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Module 1 Changes and differences Unit 1 You and me | |||
单元目标 | 询问身高及体重。描述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异。 1. 能再语境中正确运用本单元的核心词汇:weigh,kilogram,centimetre,taller ,fan,fantastic,themselves。 2. 复习一般现在时态be 动词,do和There be 句型。 3. 复习句型.I’m 150 centimetres tall. I usually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 |||
本课侧重点 | 听懂谈论彼此身高体重和课余生活的对话。用恰当的句型说说自己的身高、体重,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 |||
学情分析 | 新学期的第一节课,学生们都很有兴致,对新学期期待很多,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个学期, 所以会很珍惜。在刚刚过完新年回来,学生们可能会增重,以此为话题来让学生们讨论学习这节课的内容会很容易,这一话题接近学生的生活,他们会有兴趣去运用本节课的句型去练习对话。 | |||
教学目标 | 字词 weigh,kilogram, centimetre, taller , fan, fantastic, themselves 1.go fishing 2.enjoy oneself 3.get...in | |||
句段篇 How much do you weigh? I weigh… How tall are you? I’m 150 centimetres tall. I usually play football after school. | ||||
学科素养 学会如何使用句型 How much do you weigh? How tall are you? 询问对方的体重和身高,如何回答,描述自己的体重和身高,提高日常交际能力。 |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继续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鼓励所有学生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 | ||||
教学重难点 | 听懂谈论彼此身高体重和课余生活的对话。用恰当的句型说说自己的身高、体重,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一般现在时态Be动词、do和there be句型的综合运用。 | |||
德育渗透点 | 了解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合理饮食,参加锻炼,拥有健康和优美的身材。 | |||
教学准备 | 慕课、微课、翻转课堂、交互式触摸一体机、课件、教具:电脑 学具:教材,秤,米尺 | |||
教 学 环 节 ( 教 学 策 略 和 学 生 学 习 方 法 指 导 )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
激趣导入 | Look and guess: 请一名学生站起来,其他学生猜他/她的身高及体重。 | 让学生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 | ||
自学展示 | 学生汇报自学内容 1. 学生汇报本单元的重点词汇:weigh,kilogram, centimetre, taller , fan, fantastic, 2. 学生汇报句型: -How much do you weigh? -I weigh… kilograms. -How tall are you? -I’m 150 centimetres tall. | 通过学生的自学展示,可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 ||
探究释疑 | 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提出疑问,试图让其他学生回答。如何询问对方的身高和体重?如何描述自己的身高和体重?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突破教学重难点 | ||
练习评价 | 1.学生读课文,练习对话。 2.学生自由交流,在班级内询问同学或朋友的身高和体重,练习本节课的句型:-How much do you weigh? -I weigh… kilograms. -How tall are you? -I’m 150 centimetres tall. | 把所用到真实的语境中,练习句型,提高口语能力。 | ||
畅谈体悟 | 鼓励学生畅谈本节课都学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 回顾本节课所学重点词汇和句型。 | 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质疑的能力;给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锻炼口语。 | ||
好书推介 | Charles Dickens’Oliver Twist 狄更斯的《雾都孤儿》 | |||
板书设计 | Module 1 Unit 1 You and me -How much do you weigh? -I weigh… kilograms. -How tall are you? -I’m 150 centimetres tall. | |||
教学反思纲要 1.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问题场? 2.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学习的专注力情况; 4.学生表达力?是否“讲”出风采? 5.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广度、深度情况; 6.学生举一反三能力,动笔能力? 7.多种形式的评价; 8.学生谈体悟(收获、新的问题、反思能力等)情况; 9.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因材施教? 10.学生的学习方法落实情况,是否 “学”出个性? 11.依据学情完成教学任务(三维目标)情况; 12.学科素养情况; 13.校本课程的学以致用情况; …… | 教学反思: |
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