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5 月
思维导图让小学语文课堂活起来
莫素芳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中心学校 广西贺州 542800)
摘 要:思维导图汇集了多种表达信息的方式,结构新颖,色彩丰富,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正确、适当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会让课堂氛围更活跃。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需要懂得小学生的特点,更要懂得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不可小觑,正确、适当地运用思维导图教学会让你的课堂氛围更活跃。
1.利用思维导图吸引学生注意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持续时间短,容易受特别的声音、影像、动作与人物所吸引;记忆知识点需要形象记忆与重复记忆,理解事物间的联系需要进行通俗易懂的故事性表述和表象纽带的勾勒与涂鸦。小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在课堂上东张西望、窃窃私语开小会的情况,使得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可以改善这种课堂现状。
思维导图汇集了多种表达知识信息的方式,构造奇特,色彩丰富,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在小学生初次接触思维导图时,教师要将思维导图的图形、数字、色彩、线条、结构、影像等最初的元素展现给学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对学生的思维、学情作具体指导,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练习,图形和线条的运用,色彩的使用,主题和一级分支的画法,关键词创造等。针对思维导图的可视性、简易化、美观性和趣味性,我们可将它运用于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例如:在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植物、风景等。首先可以让他们在展示板上写上喜欢的动物、植物、风景的名字或描画出图像,然后写出想介绍的一级分支词语、词组(事物信息、明显特点、有趣之处等),再深入二级分支的关键词。学生根据关键词进行表达。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可先让学生简单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图像,然后写出一级分支的词语(小白兔、小狗、小鸭等),再深入二级分支的关键词(眼睛、毛色、动作等),最后让学生边看导图边进行口头表达。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梳理并对思维导图进行修正和补充。之后让学生互相练习、分享思维导图,在小组中互相评价。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亮点并及时进行肯定与掌声鼓励。
2.利用思维导图学习课文,提升能力。学生进入中高年级阶段,这个年龄的学生右脑的空间感、节奏感、整体感和想象力有所提高,分析课文能力加强。学习目标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具体指导的技巧上重在导图中层次的划分、符号的应用、顺序的调整、整体结构的重建、文字归纳、分支间的逻辑关系构建等。例如:在教学《爱之链》一课时,把思维导图运用于课前预习、课中解疑展示、课后巩固拓展三个环节。课前预习:在上课前,老师布置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预习。学生可以从作品的作者、写作背景、故事的人物、情节、结局、值得质疑的问题等,利用思维导图发散性的特点做出个性化的图表,内容可以用图形、数字、色彩、线条等元素表达。课中解疑展示:可以将“思维导图”和“自主学习”结合在一起。(1)把学生分成4—6人一小组,并由学生选出组长和记录员。(2)给学生一级分支的关键字词,要求从作者、人物、故事情节、感受、质疑五个方面分析课文,并绘制成一张思维导图。这一环节先由小组同学拿出预习时的思维导图,逐个向小组成员汇报,要求人人参与,人人发言,其他同学倾听、记录、删选。在此过程中,小组成员互相解疑,无法解疑的问题画在思维导图上。(3)每个小组选派成员在班上汇报展示,老师进行梳理、修正、解疑。最后利用班级展示栏展示各组的思维导图。课后巩固拓展:课后可布置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设计练习题、进行课外阅读、做读书笔记等。
3.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小学生习作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提高学生熟练运用字、词、段、篇组织能力与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综合素质的体现,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把作文中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通过思维导图对作文思维过程的精细剖析与层层展示,提供思维训练,达到“授人以鱼”至“授人以渔”的作文练习效果。例如:教学习作《校园一角》。学生可以选东、南、西、北、中其中一个地方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可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理清思路,拓展思维。如果以《校园一角》为题,首先老师在导图写上“校园一角”。“开头”怎么写?学生讨论,畅所欲言,老师梳理板书:“我喜欢……喜欢……我更喜欢……”或“有的喜欢……有的喜欢……而我喜欢”等。“正文”从哪些方面写?学生讨论发言,师梳理板书导图二级分支词语:操场、文化长廊、树木、教学楼等。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校园的操场、文化长廊、树木、教学楼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和联想,师进行梳理板书三级分支的关键词:热闹、美观、知识、运动等。“结尾”怎么写?学生讨论发言,师梳理板书:深化主题、抒写理想。
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作文教学,能使学生克服作文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帮助学生构建一篇篇作文的框架结构,提高创造力,协助学生更轻松地完成习作,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使用,有利于“生本课堂”的形成,将学习、练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在信息量和思维含量都很大的情况下,只有每个人都努力思考,整组通力合作,才能完成一个全面的思维导图;同时在学生不断摸索前进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自身探究学习和自我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