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 ||||||||
审核人签字: | ||||||||
授课年级 | 八年级 | 学 科 | 课 题 | 《凸透镜成像规律》 | 任课教师 | 贾军利 | ||
课 型 | 问题解决课 | 课 时 | 第1课时 | 授课时间 | ||||
教材分析 |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二节《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凸透镜成像的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凸透镜成像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势利导,让学生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最后得出实验结论。 | |||||||
学生分析 | 八年级学生抽象思维有一定的发展,并且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现象充满好奇,只要能从学生的直接体验出发,引导好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动手、动脑,小组讨论等自主学习的形式,学生的各项能力会得到全面的提升。 | |||||||
设计理念 | 力求体现新课标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把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的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 | |||||||
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 | |||||||
重 点 |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 |||||||
难 点 |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 |||||||
教学方法 | 实验法、观察法、探究法、讨论法。 | |||||||
教学准备 | 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问题导读---评价单》 | |||||||
教学过程设计 | ||||||||
程 序 | 时 间 | 教学内容 | 教师、学术助理行为 | 期望的学生行为 | ||||
创设复习情景,引入主题。 | 1-2分钟 | 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透镜的相关知识,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认识了光信、焦点、焦距,会画简单的光路图,能利用有关工具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你们想进一步了解有关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吗?想了解什么?(板书课题:凸透镜成像规律) | 1、学生注意倾听,积极思考上节课相关知识;2、思考后,回答本节课想要弄懂的的问题。3、学生表现出比较高涨的学习兴趣。 | ||||
结构化预习 | 3分 | 阅读教材 | 个别指导。 |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 ||||
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 12分 | 完成问题导读单上的问题后,合作交流,发现问题。 | 教师小组内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发现的问题。 | 1、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参与热情。2、发挥学科长的作用,关注小组内同学的学习情况。3、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分小组展开讨论,记录员认真作好记录工作。4、学生完成导读单上的习题,在合作交流中提高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 | ||||
小组展评,合作探究。 | 8分 | 小组合作交流,发现问题。 | 深入小组,聆听讨论。 |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学科长汇报本组通过预习未能解决的问题。 | ||||
归纳生成共性问题。 | 1-3分 | 生成问题 | 给予指导。 | 学术助理带领大家对问题归纳整理,生成共性问题。 | ||||
小组合作,进行试验。 | 12分 | 收集数据 | 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 1、学生表现出高度的参与热情。2、学生们在认真实验,并记录员记下结果,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 ||||
总结归纳,提升意义。 | 2分 | 创设反思情景 |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 | 学生相互交流学习收获与感悟。 | ||||
板 书 | 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 f<v<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f<u<2f u>2f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
教学反思 |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问题导读---评价单 班级: 组名: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自主学习: 1怎样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成的像放大与缩小、倒立与正立、实像与虚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3、学生们讨论,制定实验方案。 通过预习本节内容,你未解决的问题有: 。 4、进行实验,并记下结果,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焦距 | 物距 | 像的性质 | 像距 | |||||
倒、正 | 放、缩 | 虚、实 | ||||||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