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社区规划,社区,邻里单元
近代社区规划理论始于花园城市的构
想,到今天已经有大量的学者对此进行过研
究,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应当在邻里单元
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更侧重于把个体家庭作
为社区规划的基本自I啦,更加注重人文主义
在社区规划中的应用。
社区规划理论丰要涉及以下3个方面内
容的论述:社区的概念、社区规划的基本单
位以及社区规划的原贝Ⅱ。
社区的概念
“社区”一词来自于国外,英文称之为
“community”,英国思想家威廉姆斯
(Williams)认为,社区一词产生于14世纪,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泛指实质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另一方面是指一种抽象的关系性质,自19世纪开始,社区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莺视,且它的含义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定义也越发纷繁芜杂。据不完全统}卜'到20世纪末,对于社区的定义已达94种之多。通过这些不同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社区,既可以是与生俱来的地理区域,也可以是互相联系的人类团体,前者是基于“空间的社会化过程”角度的思考,后者则是“社会过程化的空间思考”。因此,“社区“一词,是一个空间结构与社会结构相互影响下的产物。
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
第—种,霍华德(Howard)的花园城市。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构想,标志着社区规划理论的发端。后人为了纪念其对社区规划理论的贡献,把他认为可以作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称为“Howard”,一个Howard包括160英亩的土地和大约5000的人口,六个Howard组成一个城市,通过对农业、工业、居住.公共空间的分区规划,一个较小的计划性社区组织可以被创造出来,各项生活功能都能在这一社区组织内运行。
第二种,Perry的邻里单元。邻里单元
・表文秉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嘎目。北京市社区建谩与商生发展研完”的部分研完最果。嘎目壕号:∞B删84。44经济导刊2叭o,o‘
(NeighborhoodUnit)概念是Perry于1929年在纽约城乡与区域规划会议上提出的,他在考察了纽约市后,认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应该是邻里单元,并认为在城市化及1=业化的影响下,未来的人们应该以教育设施及邻里单元中心组织作为新的生活中心。这样的作法被一些研究者认为是用封闭的建筑群来强迫推广孤立的邻里单元观念,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后的学者对他的邻里单元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但这些修正都没有触及该理论的杨D,可以说,Perry的邻里单元理论是后来许多相关理论的主要依据。
第三种,Stein的邻里单元。Stein在他的邻里单元理论中主要加入了超大街区的观念,他主张,邻里单元的中心除了学校外,还应有小型购物中心,3个这样的邻里单元组成一个超大街区,其中再设置高中和一到两个主要的商业中JD。而这些设施的步行半径由Perry所提的0.5英里增加到l英里。这样的一个超大街区才是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
第四种,JoseSert的邻里单元。JoseSert同样主张邻里单元应当是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但他的邻里单元含义与前人研究不尽一致:小学应该是邻里单元的中心,6到8个邻里单元组成一个城镇,人口约为5.6万到8万人。由家里到小学的最大步行距离应该降到0.25英里。
第五种,新都市主义下的邻里单元。二万方数据战以后,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住宅的“郊区化”,同时也带来r相应的问题:首先,郊区化的过程中过分看重经济效率,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科学的考察与评估,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人文关怀的缺失・其次,郊区化带来了城市空心化,导致市中心出现了一些贫民窟,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因此,一种强调以人为主的新规划理论——“新都市主义”便应运而生。新都市主义虽然反对郊阮化的理论,但它与郊区化理论一样,仍然将邻里单元作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
社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自霍华德提出花园城市的构想以来,社
区规划领域产生了许多的理论,每一种社区规划理论都提到,社区规划时的基本原则,有些基本原则也被很多理论所共有。综合来看,这些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首先,群聚发展原ⅢH。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由于大面积的住宅开发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及土地资源的浪费,群聚发展规划理论在美国产生,它强调,如果能群聚式的发展住宅,使得人们更为密集地住在一起,则住宅本身所占的土地面积应当会减扒这样就可以节约土地开发,提供出更多的公共空间,保留更多的自然环境,或做其他的用途,是一种更经济的土地开发方式。住宅开发者自身也认识到,较短的步行路径对于密集的社区更具有经济效益。这种保持住宅群聚发展,以适当尺度的道路规划来减少交通问题的原则,存在于之后的许多社区规划理论中,如新市镇开发理论、新传统市镇开发理论、乡村地区开发理论等。
其次,郊区扩散原则。1960年,美国开始有私人到郊区去兴建新的市镇,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资助郊区新市镇的建设,大量新市镇的开发使得郊区生活成为美国人主要的生活方式,郊区扩散开始兴盛。郊区扩散的初衷在于缓和大城市人口、住宅、交通的压力,促进区域之社会与经济均衡发展,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有创意且舒适的生活。但它也使城市无限扩张,市
中心不断衰败,造成r大量的治安问题,以
及交通拥挤,税收不足,原有行政单位
无法管理、更造成环境污染与能源浪费等问
题而无法解决。同时,人情冷漠、社区关系
淡薄等问题也开始凸显。
第三,计划单元整体开发原则。计划单
元整体开发原则与群聚发展原则相似,它最
早由美国学者B舭ock在20世纪70年代提
出,它的提出主要是为了应对当时美国
在土地使用分区管制上所施行的僵化的规章
制度。这一原则使得开发商在开发社阮时,
可以在面积大小、房屋形式,房屋密度等政
府有所的领域更加富有弹性。与过去群
聚发展原则不同的是,计划单元整体开发原
则的应用更为广泛,除了住宅区之外,也可
应用于商业区、工业区等。
第四,邻里单元为先原则。除了霍华德
的花园城市构想外,其他的主要社区规划理
论都以邻里单元作为规划的基本单位。在具
体的社区规划操作中更加强调“从社区到邻
里单元”的由外而内的顺序,而Andres
Duany提出的传统邻里单元规划理论则以邻
里单元为先,强调首先应当进行小尺度的规
划,然后再向外扩展去进行整个社区乃至城
市的规划。
第五,大众运输导向原贝I。采用大众运
商业经济评论
输导向的社区规划被称为大众运输导向规
划,由Calthorpe于1993年提出,他主张社
区的土地配置应该采用混合使用形式,社区
的中心应为大众运输场所及核心商业区,该
社区混合了住宅,零售、办公,开放空间及
公共使用等各种使用类型,采用开放空间的
形式,它鼓励人与人在这个开放空间相遇,
共同组成一个紧凑,健全的社区结构,并力
图营造一种适合步行的居住环境,使居民与
上班族能方便的在地铁,公共汽车及自行车
之间进行选择。
各类社区规划理论,落脚点都在于如何
提高社区居民的居住品质。近代社区规划理
论始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构想,之后伴随着
由“美国梦”带来的郊区扩散,最后回归到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新都市主jr。纵观
所有的社区规划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学者
们已经意识到居民在社区内的生活构成了紧
凑、多样的生活环境,应当是未来城市规划
的方向。而以“家”为出发点的生活路径,
是影响社区环境最重要的因素,以往按照平
面的土地使用分区来规划社区的做法稍显不
够。可以预见,今后的社区规划理论,应当
会在邻里单元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更侧重于
把个体家庭作为社区规划的基本单位,更加
注重人文主义在社区规划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们o,∞经济导刊45
万方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