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川建院青白江校区市政基础降水井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6:54:22
文档

四川建院青白江校区市政基础降水井方案

四川建院青白江校区迁建市政基础工程人工湖工程降水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四川圆瑞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编制日期:一、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表准JGJ59—9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296-99;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推荐度:
导读四川建院青白江校区迁建市政基础工程人工湖工程降水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四川圆瑞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编制日期:一、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表准JGJ59—9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296-99;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四川建院青白江校区迁建市政基础工程

           编制单位:四川圆瑞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编 制 人: 

编制日期: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表准JGJ59—99;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296-99;

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2002-04-01;

9、市政工程勘察规范GJJ56-94;

10、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2、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14、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87-92;

15、工程测量规范GN50026-93;

16、动触探技术规程JBJ18-87;

17、原状土取样技术规范JGJ-92;

18、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报告;

19、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芙蓉湖水体工程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出现流砂、边坡失稳和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做好基坑等的降水工作。本公司根据多年降水施工经验,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湖底材料均为砂砾石地基、场地宽敞、湖邻近无建筑物、基坑开挖面积较大、地基为轻型地基荷载)人工湖施工宜采用明沟排水方式进行排水。本工程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芙蓉湖水体工程,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由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开发。

本工程水体面积大约为: 55000㎡, (其中水体挖方:250125.5m3 ,挡墙驳岸处理:1675m ,生态驳岸处理:1669m.);

表2  拟建建筑物设计概况

序号项   目

内           容

1工程名称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芙蓉湖水体工程

2建设单位四川圆瑞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4承包范围芙蓉湖水体工程(土石方工程、挡墙驳岸处理工程、生态驳岸处理工程)

5计划工期60天

6质量标准质量达到国家规定合格标准
7工程规模建筑面积约55000平方米

工程量250125立方米

开挖深度6~6.8米

8工程地址成都市成青快速通道以北

9主要功能
二、场地地质情况

1.地形

四川建筑学院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芙蓉湖水体工程位于青白江区,青白江区地处河流冲击平原,线路穿越厂区内地形平坦开阔,地表高差大约1.30m(最低高程约477.8m,最高约479.17m),场地多数地段为农业耕地,道路穿越几处村民住宅区,穿越多处农用灌溉沟渠,地貌单元属马牧河Ⅰ级阶地。

2.水文气象

青白江区地区气候属暖湿的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区,在四川盆地地形和季风综合影响下,形成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四季分明、性季风气候显著。多年平均气温14.0~19.0℃,降雨集中在5—10月,年降雨量为900~1100mm,蒸发量950.0mm,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历年最大降雨量为1290.6mm,历史上单日最大降雨量267mm,约占该年降雨量的27%,冬季降雨少,蒸发大而干燥,无霜期为280~300天,冰冻少见而无冻土及地下水冻结。

3.交通

青白江区位于“天府之国”四川之腹心,是成都以北的重镇,自古有“蜀省之要衢,通京之孔道”之说。青白江区的交通四通八达,通讯方便快捷,水、电、气也十分充足。全区各乡镇通往各村的机耕道已于97年底全部改建为宽6米以上的水泥、沥青或碎石公路,境内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80公里。市境内公路等级高、布局合理。国道、县道、乡道总长约400公里,50%左右为水泥路面,村村通公路,宝(鸡)成(都)铁路复线、达(州)成(都)铁路、成金快速通道、成绵高速公路、德(阳)乐(山)大件公路、国道108线贯穿区境。

4.区域地质条件

四.地下水

勘察时处于枯水期,本场地勘工作进行进行8次地下水观测,观测到稳定地下水位在475.51-476.17(水力坡度约为0.09% )之间变化,地下水属孔隙型潜水,赋存于砂卵石层内,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洪基准面为下游水域,水化学类型为型。地下水及土质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

水位在丰、枯水期水位变幅在0.5-1.0m。

地下水历年最高水位约475.5-476.17左右。

地下水对工程的不利影响较大。

根据地勘提供的资料及我司对周边建筑、工地的调研,地下初见水位在1.6米~2.5米,地下稳定水位埋深5.5米左右为承压水。且本工程与青白江河相邻、东侧有一条排污河,地表水非常丰富,严重影响湖区挖方及各类型驳岸的施工,本着安全经济技术可行的原则,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考虑,故湖区周围采取深管井点降水为主,湖区部分采用明排降水为辅。

五、   降水方案选择

(一)、 工程的难点与特点

    本工程整个湖区开挖深度比较深,达到6~7m。并且4m以下的深度均在地下水位以下,降水深度要求达到4~7m,整个湖区降水范围大约55000㎡以上。施工期间又处于春季,雨水开始逐渐丰富,地下水位逐渐上升,地表水发育,这对施工降水十分不利。降雨产生地表径流将渗入湖区驳岸边坡体内土体中,从而改变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增加边坡的侧向压力,严重时直接导致边坡垮塌。

(二)、 降水方案的选择

     降水工程是指利用水文地质学原理,通过降水设计和降水施工,排除地表水体或降低地层中的上层滞水、潜水等地下水的水位,满足建设工程的降水深度和时间要求,并对工程环境无危害性要求。建设工程降水的技术方法有明排、管井等。

     根据成都地区降水设计、施工的经验证明,在本工程地区大开挖基坑且临近无建筑物,又有足够的场地和施工时间,且为轻型地基荷载,采用明沟排水(施工方法简单,抽水设备少,管理方便和成本费用低),是比较科学、经济、合理、安全的。因此,本工程采用明沟排水为主,必要时井点降水为辅。                                                             

六.降水方案

(一)、降水设计计算

根据整个湖区地质报告中的土质、土层及水位的综合分析,进行降水设计。由于对整个湖区的地下水埋藏分布及补径排条件等特征的了解,在基础及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全部考虑采用深井降水。湖区的开挖范围按55000㎡计算,渗透系数取60m/d,水位降深5.5米左右,涌水量计算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计算,详见如下:

1.基坑类型:

湖区开挖开挖面积大,土方采用大型机械开挖,场地宽敞,临近无建筑物,有足够的场地和施工时间,且为轻型地基荷载。

2.湖开挖简图:

3.计算公式:

含水层厚度:H=r2(S+l)

r1=s/s+l

r2=-18.32 r14+38.12 r13-33.55 r12+13.66 r1+0.83

基坑等效:r0=0.29 (a+b)

影响半径:R=2S(KH) 0.5

基坑涌水量:

Q=1.366K[(2H-S)S]/lg(1+R/r0)

上列式中:

l——滤水管长度为10m;

Q——基坑涌水量;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r0=258.1m;

a、b——分别为基坑长度及宽度(m);

R——基坑降水影响半径(m),R=545.52m;

S——地下水降深(m),S=5.50m;

K——地下水渗透系数(m/d),k=60.00 m/d;

H——含水层厚度(m),H=40.99m。

。4.计算结果:

经计算,湖区工作面总涌水量达79800m3/d。

。5.抽水泵台数确定

根据经验J150-125-200型柴油机抽水泵出水量90%以下左右取4200 m3/d,按单台建抽水台数:

n=1.1Q/q

经计算单台建抽水站需要用20台,整个湖区采用二个集水龙窝抽水站,需架设J150-125-200型柴油机抽水泵20台。

(二)、排水沟设计

    湖底开挖(2000×2000×1000)mm的主排水沟,并在离湖底边线处围四周设置(2000×2000×1000)mm排水沟,每30m设置一条(2000×2000×1000)mm的横向排水沟汇入主排水沟,排水沟采用土沟形式并放边坡为1:0.5,排水沟坡度均控制在0.5%~1.0%,集水龙窝深度比排水主沟深3m,由20台J150型15KW柴油机抽水泵抽入排水沟内经排水沟排入市政下水道或河道。具体布置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处理(详见湖区明沟排水总体布置图)。

(三)、JS150-125-200型柴油抽水机的架设

首先平整15*3米的柴油抽水机工作台,以利于JS150-125-200型柴油抽水机的架设,先用机械下放柴油机和抽水机套件到工作台,再用机械下放抽水管道,然后进行组装连接成型抽水备用。

4、湖岸围护渗水处理措施

湖岸土方大开挖时,岸边边坡有渗水,视渗水面积及渗水量的大小,在出水处设置引流管,引至湖岸边的排水沟,汇至集水井最后用水泵抽出。

5、明沟排水保护措施

明沟排水成型后在龙窝的一侧施作抽水机工作台,工作台为1500㎝×300㎝;机台上覆盖厚20㎝的砂砾石固化,集水龙窝边及定面边作防护,并对排水沟和集水龙窝等等再次进行修整完善。防止行人跌入集水龙窝内也可防止杂物掉入集水龙窝内影响排水正常进行。基坑开挖时降水集水龙窝应做好标识,安排专人看护勿让挖机破坏集水龙窝。

(四)、降水运转

1、降水时降水井抽取的地下水经沉淀池沉砂后排入雨水系统。

2、明沟排水管线和沉砂池的位置根据建设方指定的排水出口设置。

3、降水集水龙窝沿临时防护架设处设油箱,油箱必须符合要求。且须专人看管,满足安检要求。

4、观测集水龙窝水位达到一定深度以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在土方开挖的同时,继续进行降水,保证水位始终开挖土层以下。抽水时,水泵的抽水间隔时间自短至长,在每次抽水后,应立即停泵,对于出水量较大的井每天开泵抽水的次数相应要增多

5、降水运行过程中,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做好各井的水位观测工作,认真做好各项质量记录,做到准确齐全。对降水运行的记录,及时分析整理,绘制各种必要的图表,以合理指导降水工作,提高降水运行的效果,降水运行记录每天提交一份,对停抽的井及时测量水位,每天1~2次。

6、降水运行阶段要经常检查泵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不正常时及时调泵并修复。保证油源供给,如遇运转不正常时,须提前两个小时通知降水施工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证降水效果。

(五)、机具设备

JS150-125-200型柴油抽水机            20台

油箱配套设备                          3套

手推车                                2辆

电焊机                                2台

(六)、人员组成

1、管理技术人员

序号人员姓名职称及工作内容
1项目经理韩利萍工程负责人
2技术负责人叶建明全面负责工程技术
3工程师吴隆智施工现场负责
4内业技术员杨云负责内业
5材料员唐欣梅负责材料的采购
6安全员蔡涛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
7机械修理工

汪建在负责施工现场及工程运转安全和机械维修

8施工员何云华负责工程进度质量
2、劳动力计划

序号班组名称班组数人数备注
1抽水班组

26
2排水工程施工班(含清理)24
3基坑土护坡施工班13
(七)、施工进度计划

作业计划报告

工作项目工作时间(天)
进场准备1
测量放线1
排水沟3
排水沟及坑顶防护1
排水

(根据设计、施工要求确定)
六、  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一、质量保证措施

1、开工前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我公司有关技术部门及专业总工审核、审定后,交送建设单位批准。

2、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各项管理制度。开工前要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认真进行工程质量检验和评定,作好技术档案管理工作。

3、认真进行原料检验,钢材、水泥等材料必须提供材质证明,并按规定抽检。

4、加强材料管理。建立工、料消耗台帐,实行“当日记账,月底交账制度”。

5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个工程的各个工序进行全面质量监控,保证各工序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对于不合格工序,下道工序拒绝接收,并向工程负责人汇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6、各工序负责人必须认真作好本工序施工中的计量和记录工作。

7、工程技术负责人必须认真作好本工序施工中的计量和记录工作。

8、做好材质检查和验收工作。

各种钢筋和水泥必须有质保书和材料检验报告方能使用,地材须有质检报告且符合有关质量要求方可使用,同时把好现场进料质量验收关,对外观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予以退回。

(二)、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组织体系,工地设总安全员,各作业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安全员随时检查安全情况,找出不安全隐患。各班组严格执行本班组安全责任制,并和本班组的经济效益挂钩,不得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1、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必须进行入场安全教育。

2、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均须配戴安全帽,穿工作服。

3、不准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4、施工区域设置围栏,禁止与施工无关的人员进入;设置警示标语及警示灯。

5、照明和设备用电须分开架设,作到一机一闸,并配漏电开关,禁止私拉乱接电线。夜间照明应有足够的亮度,确保安全施工。

6、电工、机械工、电焊工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无上岗证人员禁止操作。

7、施工技术人员不熟的不能上岗作业;严禁酒后作业,带病作业。

8、施工机具经常保养、检修,禁止带病作业。

9、收集气象资料,如遇有大雨、大风的预报,应会同有关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三)、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接受入场文明施工教育。

2、施工现场整洁,作到工完场清。禁止水、砂、水泥等材料随地洒落,禁止工具随地乱放。

七、降水井井点总体布置图(附后)

文档

四川建院青白江校区市政基础降水井方案

四川建院青白江校区迁建市政基础工程人工湖工程降水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四川圆瑞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人:编制日期:一、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表准JGJ59—9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6、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296-99;7、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