆抹成后,用杠尺刮平,并将表面划出纹道,完成后间隔48h,进行第二道抹面。第二道砂浆应分两遍压实赶光完成。
5)抹面的施工接茬应留成阶梯形茬,上、下层接茬应错开,留茬的位置应离开交留处150mm以上。接茬时,应先将留茬均匀的涂刷水泥浆一道,然后按照层次操作程序层层搭茬,接茬应严密。
6)水泥砂浆抹面完成后,应进行养护。抹面砂浆终凝后,应保持表面湿润,宜每隔4h洒水一次,养护时间宜为14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