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班级:高一(1)班
授课人:黄洁楠
授课题目:新时代的劳动者
教学内容:
一、劳动和就业
(一)劳动的概述
(二)就业
1.就业的意义
2.就业问题及产生原因
3.如何缓解就业问题
(1)党和发挥作用
(2)劳动者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二、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内容
(二)如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含义和意义;理解就业的意义;识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科学、合理的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劳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劳动和就业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学重点:
1. 就业的意义
2. 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学难点:
1. 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教法:
1.讲授法:讲授过程注重“说理”,以理服人,夯实知识基础,为实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和“行”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2.交流讨论法:给出讨论题,引导学生前后四人进行讨论、交流观点,引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创设情境法:创设情境,利用情境巩固知识。
学法:
1.合作学习法: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同学意见的碰撞与融合,总结自己的解决方法。
2.发现式学习法: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积极探索,有效发现。
教学手段及形式: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PowerPoint课件、板书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
〔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在今天学习新课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两段材料,看的过程中,我们要思考它们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事实。(展示幻灯片)
第一段材料是马克思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第二段材料是我国当中的一些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那么大家觉得这两个材料共同反映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生〕:劳动很重要。
〔师〕:的确,从这两段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对于一个民族十分重要,我国也十分重视“劳动”。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个内容,一起认识一下我国的劳动和劳动者,看看劳动究竟为什么这么重要。
二、讲授新课
(一)劳动与就业
〔师〕:“劳动”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我们知道,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要么会消耗人们的体力,要么花费人们的脑力,所以我们说,劳动就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我们也知道,我们现在住的房子,用于学习的桌子、笔、黑板等都是社会上的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我们的书本、练习册等也是脑力劳动者劳动的成果,所以我们说,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
〔师〕:同志曾经说过:“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从这段话中,你又学到了什么呢?
〔生〕:(谈自己的体会)
〔师〕:其实这段话就启示我们,广大劳动者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不同行业之中,从事多种形态的劳动,但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故光荣属于劳动。对于我们来说,还没有真正地进行劳动,我们到了一定的时期就需要就业。那么,同学们认为,我们今后为什么需要找一份工作呢?或者说,我们就业了,对社会、对我们自己分别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生〕:我们可以赚到钱/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可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我们一块儿来总结总结就业的意义。
〔师〕:总的来说,就业对于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首先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其次,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再次,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师〕: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就业问题,比如很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不能马上找到工作,或者不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这些就业问题的产生与我们国家的一些现实状况有密切的关系。书上给我们总结了几条原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首先是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其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再次,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对于如此紧迫的就业问题,首先我们的党和就要采取积极的就业来帮助劳动者就业,而最主要的还是需要我们劳动者自身的努力。
〔师〕:看到这幅漫画
〔生〕:(观察漫画并思考)
〔师〕: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劳动者想要在大城市里找工作,而周边的小城市却很少有人问津,这就提示我们,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就业观,才可以缓解现在我国的就业问题。
〔师〕:屏幕上为大家展示了四种不同的就业观:“有的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国家,就业要靠;有的人希望工作要体面,不要让别人看不起;有的人觉得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稳定地干一辈子就行;有的人觉得一定要找与自己专业知识对口、志趣爱好一致的工作” 。现在同学们以前后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相互交流一下,你们曾经有过什么样的就业观?或者评价其中一种就业观。
〔生〕:(小组讨论,并起立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师〕:好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科学的就业观应该怎样树立。
首先,要树立一种自主择业观,就是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也要选择与自己专业技能向符合的职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树立竞争的就业观,随时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再次,要树立一种职业平等观,我们要牢记,不论什么性质的劳动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最后,我们要树立多种方式的就业观,可以尝试自主创业,也要敢于尝试一些新兴的职业。
〔师〕:其实,只有我们的党和与劳动者共同努力,才能逐渐缓解我们的就业问题,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和谐。
(二)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师〕:我们就业之后作为劳动者,就必须履行劳动者的义务,也同时享有劳动者的权利。为了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我国颁布和实施了劳动法。这部法律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书本上已经给我们比较详细的列举了劳动者的权利,大家可以看一下。
〔师〕:课本上有一则关于小张的材料,你觉得在这段材料中,小张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如果你是小张,你会怎么办呢?
〔生〕:(各抒己见)
〔师〕:的确,这则材料中的小张的“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被侵害了,但是小张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但是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所以就启示我们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维护权益,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三、课堂结束
〔师〕:那么新课的内容就学到这里,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幻灯片给出框架结构)
〔师〕:最后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作业:自己动手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尝试寻求适合自己的就业途径或创业方式。
板书设计:(幻灯片见附件)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