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 尘 污 染 控 制
监理工作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北京双圆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平谷一号地工程项目监理部
2011年11月1日
为保证平谷一号地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最大限度减少大气污染物总悬浮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排放,确保工程项目满足地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在对扬尘污染控制的监理工作中贯彻国家及北京市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等,以及建设单位制定的环境管理目标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依据《2008年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和管理要求,全面有效地积极开展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特编制本工程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方案。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及环境状况
1.1.1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鲁各庄,北至新平北路,南至鲁各庄南一路,东至洳河西岸,西至新城西路。
1.1.2 现场道路围绕基坑四面进行硬化处理,本工程作为地方形象重点工程,环境目标争创北京市绿色文明施工工地。
1.2工程扬尘污染控制监理难点与重点:
1.2.1工程扬尘污染控制监理难点:
1.2.1.1地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业主对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扬尘污染高度重视,争创北京市文明绿色施工工地,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责任重大。
1.2.1.2工程的施工周期长,施工场地面积大,施工人员露天作业。
1.2.1.3工程的施工单位多,施工人员多,多为农民工,文化程度低,环保意识差,管理难度大。
1.2.1.4受地区天气影响,春秋季节多风且降雨量较低,气候干燥,尤其是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土壤表面破坏大,建筑材料多为细小颗粒物,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多,在大风天气时很容易造成扬尘污染事件。
1.2.2工程扬尘污染控制监理重点:
1.2.2.1工地沙土覆盖、工地路面硬化,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
1.2.2.2市政工程、土石方工程、拆除工程的施工作业。
1.3. 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依据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1.3.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
1.3.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
1.3.5《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1.3.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管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1.3.7《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993年8月10日建设部颁布)
1.3.8《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年6月28日颁布)
1.3.9《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BJ-41-2002)
1.3.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发布)
1.3.1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
1.3.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
1.3.13《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1.3.1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
1.3.15《2008年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工作方案》京建施[2008]121号
1.3.16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控制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2.扬尘污染控制监理控制目标和方法
2.1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控制目标
通过监理的监督与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消除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隐患,督促制定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制度,督促建立项目经理负责的扬尘防治工作自我保障体系,设立扬尘管理员,做好扬尘污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本工程项目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确定的控制目标为(三个确保):
(1)督促施工单位确保施工现场实现“五个100%”;
即:沙土100%覆盖;工地路面100%硬化;出入工地车辆100%冲洗车轮;拆除房屋的工地100%洒水压尘;暂时不开发的空地100%绿化。
(2)督促施工单位确保项目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的措施有效;
(3)确保不出现与监理有关的重大扬尘污染责任事件。
2.2 扬尘污染控制监理的工作方法
2.2.1 日常扬尘污染控制巡视和专项检查
2.2.1.1日常巡视
(1)监理人员对施工场地的沙土、路面、垃圾站、细颗粒建筑材料的扬尘污染措施、相应的覆盖材料等进行定期巡视检查。
(2)监理人员定期应对施工作业区进行扬尘污染隐患巡视,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施工单位发出监理指令,责令其消除扬尘污染隐患。
2.2.1.2 扬尘污染专项检查
(1)项目监理部监理人员对扬尘污染较大的施工过程,应定期进行扬尘污染检查。
(2)项目监理部应组织总包单位及其他分包单位,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扬尘污染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
(3)对检查工程中发现的扬尘污染隐患,监理人员应及时发出书面监理指令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2.2.2 监理例会和专题会议
2.2.2.1 监理例会
在定期召开的监理例会中,应检查上次例会有关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分析未落实事项的原因,确定下一阶段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内容,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工作意见。
2.2.2.2 扬尘污染控制专题会议
(1)必要时召开扬尘污染控制专题会议,由总监、总监代表或指定监理人员主持,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现场扬尘管理员等相关人员参加。
(2)监理人员应做好会议记录,及时整理会议纪要。
(3)会议纪要应及时要求与会各方会签,及时发至相关各方并有签收手续。
2.2.3 监理指令
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中,监理人员通过日常巡视及扬尘污染检查,发现违规施工和存在扬尘污染隐患的,应立即发出监理指令,监理指令分为口头指令、工作联系单、监理通知、工程暂停令四种形式。
2.2.3.1 口头指令
监理人员在日常巡视中发现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隐患,凡立即整改能够消除的,可通过口头指令向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员予以指出,并向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汇报,在监理工程师日记中记录。
2.2.3.2 工作联系单
如口头指令发出后施工单位未能及时消除扬尘污染隐患的,监理人员应发出《工作联系单》,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监理人员按时复查整改结果,并在项目监理日志中记录。
2.2.3.3 监理通知
在现场扬尘污染检查中发现重大扬尘污染隐患后监理人员认为有必要,或施工单位对《工作联系单》所提问题未按时整改的,总监理工程师应及时签发《监理通知》,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并限时书面回复,监理人员按时复查整改结果。《监理通知》应抄报建设单位。
2.2.3.4 工程暂停令
在大风沙尘天气施工现场存在重大扬尘污染隐患时,总监理工程师应下达《工程暂停令》,暂停部分或全部在施工程的施工,并责令其限期整改;经监理人员复查合格,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复工。
3扬尘污染控制监理的职责分配
3.1项目总监(总监代表)
(1)按照地方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法律、法规、标准、文件有关防止大气污染要求实施监理,落实项目总监负责制,并承担扬尘污染控制监理责任。
(2)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制本项目的《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方案》。
(3)明确监理人员的扬尘污染控制监理责任和考核指标,并支持监理人员的工作。
(4)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施工方案中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是否符合工程有关防止大气污染标准。
(5)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制度、扬尘防治工作自我保障体系及扬尘污管理人员上岗情况。
(6)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大风沙尘天气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预案》及落实情况。
(7)审查施工总平面图是否合理,办公区、宿舍、食堂、垃圾站等临时设施的设置以及施工场地、道路是否符合要求。
(8)加强扬尘污染巡视,发现污染隐患及时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并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及时进行整改,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3.2监理人员
(1)宣传、贯彻国家及北京市、上级单位关于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的方针、、文件和要求。
(2)根据公司《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方案》实施项目的扬尘污染控制监理工作,监督检查施工单位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及扬尘管理员责任制落实情况。
(4)监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艺和安全技术交底中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
(5)检查施工现场沙土、路面、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施工作业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执行情况。
(6)对扬尘污染控制跟踪管理,组织定期扬尘污染控制专项检查,对扬尘污染隐患提出整改要求并检查落实情况。
(7)检查施工单位《大风沙尘天气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预案》落实情况。
(8)遇有重大扬尘污染隐患有权停止作业,并上报项目总监或总监代表。
4.扬尘污染控制监理的工作内容
4.1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检查重点
(1)检查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其他施工方案中扬尘污染措施落实情况。
(2)检查施工单位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制度、扬尘防治工作自我保障体系的落实情况。
(3)检查施工单位《大风沙尘天气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预案》执行情况。
(4)检查施工单位扬尘污染控制自查的工作情况。
(5)检查施工单位的扬尘污管理人员上岗情况。
(6)施工现场的冲洗车辆的设施、洒水设备、现场垃圾站及其他设施未经监理人员签署意见的不得投入使用。
(7)检查土石方工程、拆除作业、市政工程、建筑材料、工地沙土、工地路面等扬尘污染控制措施的落实。
4.2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应识别重大扬尘污染隐患。
下列情况是重大扬尘污染隐患:
(1)土石方工程施工未采取有效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2)拆除专项施工未采取有效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3)市政施工未采取有效的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4)遇到四级风以上天气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5)工地大面积沙土没有覆盖。
4.3施工现场防治扬尘污染控制的具体要求
4.3.1施工现场主要道路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做到不泥泞、不扬尘。
4.3.2施工现场必须采用封闭围挡,高度不得小于2.5m。
4.3.3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区、大模板存放区等场地必须平整夯实。
4.3.4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环保工作,配备相应的洒水设备及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4.3.5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封闭式专用垃圾车或封闭式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施工现场应设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施工垃圾清运时应提前适量洒水。
4.3.6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使用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扬尘。
4.3.7施工现场土方应集中堆放,采取覆盖或固化等措施。
4.3.8从事土方、渣土和施工垃圾的运输,必须使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施工现场出入口处设置冲洗车辆的设施,出场时必须将车辆清理干净。
4.3.9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4.3.10灰土和无机料拌合,应采用预拌进场,碾压过程中要洒水降尘。
4.3.11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炊事炉灶等必须使用清洁燃料。
4.3.12施工机械、车辆尾气排放应符合环保要求。
4.3.13瓷砖、石材等建筑材料切割、打磨作业时应采取降尘措施。
4.3.14结构施工中模板清理、结构吹仓时及时的洒水降尘。
4.3.15遇到四级风以上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
4.3.16拆除旧有建筑时,应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渣土要在拆除施工完成之日起三日内清运完毕。
4.3.17市政道路施工洗刨作业时,应采用冲洗等措施,控制扬尘污染。
附录一:空气污染指数及空气质量相关材料
1.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适合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空气污染的污染物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浮尘)、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等。
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空气质量周报所用的空气污染指数的分级标准是;(1)空气污染指数(API)5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2)API1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3)API2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三级标准;(4)API更高值段的分级对应于各种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影响时的浓度限值。
根据我国空气污染特点和污染防治重点,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总悬浮颗粒物。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将调整增加其它污染项目,以便更为客观地反映污染状况。
2.空气污染指数的定义及分级限值
API(Air Pollution Index的英文缩写)是空气污染指数,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API分级标准如下:污染指数 污染物浓度(毫克/立方米)
空气污染指数对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API | SO2 (日均值) | NO2 (日均值) | PM10 (日均值) | CO (小时均值) | O3 (小时均值) |
50 | 0.050 | 0.080 | 0.050 | 5 | 0.120 |
100 | 0.150 | 0.120 | 0.150 | 10 | 0.200 |
200 | 0.800 | 0.280 | 0.350 | 60 | 0.400 |
300 | 1.600 | 0.565 | 0.420 | 90 | 0.800 |
400 | 2.100 | 0.750 | 0.500 | 120 | 1.000 |
500 | 2.620 | 0.940 | 0.600 | 150 | 1.200 |
空气污染指数API | 空气质量状况 | 对健康的影响 | 建议采取的措施 |
0~50 | 优 | 可正常活动 | |
51~100 | 良 | 可正常活动 | |
101~150 | 轻微污染 |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 |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
151~200 | 轻度污染 | 同上 | 同上 |
201~250 | 中度污染 |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
251~300 | 中度重污染 | 同上 | 同上 |
>300 | 重污染 |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
空气质量日报主要依靠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连续不断地实时监测数据,并自动传输到中心控制室,经数据处理和计算后得出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再向社会公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是包含了自动分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举例来说,测量总悬浮颗粒物的振荡天平方法就是采用了航天飞机上测量颗粒物的技术设备。自动监测系统每4分钟就产生一组的监测数据,连续不间断地测量,然后计算出小时均值和日均值,一般来说日均值计算是采用上一天中午12时到次日12时的数据。
5.空气质量的评定
我国空气质量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进行评价。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值。我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个等级,API值小于等于50,说明空气质量为优,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符合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地区的空气质量要求;API值大于50且小于等于100,表明空气质量良好,相当于达到国家质量二级标准;API值大于100且小于等于200,表明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相当于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API值大于200表明空气质量差,称之为中度污染,为国家空气质量四级标准;API大于300表明空气质量极差,已严重污染!
附录二: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和标准分级 |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级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
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
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
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
附表三:
环境因素清单
序号 | 活动点/分项工程/工序 | 环境因素 | 排放去向 | 数量 | 频率 | 环境影响 | 时态 | 状态 | 责任部门 | 是否受控 |
1 | 监理部 | 废旧硒鼓墨盒 | 回收 | 现场实际情况 | 间歇发生 | 土壤 | 将来 | 正常 | 综合办 | 是 |
2 | 监理办公室 | 办公区域 废纸 | 垃圾 | 现场实际情况 | 间歇发生 | 资源耗用 | 现在 | 正常 | 项目监理部 | 是 |
3 | 施工现场 | 噪声的 排放 | 周围环境 | 现场实际情况 | 间歇发生 | 周围环境 | 现在 | 正常 | 项目监理部 | 是 |
4 | 施工现场 | 扬尘 | 大气 | 现场实际情况 | 间歇发生 | 周围环境 | 现在 | 正常 | 项目监理部 | 是 |
5 | 施工现场 | 有毒有害气体 | 大气 | 现场实际情况 | 间歇发生 | 周围环境 | 现在 | 正常 | 施工单位 | 是 |
6 | 施工现场 | 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 | 市政、 周围环境 | 现场实际情况 | 间歇发生 | 周围环境 | 现在 | 正常 | 施工单位 | 是 |
7 | 施工现场 | 建筑垃圾 | 外运 | 现场实际情况 | 间歇发生 | 土壤 | 现在 | 正常 | 施工单位 | 是 |
附表四:
环境因素评价表
序号 | 活动点/分项工程/工序 | 环境因素 | 类别 | 环境影响 | 时态 | 状态 | 重要因素评价 | 定性判断 | 是否重大 | ||||||
a | b | c | d | e | f | ∑ | |||||||||
1 | 监理办公室 | 废旧硒鼓 | 固体废弃物 | 土壤 | 将来 | 正常 | 4 | 3 | 3 | 5 | 5 | 5 | 25 | 是 | |
2 | 监理办公室 | 办公区域 废纸 | 资源 耗用 | 资源 耗用 | 现在 | 正常 | 2 | 1 | 3 | 0 | 1 | 1 | 8 | 否 | |
3 | 施工过程 | 扬尘 | 废气 | 大气 | 现在 | 正常 | 4 | 1 | 3 | 5 | 3 | 3 | 19 | 是 | |
4 | 建筑材料 | 有毒有害气体 | 气体 污染 | 大气、身体健康 | 现在 | 正常 | 重大 | 是 | |||||||
5 | 施工过程 | 生活用水 生产用水 | 能源 浪费 | 水污染 能源消耗 | 现在 | 正常 | 3 | 1 | 3 | 3 | 4 | 4 | 18 | 是 | |
6 | 施工过程 | 噪声的 排放 | 噪声 | 大气 | 现在 | 正常 | 4 | 1 | 5 | 3 | 3 | 3 | 19 | 是 | |
7 | 施工过程 | 建筑垃圾 | 固体废弃物 | 土壤 | 现在 | 正常 | 重大 | 是 | |||||||
备注 | 单项因子等于5以及∑≥18的环境因素为重要环境因素 |
序号 | 重要环境 因素 | 类别 | 活动点/分项工程/工序 | 环境影响 | 时态 | 状态 | 控制及管理方式 | 责任部门/责任人 |
1 | 旧电池、 废硒鼓、 废软盘 | 危险废物 | 监理办公区 | 土壤 | 将来 | 正常 | 1.制定环境目标、环境管理方案 2.组织办公室人员、项目监理人员进行环保学习 | 项目监理部 |
2 | 建筑垃圾 | 固体废物 | 施工现场 | 土壤 | 将来 | 正常 | 督促总包对施工人员环保知识培训,加强施工现场对环境污染控制, 减少污染物排放。 | 土建监理工程师 |
3 | 施工噪声 | 噪声 | 施工现场 | 噪声 | 现在 | 正常 | 土建监理工程师 | |
4 | 现场扬尘 | 大气 污染物 | 施工现场 | 大气 | 现在 | 正常 | 土建监理工程师 | |
5 | 施工废水 | 废水 | 施工现场 | 水污染 | 现在 | 正常 | 水暖监理工程师 | |
6 | 有毒有害 气体 | 大气 污染物 | 建筑材料 | 大气 | 现在 | 正常 | 使用达标合格的建筑材料,加强建筑材料的施工管理,做好施工人员职业健康保护。 | 土建监理工程师 |
序号 | 重要环境 因素 | 目标 | 指标 | 方法措施/技术手段 | 责任部门 | 实施单位 | 完成时间 |
1 | 生活垃圾 废旧硒鼓 | 加强员工环保意识教育认真审查施工单位的技术文件办公区废弃物回收 | 1.员工环保教育率:100% 2.100%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容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3.废弃硒鼓全部回收 4.办公及生活垃圾全部排入到指定地点 | 1.组织全体项目监理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并做好记录。 2.生活垃圾由施工单位设专人按时对垃圾进行处理 3.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环境保护管理的内容,对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方案要求其重新编制,对主要材料进行环保检测 4.废弃硒鼓由监理部统一回收,以旧换新 5.节约用电,做到人走灯关 | 双圆监理 | 项目 监理部 | 1.项目监理部成立后 2.全部施工阶段 3-5.全部监理阶段 |
2 | 施工噪声 | 督促施工单位做到噪声排放达标 | 控制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值: 昼间:土方施工<75dB; 结构施工<70dB; 装修施工<65dB 夜间:土方施工<55dB; 结构施工<55dB; 装修施工<55dB | 1. 周边环境对施工现场有特殊要求的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做好隔声降噪围挡、围帘; 2. 加强现场环保及文明施工的巡视检查工作; 3. 要求施工单位对场木工棚、砼输送泵站进行封闭; 4. 督促检测施工单位合理安排易产生噪声的施工工序,未经批准禁止夜间施工; 5. 督促施工单位对现场噪声进行监测。 | 总包单位 | 总包单位 | 1.土方、结构施工前;2-5.全部施工过程 |
3 | 现场扬尘 | 督促施工单位做到现场目测无扬尘 | 1.现场目测无扬尘; 2.要求施工现场地面平整坚实无浮土; 3.要求施工单位做到主要运输道路全部硬化。 | 1. 现场主要道路采用硬化地面; 2. 运输车辆必须是封闭式车厢,严防车辆带泥沙出场; 3. 要求施工单位对水泥、白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必须入库存放,运输时要防止遗洒,装卸时应轻码、轻放减少扬尘; 4. 督促施工单位配备人员及清扫、洒水设备,每天及时清扫施工现场内及工地大门处卫生责任区,并洒水降尘; | 总包单位 | 总包单位 | 1.结构施工前2-4.全部施工过程 |
4 | 建筑垃圾 | 督促总包单位节约资源,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 建筑垃圾及时清运,保证现场环境卫生。 | 1、加强施工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减少建筑垃圾产生。 2、及时清理现场施工垃圾。 3、加强施工材料及成品保护。 4、选用清洁建筑材料,提高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 | 总包单位 | 总包单位 | 全部施工过程 |
5 | 施工废水 | 督促总包单位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排放。 | 1、废水达标排放 2、减少废水排放 3、废水循环再利用 | 1、加强施工人员节约水资源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减少水资源使用,节约用水,避免造成水资源浪费。 2、废水应循环使用,提高废水使用率。 | 总包单位 | 总包单位 | 全部施工过程 |
6 | 有毒有害气体 | 所用建筑材料应达到环保要求 | 进场建筑材料100%符合环保要求 | 要求施工单位提供有效的环保检测报告,施工人员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各项职业健康保护措施。 | 总包单位 | 总包单位 | 全部施工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