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1.关于图解法要求,请参考书本P19-20。
2.计算过程要代入数据,不可直接给出结果。
符号约定:
预调平衡时铜电阻的电阻值:R0 AC点间的电压:Us BD点间的电压:U0
电阻/温度的斜率:k 待测铜电阻阻值:R
一、卧式电桥数据处理:
表1、非平衡电桥卧式电桥温度、电压、电阻表(忽略接线电阻)
t (℃) | 20.0 | 25.0 | 30.0 | 35.0 | 40.0 | 45.0 | 50.0 | 55.0 | 60.0 |
U0(mV) | 4.6 | 10.4 | 16.1 | 21.8 | 27.4 | 32.9 | 38.3 | 43.6 | 48.9 |
R(Ω) | 54.5 | 55.4 | 56.4 | 57.3 | 58.2 | 59.2 | 60.1 | 60.9 | 61.8 |
1、用坐标纸作图
注:极限误差(在不超过其测量精度的情况下,取坐标纸上最小格所代表的物理量的一半)
2、先从拟合线上面取两点数据,再计算斜率及斜率的不确定度:
,(注:不可取测量的数据点)
则电阻/温度的斜率k为:
因此电阻和温度的关系即为:
(注为t=0时的电阻值)
把代入上式得:
则k的相对误差为:
所以:
3、计算电阻温度系数及其相对误差
电阻温度系数:
电阻温度系数的不确定度为:
总结:
二、 立式电桥数据处理
(略,方法同上,要求用立式电桥计算出电阻温度系数及其不确定度)
三、讨论:
A、谈谈你对本实验的理解。
答:(略)
B、非平衡电桥在工程中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二例。
答:(略)
C、非平衡电桥之立式桥为什么比卧式桥测量范围大?
答:(略)
D、当采用立式桥测量某电阻变化时,如产生电压表溢出现象,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