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爬模专项施工方案
北京卓良模板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五月
1编制依据
1.1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规程
名 称 | 编 号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 | GB50009-2001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10-2002 |
《钢结构设计规范》 | GB50017-2003 |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 GB50018-2002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4-2002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5-2001 |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 JGJ33-2001 |
《建筑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JGJ46-2005 |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 JGJ80-91 |
《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 | JGJ96—2011 |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 JGJ162-2008 |
《液压爬升模板施工技术规程》 | JGJ195—2010 |
名 称 | 编 号 |
贵阳艺术中心工程施工图 | (缺少) |
贵阳艺术中心施工组织设计 | (缺少) |
名 称 | 编 号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第393号令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 建质[2009]87号 |
关于印发《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的通知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质[2009]254号 |
2.1总体概况
1.贵阳艺术中心项目是临山而建的高层结构,其与山体之间保留一定的间距同地面成一定的角度顺山势而成.靠近山体一侧为斜墙或内部钢框架混凝土斜柱. 墙体与山体的距离基本大于两米,其极个别位置小于两米.
2.墙体的倾斜角度最大为23.4 º,也就是说与地面角度为66.6 º。
3.每层层高介于6.5m—7.0m,可用爬模高度为42m。
工 程 信 息 表
项 目 | 内 容 | |
工程名称 | ||
建设地址 | ||
建设单位 | ||
设计单位 | ||
监理单位 | ||
施工单位 | ||
建筑面积 | ||
合同工期 | 总工期: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 |
爬模工程工期 | ||
建筑层数 | ||
建筑高度 | ||
质量要求 | 质量标准 | 合格 |
1.根据设计要求,在斜墙施工时,不能依托护坡山体作为施工平台,护坡不能承受施工中的荷载。而斜墙部分混凝土的自重产生的对模板的压力比较大,必须通过支架体系将该部分力传递到墙体或楼板上。
2.由于墙体倾斜角度大,对于仰面的模板的吊装比较困难,施工中危险性较大。最好的施工方法就是尽量避免模板吊装,从而减少危险操作,爬模成功的解决了这一困难。
3.该工程钢结构的安装梁比较多,对塔吊的使用比较频繁。采用液压自爬模可以有效的节省塔吊吊次,从而缩短施工工期。
2.3施工方案设计
2.3.1设计模板为组装式钢木组合大模板,模板面板为多层胶合板,次龙骨为工字木梁,主龙骨为双槽钢背楞。内外模采用相同形式的模板。采用对拉杆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倾斜部分混凝土自重产生的对模板的压力通过外部支架和内部拉杆来承受。
2.3.2外侧架体采用液压自爬模体系,是主受力体系,着力点在新浇筑的混凝土墙体上;内侧采用拉杆将模板拉接到已浇筑的混凝土楼板上,该拉接为辅助受力措施,着力点在楼板上的预埋件上。
2.3.3架体的布置按照墙体的结构
2.3.3 对于150mm斜墙,采用桁架支撑的形式施工。墙体在柱子的外侧采用拉接的形式,在柱子的内侧采用支撑的形式。同时内外模板采用对拉形式。
2.4爬模在本工程施工的特点
2.4.1层高较大,爬模架体设计高度大,架体的稳定是设计重点。
2.4.2机位和架体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内模的操作空间和支撑安全。
2.4.3结构外墙厚度较大,倾斜角度大,必须设计好倾斜爬升。
3液压爬模结构组成、提升原理和性能指标
3.1液压爬模结构组成
液压爬模由模板系统、埋件系统、架体、导轨、液压系统组成。
3.3.1模板系统:由木胶合板模板、木工字梁、槽钢背楞、木梁连接爪等组成;
3.3.2埋件系统:埋设在混凝土结构中,将导轨和模板架体的荷载传递到结构上的承载系统,由一次性埋件、受力螺栓、垫圈和爬锥组成,见下图;
埋件总成 | 一次性埋件99000102A | |
受力螺栓 99000191 | 垫圈 01091611 | 爬锥 99001203A |
三角架总成 | 承重三角架横梁 | |
后移部分 | 后移装置 | |
吊平台 | 埋件承重装置 |
导轨 | 导轨尾撑 |
承重舌 |
实现提升爬模架或导轨的功能转换,见下图。
3.2液压爬模提升原理
将埋件系统安装在结构上,导轨安装在埋件挂座上,通过液压油缸对导轨和模板架交替顶升,从而实现模板架体的升降运动。当模板提升到位后,直接卸荷到埋件挂座上,再通过液压系统来提升导轨,待导轨提升到位,卸荷到埋件挂座上,这样可实现模板架体与导轨的交替提升。
3.3液压爬模性能指标及特点
3.3.1液压爬模性能指标
主要性能指标
序号 | 项 目 | 性 能 指 标 |
1 | 架体宽度 | 主平台=2.20m(最宽) |
2 | 架体高度 | 10.0米 |
3 | 离墙距离 | 0.1m-0.3m |
4 | 液压油缸 | 额定荷载100kN;额定压力25Mpa,油缸行程300mm;伸出速度约400mm/min; |
5 | 泵站功率 | 16-18KW |
6 | 升降速度 | 6米/小时 |
7 | 支承跨度 | ≤4.5米(相邻埋件点之间距离) |
8 | 荷载要求 | (1)施工时,上操作平台施工荷载标准值为1.0kN/ m2;下操作平台施工荷载标准值为1.0kN/ m2;吊平台施工荷载标准值为1.0kN/ m2; (2)允许两层平台同时承载; |
液压爬模以工具式模板为主要施工手段,以液压系统为提升动力,以现浇混凝土墙体为主导工序来组织施工,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工程结构整体性好,机械化施工程度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
⑴ 可整体爬升,也可单榀爬升,爬升稳定性好。
⑵ 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可节省大量工时和材料。
⑶ 除了因建筑结构要求(如墙面突然缩进或形状突变等)需要对模架进行改造之外,一般情况下模架组装后,可一直到顶不落地,节省了施工场地,减少了模板(特别是面板)的碰伤损毁。
⑷ 液压爬升过程平稳、同步、安全。
⑸ 提供全方位的操作平台,施工单位不必为重新搭设操作平台而浪费材料和劳动力。
⑹ 结构施工误差小,纠偏简单,施工误差可逐层消除。
⑺ 爬升速度快,可以提高工程施工速度。
⑻ 模板自爬,原地清理,大大降低塔吊的吊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