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材料
1、Pet32-CaM5质粒
2、LB液体培养基:胰蛋白胨3g;酵母提取液1.5g‘NaCl 3g;蒸馏水300ml
3、PCR反应配料: dNTP mixture 前向引物 (P1) 反向引物 (P2) DNA 模板 rTaq酶 灭菌蒸馏水 6或10 x loading buffer
4质粒DNA提取的试剂
溶液I:50 mM葡萄糖,10 mM EDTA,25 mM
Tris-HCl(pH8.0),用前加溶菌酶4 mg/L;
溶液II:NaOH溶液(内含1% SDS):0.2 M;
溶液III(pH4.8): 60 mL 5 mol/L醋酸钾,11.5 mL
冰醋酸,28.5 mL H2O;
饱和酚/氯仿/异戊醇(25:24:1)
氯仿
TE缓冲液(pH8.0): 10 mM Tris-HCl,1 mM EDTA,其中含RNA酶(RNaseA): 20 µg/ml
醋酸铵(pH7.5~8.0): 7.5 mol/L
异丙醇;70%乙醇;无水乙醇。
二、实验流程与步骤
1转化子的筛选(主要增加蓝白斑筛选)
(1)LB培养基的配备
(2)向LB培养基中加入X-gal和IPTG
(3)复壮后的转化菌液涂布于筛选培养基表面,37℃导致培养12-16h
(4)出现白色菌落则是转化子
2菌落的直接PCR
(1)准备好新的含有Amp筛选培养基和PCR反应管。分别对应编号1-6
(2)在培养基上面无菌牙签无菌挑取6个白色单菌落
(3)每个菌落分作两份,分别涂在相应编号的培养基和PCR反应管中
(4)接种菌落的筛选培养基,置37℃过夜培养后保存在4℃冰箱
(5)向6支PCR反应管中加入PCR反应混合液,进行PCR反应
反应混合液成分: PCR反应过程
10 x PCR buffer 5μl
dNTP mixture 4μl 94℃ 2 min
前向引物 (P1) 2μl 94 ℃ 30sec
反向引物 (P2) 2μl 62 ℃ 30sec
DNA 模板 1μl 72 ℃ 30sec
rTaq酶 0.5μl 72 ℃ 5 min
灭菌蒸馏水 35.5μl
(6)电泳观察:反应结束后,取5μl PCR产品,加入1μl 6或10 x loading buffer,混匀后点样,电泳15min。
3、重组质粒大小的鉴定
(1) 用无菌牙签从第2步新的筛选培养基中挑取PCR反应阳性的菌落(指PCR反应电泳后条带复合要求的相应菌落)
(2)将菌落接种于含Amp 50μL/mL的LB液体培养基中,37℃下振荡培养12h。
(3)提取质粒DNA,直接电泳,与pGEM-T作对照
提取质粒的步骤
1) 吸取1.4 ml菌液至1.5 ml离心管中。
2) 离心(8 000rpm,1分钟),弃上清液。(如想提取多一点DNA,再吸取1.4 ml菌液至同一离心管中,离心,弃上清液)
3) 加入150 µL 溶液Ⅰ,用旋涡振荡器充分悬浮菌体。
4) 加入200 µL溶液Ⅱ,加盖后温和颠倒5~6次,直至呈透明状。此步骤在5分钟内完成。
5) 加入150 µL预冷的溶液Ⅲ,加盖后反复颠倒混匀,直至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冰浴5分钟。
6) 离心(14 000rpm,10分钟,4 ℃),移取上清液于另一干净离心管。
7) 向上清液中加等体积的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振荡混匀抽提,离心(14 000 rpm,5分钟),溶液将出现分层。
8) 移取上层水相溶液(约450µL)于另一干净离心管,加等体积氯仿,振荡混匀抽提,离心(14 000 rpm,5分钟),溶液将出现分层。
9)移取上层水相溶液于另一干净离心管,加入1/10体积的醋酸钠(pH5.2)和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冰浴30分钟。
10) 离心(14 000rpm,10min,4℃),倒掉上清液。
11) 加0.5 ml 预冷的70% 酒精振荡,洗DNA沉淀一次,离心5min,倒掉上清液。
12)真空抽干或室温自然干燥
13)加30~40µL TE缓冲液使DNA完全溶解,室温放置10min,降解RNA杂质,琼脂糖凝胶电泳或-20℃保存备用
※电泳条件120V,25min
4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酶切反应液的配制:
HindⅢ 1μl
10×M buffer 2μl
DNA 5μl
ddH2O 12μl
酶切反应条件:37℃水浴2~3小时。
电泳检测
反应结束后,向反应液中加入2.2μl 10×loading buffer,混匀以停止酶切反应,所有22.2μl样品均点在同一个点样孔中。电泳条件:120V,45min左右。
若出现613bp和219bp电泳条带的质粒,则可认定为成功导入了重组质粒的菌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