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库尔勒市圣马润泽园小区车库,总面积为:2318.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下1层,总高度为4.2米,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抗震等级为7度。建筑工程等级为三级,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类别为一类,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
脚手架从基础底板垫层面开始搭设,随地下室结构施工升高而增高。使用至地下室防水施工完成和上部悬挑架搭设固定完成后拆除。为保证地下室脚手架安全搭设并符合使用要求,特编制此方案。
二、 编制依据
a、圣马·润泽园车库工程设计图纸;
b、《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c、《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d、《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e、《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f、《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g、《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h、现行的国家规范、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
i、现场提供的脚手架作业场面的情况。
三、满堂红钢管脚手架设计
1、平面布置纵横间距1000,若遇梁,则在梁两侧。
2、立面布置,地面以上300第一道,以上每1500一层。
3、剪力撑布置,四周立面及中间每隔两排一道,从地面到顶。
4、满堂脚手架的设计验算
计算参数为:使用Ф48mm、壁厚3.5mm钢管,立杆截面积A=4mm2,立杆回转半径经计算为i=158mm,截面惯性矩I=1.219×106mm4,弹性模量E=2.06×105N/mm2,截面模量W=5080mm3,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f]=0.205kN/mm2
荷载计算参数:
模板与木方自重:0.35 kN/mm2
混凝土与钢筋自重:25 kN/mm2
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1.0 kN/mm2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1.0 kN/mm2
钢管自重: 3.84 kg/m
直角扣件重量:1.32kg/个
对接扣件自重:1.84kg/个
旋转扣件自重:1.46kg/个
1、在2、3、A、B轴间取0.9m×0.3m水平投影面积为一个计算单元,立杆取最底一步立杆底端为计算截面。
①、荷载计算
模板与木方自重:
﹝0.9×0.3+(0.8-0.11)×0.3×2﹞×0.35=0.239KN
混凝土与钢筋自重:
﹝0.11×0.9×0.3+(0.8-0.11)×0.3×0.6﹞×25=3.85 KN
纵横水平杆自重:
(0.9+0.3)×2×9×3.84×9.8/1000=0.813 KN
直角扣件自重 :
13.2×9/1000=0.118KN
对接扣件自重:
18.4×2/1000=0.037 KN
旋转扣件自重:
14.6×6/1000=0.087 KN
NG=5.347 KN
施工活荷载:
0.9×0.3×2=0.54KN
NQ=0.54 KN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规范规定,可不考虑组合风荷载。
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
N= 1.2NG+ 1.4NQ
=1.2×5.347+1.4×0.54
=7.172KN
②、验算长细比
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以下简称为《脚手架规范》
参照JGJ130-2001立杆计算长度:
l0=kμh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其值取1.155
μ----考虑到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立杆计算长度系数,按《脚手架规范》表5.3.3采用
h----立杆步距
l0=1.155×1.7×1.5
=2.94 m
i =1.58cm
λ= l0/ i=2.94/1.58=186<[λ]=210
满足要求
查《脚手架规范》附录C的稳定系数 ψ=0.207
③、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ψA≤[f]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7.172 kN;
ψ----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mm2):A = 4 m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7172/(0.207×4) = 70.85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70.85 N/mm2 < [f]= 205 N/mm2
满足要求
四、门式组合钢管脚手架设计
1、门架预留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规定和需要
2、门架钢管脚手架的两个侧面应满设交叉斜撑,剪力撑的斜件与水平面的交角宜在45°~60°之间,水平投影宽度应不小于2跨或4m和不大于4跨或8m。
3、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100~300mm处一律遍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4、在车库入口处 取0.9m×0.9m水平投影面积为一个计算单元,立杆取最底一步立杆底端为计算截面。
①、荷载计算
模板与木方自重:
0.9×0.9×0.35=0.283KN
混凝土与钢筋自重:
(0.11×0.9×0.9)×25=2.23 KN
纵横水平杆自重:
(0.9+0.9)×2×9×3.84×9.8/1000=1.22 KN
直角扣件自重 :
13.2×9/1000=0.118KN
对接扣件自重:
18.4×2/1000=0.037 KN
旋转扣件自重:
14.6×6/1000=0.087 KN
NG=4.58 KN
施工活荷载:
0.9×0.9×2=1.62KN
NQ=1.62 KN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规范规定,可不考虑组合风荷载。
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
N= 1.2NG+ 1.4NQ
=1.2×4.58+1.4×1.62
=7.7KN
②、验算长细比
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002版)(以下简称为《脚手架规范》
参照JGJ130-2001立杆计算长度:
l0=kμh
K----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其值取1.155
μ----考虑到脚手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立杆计算长度系数,按《脚手架规范》表5.3.3采用
h----立杆步距
l0=1.155×1.7×1.5
=2.94 m
i =1.58cm
λ= l0/ i=2.94/1.58=186<[λ]=210
满足要求
查《脚手架规范》附录C的稳定系数 ψ=0.207
③、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ψA≤[f]
其中 N ----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 = 7.7 kN;
ψ----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 = 1.58 cm;
A ---- 立杆净截面面积(mm2):A = 4 mm2;
W ----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mm2;
L0---- 计算长度 (m);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77/(0.207×4) = 76.7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76.7 N/mm2 < [f]= 205 N/mm2
满足要求
五、施工组织准备工作
1、搭设之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钢管必须进行防锈处理,外壁涂防锈漆一道和面漆两道。
2、按施工设计放线、铺垫板、设置底座或标示杆件位置。
3、满堂脚手架搭设,应按定位依次竖起立杆,将立杆与纵横向扫地杆连接固定,然后装设第一步的纵向和横向水平杆,待立杆校正垂直之后予以固定,并按此要求向上搭设。
钢管脚手架立杆垂直度应≤1/300,且不大于50mm;纵向水平钢管的水平偏差≤1/250,且全架长的水平偏差值不大于50mm。
4、剪力撑、斜杆等整体拉结杆件应随搭设的架子一起及时设置。
5、使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构配件搭设模板支撑架时,数值≥5KN集中荷载的作用点应避开门架横梁中部1/3架宽度范围,或采用加设斜撑双榀门架重叠交错布置等可靠措施。
6、门式钢管脚手架必须按确保整体稳定的要求设置整体性拉结杠和其它撑拉、连墙措施。
六、满堂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
1、全部钢管立柱底部必须加设承载垫板。
2、集中荷载的作用点应避开水平杆件的中部,尽量靠近立杆。
3、为避免支撑架受载后产生弯曲的变形,立杆全高至少有2道双向平杆拉结;底平杆距楼地面小于300mm,平行步距不应大于2.0m,自由端长度不大于1m,超过此步距时,应增加拉结平杆的设置。
4、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的抗滑必须确保拧紧牢固,必要时增设构件加牢。
七、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注意事项
1、搭设顺序:铺设垫板→自一端开始立门架,并随即装剪力撑→装通长大横杆→照上述步骤逐层向上安装→装加强整体刚度的剪力撑
2、搭设时要严格控制首层门架的垂直度,一定要使门架竖杆在两个方向的垂直偏差均在2mm以内,顶部水平偏差控制在5mm内。
3、安装门架时上下门架竖杆之间要对齐,对中偏差不应大于3mm ,并相应调整门架的垂直和水平度。
4、脚手架下部内外侧要加设通长的大横杆(ø48钢管用扣件与门架立杆卡牢),应不少于三步,且内外侧均需设置。
八、脚手架搭设的技术要求与允许偏差
| 项次 | 项 目 | 技术要求 | 允许偏差 | |
| 1 | 地 基 基 础  | 表 面 | 坚实平整 | |
| 地基土质 | 符合技术要求 | |||
| 排 水 | 不积水 | |||
| 垫 板 | 不晃动 | |||
| 底 座 | 不滑动 | |||
| 2 | 立杆垂直度 | <1/200架高 | ||
| 3 | 间 距 | 步距偏差 | ±20mm | |
| 柱距偏差 | ±50mm | |||
| 排距偏差 | ±20mm | |||
| 4 | 大横杆高差 | 杆 两 端 | ±20mm | |
| 同跨同一横截面内的高差 | ±10mm | |||
| 5 | 扣件 安装  | 中心节点处各扣件中心节点 | ≤150mm | |
| 两根相邻立柱对接扣件高差 | —50mm | |||
|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 | ||||
| 6 |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偏差 | |||
| 7 | 脚手板外伸偏差,搭接 | +50mm | ||
(一)、一般要求规定
1、架子工必须具备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的条件,经过培训、考核、取得安全操作证并经体检合格后方可从事脚手架安装、拆除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2、脚手架安装前,架子工应熟悉图纸,熟悉现场具体情况,了解技术交底意图和施工操作方法,并将符合要求的钢管、扣件等材料运至现场,分类存放,搭设前清除障碍物,搭设范围内基础土方必须分层夯实平整,并作好排水沟。
3、架子工作业时,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带,严禁穿高跟鞋、拖鞋或硬底带钉易滑鞋,工具及零件应放在工具包内,服从指挥,集中思想、相互配合,拆卸下来的材料不乱抛、乱扔。脚手架作业下方不准站人,架子工不准在脚手架上打闹,开玩笑。
4、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或下雨天气时,不得进行作业,雨后作业,应待脚手架上雨水吹干后进行,防止滑落。
5、在靠近电源处搭拆脚手架时,必须将电源先切断或变更位置,方可进行,不允许将电源线拉在脚手架上,以防漏电伤人。
(二)、拆卸规定
1、脚手架拆除前,脚手架上的材料、杂物等应清理干净,拆除前下通知单,架子工应了解拆除技术交底意图和操作方法,拆除范围内的护栏和警示牌应设置完备。
2、全面检查架体上的扣件连接点,根据检查结构,对于后拆的松动杆件、扣件等进行加固,以保证拆除过程中的安全。
3、拆卸脚手架应按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即后搭的先拆,先搭的后拆,同一部位拆除顺序是:栏杆→脚手钢笆片→剪刀撑→大横杆→小横杆→立杆,并按一步一清的原则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4、脚手架拆除过程中,不宜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安全技术要求交底清楚。
5、拆架作业时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地鞋。
(三)、脚手架使用与保护
1、脚手架使用中必须定期检查,如杆件的设置和连接,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动等,是否超载。
2、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脚手架,如发现连接部件有松动、位移及立杆落空吊脚现象时,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3、未尽事宜,按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