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三学生通过初二全学年的学习获得了一定的物理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形成了一定的实验意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对实验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这对我们的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一定的帮助。但学生仍在实验时不按正确方法操作,态度目的盲目等现象。
二、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实验教学,无论是对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应提前做到精心准备,尽可能使大部分实验现象明显,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结论尽可能准确。
2、精心设计,正确指导,确保实验的成功率。
3、加强实验管理,规范操作,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确保仪器正常使用。
4、重视实验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习惯,尊重实验结果。
三、实验教学目标
初三物理实验是在初二物理实验的基础上的过度,旨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及通过实验获得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主旨是:要有目的性。弄清观察者的实验目的,考虑相应的观察对象及其变与不变的条件。培养的实验能力有:动手能力,正确操作实验仪器设备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结论分析应用能力,同时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综合新《大纲》和《会考纲要》对实验考察的内容用以下要求:1、实验操作技能:如对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对实验操作过程的掌握程度。2、实验原理和方法。3、实验分析:正确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评价实验方法和结果等。4、实验探究能力:在一定的条件下设计实验以及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5、实验安全:正确、安全使用实验仪器。
四、实验教学进度表
日期 | 实验名称 | 实验器材 | 实验类型 |
1周 | 气体扩散、扩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分子之间有引力 | 烧杯、水、硫酸铜溶液、漏斗、滴管、墨水、内聚力实验器、录像 | 演示 |
2周 |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 烧杯、水、食用油、热传感器 | 演示 |
3周 |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 铁架台、酒精灯、试管、胶塞、水 | 演示 |
4周 |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 开关、1号电池两节、小灯座、灯泡各两个、导线若干 | 分组 |
7、8周 | 练习使用电流表 | 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导线若干 | 分组 |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的关系 | 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两个、电流表 | 分组 | |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 | 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两个、电流表 | 分组 | |
8、9周 | 练习使用电压表 | 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导线若干 | 分组 |
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 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两个、电压表 | 分组 | |
探究并联电路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 | 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两个、电压表 | 分组 | |
9周 10周 | 比较小灯泡的亮度 | 开关、电源、小灯泡、导线、电阻定律演示器 | 演示 |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 开关、电源、小灯泡、导线、电阻定律实验器 | 分组 | |
11周 |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 电源、开关、定值电阻、电流表、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 分组 |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 电源、开关、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电流表、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 分组 | |
12周 | 伏安法测电阻 | 电源、开关、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电流表、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 分组 |
14、15周 |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 电源、开关、灯泡、电流表、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电压表 | 分组 |
焦耳定律 | 焦耳定律演示器 | 演示 | |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 电流磁场演示器、小磁针若干 | 分组 | |
18周 | 通电导线、线圈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 电源、开关、导线若干、蹄型磁铁、方形线圈 | 演示 |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 | 蹄型磁铁、导线若干、灵敏电流计、方形线圈 | 分组 |
19周 | 电磁波的产生 | 收音机、干电池、导线 | 演示 |
电磁波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 手机、真空罩、抽气筒 | 演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