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阈值 2.兴奋性 3.内环境 4.神经调节 5.负反馈 6.稳态 7.正反馈 8.反射
二、填空与判断
1.刺激三要素是 强度 、时间 、时间强度的变化率 。
2.衡量组织兴奋性的常用指标是 阈值 ,其值越大则表示兴奋性越 强烈。
3.机体的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4.体液按其分布可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5.机体对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6.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后者的组成部分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和 效应器 。
7.体液调节的作用途径主要有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
8.反馈可分为 正反馈 和 负反馈 。
9.生理学的研究水平可分为器官系统水平、细胞组织水平、亚细胞和分子水平
10.刺激依据强度与阈值的关系可分为__________刺激、__________刺激和_________刺激。
11.可兴奋细胞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判断对错
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实验科学。 ( )
2.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神经调节占有主导作用,其特点是缓慢、广泛、持续时间长。 ( )
3.内环境是指细胞内的环境,可不受外环境的影响。 ( )
4.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绝对不变。 ( )
5.刺激的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 )
6.负反馈是不可逆的、不断增强的过程,直到整个过程迅速完成为止。 ( )
7.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
8.并不是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机体兴奋。 ( )
9.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 )
10.通过前馈控制系统可使机体的反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 ( )
三、选择题
1.人体生理学是研究:
A.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 B.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 C.正常人体功能活动及其规律 D.异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 E.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能引起机体产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反射 B.刺激 C.反馈 D.反应 E.兴奋
3.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式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前馈
4.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常用指标是:
A.动作电位 B.静息电位 C.刺激 D.阈电位 E.阈值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 E.负反馈
6.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的是:
A.排尿反射 B.减压反射 C.分娩 D.血液凝固 E.排便反射
7.正常人体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A.5% B.15% C.20% D.40% E.7%
8.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淋巴液 B.组织液 C.脑脊液 D.血浆 E.细胞外液
9.下列情况中,属于自身调节的是:
A.人在过度通气后呼吸暂停 B.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 C.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D.血糖水平维持相对恒定 E.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肾血流量维持相对恒定
10.寒冷环境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属于:
A.神经调节 B.激素远距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旁分泌调节 E.自身调节
11.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 B.激素远距调节 C.神经分泌调节 D.旁分泌调节 E.自身调节
12.按控制论观点,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作用的是:
A.正反馈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前馈调节 D.后馈调节 E.自身调节
13.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受神经系统控制 B.通过特殊化学物质实现 C.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D.反应比神经调节缓慢 E.作为传出环路对神经调节起辅助作用
14.下列生理活动中,存在负反馈控制的是:
A.动作电位上升支Na+的内流 B.血糖浓度的调节 C.后发放 D.胰蛋白酶原的激活 E.分娩
15.当平均动脉压在60~140mmHg波动时,维持脑血流量恒定的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神经-体液调节 E.前馈调节
16.内环境中最活跃的成分是:
A.组织液 B.血浆 C.细胞外液 D.脑脊液 E.房水
17.心交感神经在减压反射调节中属于反射弧的哪个环节: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中枢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18.神经调节中的控制部分是:
A.感受器 B.受体 C.神经中枢 D.靶器官或靶组织 E.效应器
四、简答题
1.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内环境就是指多细胞动物的体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 内稳态就是生物能够保持内环境的状态稳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的机制.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反馈机制完成的. 高等动物内稳态主要是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来维持.
意义: 1、能够扩大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范围,少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制约. 2、能够让生物的酶保持最佳状态,让生命活动有条不絮地进行.
2.试述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其特点。
人体功能调节方式分三种,分别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神经调节是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特点是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
2、体液调节的方式可分三种分别为远距分泌、旁分泌、神经分泌三种。特点是反应较缓慢,作用持久而广泛。
3、自身调节的特点是调节幅度小,灵活性差,但对生理功能的维持仍有一定意义。
3.试述正反馈和负反馈及其各自的生理意义。
1、负反馈:反馈系统中,系统的输出控制输入,调整过度行为的情况。物质代谢中代谢终产物常可抑制整个代谢途径的进行,以利于代谢稳态发展,为典型的负反馈。
生理意义: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
2、正反馈:指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息,其方向与控制信息一致,可以促进或加强控制部分等活动。
生理意义:使某些生理活动不断加强,迅速完成。
4.简述神经纤维兴奋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5 | CBDEA |
6-10 | BCEEC |
11-15 | EBABC |
16-18 | BD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