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位 置 | 桩长 (m) | 间距 (m) | 根数 (根) | 总长度 (m) | 孔径 (mm) |
| 250m水平 | 24.0 | 2.0 | 17 | 408 | Φ250 |
| 220m水平 | 20.0 | 2.0 | 26 | 520 | Φ250 |
| 总 计 | 钢轨桩928m | ||||
| 位置 | 长度(m) | 根数 | 总长度(m) | 成孔Φ130mm 隔两桩设一桩 |
| 250m水平 | 20.0 | 9 | 180 |
考虑桩头与锚杆的 连接及抗滑桩的整体,250m、220m、水平设置 钢筋混泥土连续梁,参数为截面0.5×0.5m²,总 长度92.0m,C30混泥土量28.0m3。
设计 治理工程量及主要材料
表12 边坡加固总工程量一览表
| 序号 | 工程名称 | 单位 | 工程量 | |||||
| 1 | 锚索: | |||||||
| ①Ø150mm孔 | m | 1800 | ||||||
| ②Øj15 (7 Ø5)钢绞线制作安装 | t | 17.95 | ||||||
| ③注浆管制作安装 | m | 1980 | ||||||
| ④内锚头制作 | 付 | 108 | ||||||
| ⑤OVM锚具购制 | 付 | 108 | ||||||
| ⑥防腐管制安 | m | 9360 | ||||||
| ⑦M20 注浆 | m³ | 47.71 | ||||||
| ⑧预应力张拉 | 次 | 90 | ||||||
| ⑨拉拔试验 | 90 | |||||||
| ⑩锚墩与防腐墩制作 | 90 | |||||||
| ⑾支撑架制作 | 600 | |||||||
| ⑿锚垫板制作 | 108 | |||||||
| ⒀脚手架制安 | M² | 2850 | ||||||
| 2 | 锚杆:(包括斜拉锚杆) | |||||||
| ①Ø130㎜孔 | m | 540 | ||||||
| ②杆体(2ф2.5)制作 | m | 585 | ||||||
| ③内、外锚头制作 | 对 | 50 | ||||||
| ④M20 注浆 | m³ | 14.30 | ||||||
| ⑤预应力张拉 | 次 | 45 | ||||||
| ⑥拉拔试验 | 次 | 45 | ||||||
| ⑦锚墩与防腐墩制作 | 个 | 45 | ||||||
| ⑧锚垫板制作 | 个 | 45 | ||||||
| ⑨注浆管制安 | m | 548 | ||||||
| ⑩锚杆支撑架 | 付 | 180 | ||||||
| 3 | 钢轨桩 | |||||||
| ①钢轨桩成孔ф250㎜ | m | 928 | ||||||
| ②钢轨制安 | m | 1075 | ||||||
| ③注浆管制安 | m | 975 | ||||||
| ④桩孔浇注混泥土 | m³ | 68.3 | ||||||
| 4 | 联系梁 | |||||||
| ①C30钢筋混泥土联系梁 | m³ | 28.0 | ||||||
设计施工说明
本节主要就设计中所考虑因素以及对施工的要求作一说明,具体施工步骤及安排应由施工单位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本说明按单项工程及施工顺序要求如下:
(1)成孔
1成孔规格有2种:Ø130㎜、Ø150㎜、其中锚杆孔Ø130㎜,锚索孔为Ø150㎜。
2造孔时,不得采取湿式钻进,以免水对边坡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应采用风动潜孔锤冲击回转钻进法造孔。
3严格控制钻孔倾角a=15°(向下倾),钻孔开孔角度误差不超过20°。
4成孔后应吹孔清渣,孔底沉渣不得大于20㎝,保证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
5其它未尽操作事项,严格执行相应锚固工程国家规范。
(2)杆体的制作与安放
1主要杆材有两种:φ25螺纹钢,用作锚杆杆材;Øj15 (7 Ø5)钢绞线,用于锚索的杆材。
2锚索体中间为镀锌钢管(1时、1½时两种,锚杆杆体除外)作为外围6根(8)钢绞线的支撑架(见相应结构图),同时又作为二次高压补充注浆的注浆管。钢管上焊有隔离架和导向架,锚索体锚固段的镀锌钢管上应间隔50㎝预留Ø80㎜小孔,以利于二次补浆浆体的扩散,充填和密实锚固段。
3杆体自山段的钢绞线(6束、8束)应图上钙基黄油后,用于Ø18㎜的聚乙烯所塑料管套种住,并用铁丝绑扎住,段头用于包装胶带密封,从而达到既防腐,同时又利于设计锚固张拉的专递。
4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3.0m设置一隔离架和导正保持架,以保证注浆浆体充填密实且充分握裹和保护钢绞线,锚体保护层厚不小于20㎜。
5锚体各钢绞线必须平顺且不交叠,以防止张拉时受力不均匀,应力过分集中而将钢绞线拉断。
6锚杆(索)下料时应留有一定余地,孔口预留暂定1.5m(施工时,根据张拉设备型号可调整),下料过短将会造成无法张拉锁定。
7一次注浆管随锚体一同放入钻孔,注浆管头部距孔底100mm,以防止注浆管头被堵塞。锚体应充分安装到位,以满足设计要求。
8其它未尽事项,应严格执行锚固工程规范的要求。
(3)注浆
本设计锚杆(索)均为粘结式锚固体,水泥浆体为主要的锚固粘结剂。因此注浆材料的性能、质量以及施工工艺会直接影响到锚杆(索)的粘结强度和防腐效果。
1一次常压注浆采用M20砂浆(灰砂比1:1,水灰比0.5),二次高压劈裂注浆采用纯水泥浆灌浆,水灰比0.5。
2水泥采用标号525#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饮用水作为拌和水。砂浆中用以中砂(平均粒径0.3~0.5mm)为好,含泥量不应大于3%(以质量计)。
3一次常压注浆从孔底开始,直至孔口溢出浆体;二次高压劈裂注浆应在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进行,补浆压力0.5~0.9Mpa,补至管内不再有明显进浆时为止。
4其它未尽事项,严格执行锚固工程规范的要求。
(4)锚杆(索)的张拉与锁定
外锚墩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满足张拉荷载设计的要求。
1外锚墩可以现场支模浇注,也可以先预制后安装。外锚墩是锚杆张拉时的直接受力构件,所以,应保证台座的承压面平整,并与锚杆(索)的轴线方向垂直(外锚头结构见相应结构图)。
2外锚墩底端面加钢垫板(A3 钢),垫板中心预留直径Φ110mm,以避免千斤顶顶升时产生应力集中损坏锚墩,垫板厚14mm。
3待锚墩与孔内注浆体完全固结后实施张拉,安装千斤顶时,应注意千斤顶轴线与锚杆(索)轴线尽量在一条直线上。正式张拉前必须对锚杆(索)进行预张拉两次,张拉力为0.1~0.2Nt(Nt为锚杆(索)设计轴拉力,即最终锁定载荷)。张拉时应分级逐步施加力,不可一下加至锁定载荷。
4锁定作业必须严格执行规范,使用标准锚具。对于锚杆所用的螺母,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将螺母拧紧,至压力表指针稍向上摆动为止。不论锚杆(索)若发现有明显预应力损失时,应进行补偿张拉。
5预应力张拉完毕后,切割剩余的钢绞线,浇注防腐墩且充填密实锚墩与岩面间隙,严格控制好浇注质量,以免大气降水沿锚头杆体渗入腐蚀锚杆(索)。
6其它未尽事项,严格执行锚固工程规范的要求。
5.2钢轨桩施工
(1)成孔
钢轨桩成孔孔径Φ250mm,采用无水干钻,钻进垂直孔,造孔完毕后应尽量吹净孔底沉渣,以保证达到设计深度。
(2)钢轨桩制安
1钢轨桩采用专用鱼尾板连接并焊接牢固,吊放孔中。保持钢轨处于钻孔位置。
2孔口以上留有0.5m以上的钢轨,以利桩梁连接。
3钢轨与斜拉锚杆连接时,采用锚尾绕钢轨圈状环绕钢筋圈搭接焊牢,搭接长度252mm以上,焊接应符合规范要求。
(3)桩孔灌注
1安装注浆管至孔底并留有一定的间距。
2采用C30细石混凝土灌注,灌满为止。必要时需进行补浆。
5.3联系梁现浇
1桩梁连接时,桩头应尽量置于梁中间位置。
2配筋应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
3现场浇筑C30钢筋混凝土,要保证施工质量。
4施工顺序为:先施工斜拉锚杆后再浇筑联系梁。
6、建议与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