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部古诗、必背课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6:54:48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部古诗、必背课文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1)观:欣赏。(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面临渤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4)沧:通“苍”,青绿色。(5)海:指渤海。(6)何:多么。(7)澹澹(dàn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8)竦峙(sǒngzhì):高耸挺立。竦:通“耸”,高耸。峙,挺
推荐度:
导读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1)观:欣赏。(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面临渤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4)沧:通“苍”,青绿色。(5)海:指渤海。(6)何:多么。(7)澹澹(dàn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8)竦峙(sǒngzhì):高耸挺立。竦:通“耸”,高耸。峙,挺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注释:

(1) 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面临渤海。汉献 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指渤海。

(6)何:多么。

(7)澹澹(dàn 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8)竦峙(sǒng zhì):高耸挺立。竦 :通“耸”,高耸。峙,挺立。

(9)秋风萧瑟 (xiāo sè):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洪:大。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指银河。

(14)幸:幸运。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释:

⑴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⑵客路:旅途。青山:指北固山。

⑶潮平:江水涨潮与两岸齐平。

⑷风正:顺风。悬:挂。

⑸海日:海上的旭日。生:升起。残夜:夜将尽之时。

⑹入:到。

⑺乡书:家信。

⑻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译文:

一条弯曲道路展现在青山下,山前绿水上荡漾着一只小船。

潮水漫涨两岸显得更加宽阔,风向正顺桅杆上高悬着孤帆。

残夜未消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将尽春天气息进入江南。

写好书信如何才能传到家乡?只有请托归雁带到洛阳那边。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释:

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

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

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

5.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

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

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

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

9.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

10.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mò]: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

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

12.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

13.阴:同“荫”,指树荫。

14..白沙堤(dī):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①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山乡夜行中所见所闻。

②《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③黄沙:黄沙岭,在信州上饶之西,作者闲居带 湖时,常常往来经过此岭。 

④别枝:旁枝。 

⑤旧时茆店:过去很熟悉的那一所茅草店。 

⑥社:土地庙。社林:土地庙周围的树林。 

见:通假字“见”通“现”,发现,出现,显现。

【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 

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急急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词语注释

⑴枯藤 :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⑵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

⑷断肠人:指浪迹天涯的旅人,断肠,极写思乡思亲之甚。⑸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译文

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路口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伤心的游子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金陵酒肆留别

(唐)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

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⑵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

⑶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⑷欲行:将要走的人,指诗人自己。不行:不走的人,即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觞,酒杯。

⑸风吹:一作“白门”。

⑹唤:一作“劝”,一作“使”。

⑺试问:一作“问取”。[4]

译文

春风吹拂柳絮满店飘酒香,吴姬捧出美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的朋友们纷纷来相送,主客畅饮频频举杯共尽觞。

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相见欢

(宋)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⑵,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⑶。

胭脂泪⑷,相留醉⑸,几时重⑹。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注释

⑴相见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三十六字,上片三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⑵谢:凋谢。

⑶无奈朝来寒雨:一作“常恨朝来寒重”。

⑷胭脂泪:原指女子的眼泪,女子脸上搽有胭脂,泪水流经脸颊时沾上胭脂的红色,故云。在这里,胭脂是指林花着雨的鲜艳颜色,指代美好的花。

⑸相留醉:一本作“留人醉”。 

⑹几时重:何时再度相会。

译文: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从来就是令人怨恨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

⑶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古代传递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休息、住宿的地方。

⑷断桥:残破的桥。           ⑸寂寞:孤单冷清。

⑹无主:无人过问,无人欣赏。

⑺著(zhuó):同“着”,这里是遭受的意思。更著:更加受到。

⑻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⑼苦:尽力,竭力。

⑽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⑾一任:任凭。

⑿群芳:群花、百花。隐指权臣、小人。

⒀妒(dù):嫉妒。          ⒁零落:凋谢。

⒂碾(niǎn):轧碎。       ⒃作尘:化作灰土。

⒄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 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龟虽寿

(东汉)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该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寿,长寿。

3.竟:完毕,结束,这里指死亡。

4.“腾(téng)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

5.骥(jì):良马,千里马。

6.伏:趴,卧。

7.枥(lì):马槽。

8.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暮年:晚年。

9.已:停止。

10.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增长。缩,亏,引申为短。

11.但:仅,只。

12.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和乐。

13.永:长久。永年:长寿,活得长。

1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附文,跟正文没关系,只是抒发作者感情,是乐府诗的一种形式性结尾。

15.为:化为。

译文:

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我非常庆幸,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写作背景:作者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此诗约作于公元208年初他平定乌桓叛乱、消灭袁绍残余势力之后,南下征讨荆、吴之前。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不由想起了人生的路程,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注释

(1)过故人庄:选自《孟襄阳集》。

(2)过:访问。故人:老朋友。庄,村庄。

(3)具: 备办。

(4)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黍(shǔ):黍子,去皮称黄黏米。

(5)邀:邀请。

(6)至:到。

(7)合:环绕。

(8)郭:古代城墙有内外两重,内为城,外为郭。

(9)斜[xiá]:倾斜。因古诗需与上一句押韵,所以, 应读xiá

(10) 开:打开,开启。

(11)轩:这里指窗户。

(12)面:对面。

(13)场圃:场,打谷场;圃,菜园。

(14)把酒:端着酒具,指饮酒。把:拿起。端起。

(15)话桑麻:闲谈农事。桑麻:这里指庄稼。

(16)重阳日:阴历的九月九重阳节。

(17)还(huán):回到原处或恢复原状;返。

(18)就菊花:指饮酒赏菊。古人有重阳节饮酒赏菊的风俗。就,接近,靠近。

作品译文

老朋友准备好了鸡和黄米饭,邀请我到他的农舍做客。

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村子城墙外面青山横斜。

打开窗子面对着谷场和菜园,我们举杯欢饮,谈论着今年庄稼的长势。等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我还要再来和你赏着菊花饮酒。

作者简介:

孟浩然(公元6~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与王维合称“王孟”。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⑵,初日照高林⑶。

曲径通幽处⑷,禅房花木深⑸。

山光悦鸟性⑹,潭影空人心⑺。

万籁此都寂⑻,但余钟磬音⑼。

1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

⑵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

2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

⑷曲径:弯曲的小路。幽:幽静。

⑸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⑹悦: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

⑺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⑻万籁(là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

⑼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

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

⑴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3杨花:柳絮。子规:即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

⑶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五个小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

4与:给。

5随风:一作“随君”。

6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县境,与黔阳邻近)。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君直到夜郎西”。

白话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释

①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唐代诗人。这首诗是寄给妻子的。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在长安,所以说“寄北”。②期:期限。

③巴山:泛指巴蜀之地。(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④池:水池。    涨:水位升高。

⑤何当:何时能够。

⑥却:还,再。

译文

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

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⑵,夜泊秦淮近酒家⑶。

商女不知亡国恨⑷,隔江犹唱后庭花⑸。[

作品注释

1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句容大茅山与溧水东庐山两山间,经南京流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历代均为繁华的游赏之地。

2烟:烟雾。近:靠近,接近

3泊:停泊。

4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5不知:不能理解,不懂。

6亡国恨:国家灭亡的悔恨或遗恨。

7犹:副词,还。

8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作品译文

烟雾笼罩寒江水月光映白岸边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犹自高唱《玉树后庭花》。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释:

1.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

2.鉴:镜子。指像鉴(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3.“天光”句:是说天的光和云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变动,犹如人在徘徊。

4.徘徊:来回移动。   共徘徊:此处指都在镜子中一起荡漾。

5.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6.那得:怎么会。    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7.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8.为:因为。

9.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译文:

半亩方塘像镜子一样清澈明亮,天光云影全被它反映了出来,要问这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样清澈,这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不断为它送来活水。

如梦令(一)

(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1)常记: 时常记起。有“难忘”的意思。

(2)溪亭:临水的亭台。        (3)日暮:黄昏时候。

(4)沉醉:大醉。              (5)兴尽:尽了兴致。

(6)晚:比合适的时间靠后,这里意思是天黑路暗了。

(7)回舟:乘船而回。         (8)误入:不小心进入。

(9)藕花:荷花。

(10)争渡: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争,怎么。[1]

(11)惊:惊动。             (12)起:飞起来。

(13)一滩:一群。           (14)鸥鹭:这里泛指水鸟。

译文:

应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时分,

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

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怎么把船划出去呢?

不小心,却惊起了一群的鸥鹭。

如梦令(二)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

①疏:指稀疏。

②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③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③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④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⑤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虽然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来之后依然觉得还有一点酒意没有消尽。于是就问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只对我说:“海棠花依旧如故”。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释

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莫言:不要说。

③赚得:骗得。

④空喜欢:白白的喜欢。

⑤拦:阻拦,阻挡。[2]

译文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

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

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池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浣:音(huàn)

  ②香径:散发着花香的小路。

  旧亭台:昔日的亭台楼阁。

  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译文]

  我填上一曲新词,倒上一杯美酒,这时的天气,与去年相同。当夕阳西下,何时才能回转?令人无可奈

  何,看见花儿又残落了;似曾相识,春燕又飞回。美好的事物无法挽留,只不过是似曾相识而已,想到这些

  令人感伤。我独自在小径里徘徊,感觉很伤感。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1.子:先生,中国古代对于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曰:说。     (3)学:学习。

(4)时习:时:时常。  习:温习,复习。

(5)之:代词,指学过的旧知识。

(6)说:通“悦”,悦的古字,高兴,愉快的意思。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6)朋: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7)自:从。         (8)亦:也。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9)人:别人。           (10)知 :了解,懂得。

(11)而:转折连词,相当于“却”      (12)愠 :生气,发怒。

(13)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14)乎:语助词,相当于“吗”。“不亦……乎”,即“不是……吗”,反问句式。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注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yú) ,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吾:我。

3.日:每天。

4.三: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5.省:检查,反省。

6.为:替。

7.谋:谋划。

8.忠:尽心竭力。

9.信:真诚,诚实。

10.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解释:

1.温:温习。

2.故:形容词用作名词,旧的知识。

3.而:连词,表顺承。

4.知新:有得到新的体会和通悟新的内容两重意思。知,领悟。

5.可以为:可以、能成为

6.以为:以(之)为,凭借(这一点)作为。之,代指温故而知新,译为“这一点”。

7.师:教师,老师。

8.矣:句末语助词“了”。

译文: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释:

1.学:学习。        而:连词,表示转折。

2.思:思考;思索。

3.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4.殆(dài):有害。

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注释:

1.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2.诲(huì):教导。

3.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4.之:代词,对待知与不知的关系。

5.乎:语音助词。

6.是: 这。

7.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zhì)也”:通“智”,智慧,这里指聪明。

译文: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释

1.见:看见

2.贤:德才兼备的人。                                               

3.思: 希望,想着。

4.齐:看齐。

5.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从他们中间。

6.内:内心,自己

7.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译文: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

1.三:泛指多人;古代汉语里“三”往往不是具体数字。有时是实指,有时是虚指。

2.行:走路

3.必:副词,一定。

4.师:老师,先生。

5.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在其中。

6.择:选择。

7.其:代词,代指他们。

8.善者:好的方面。善:好。者:...的方面

9.而:顺接连词。

10.从:跟从,学习。

11.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指善者;即好的:优点。

12.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指不善者,即不好的。

13.改:改正。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

1.士:有抱负的人。

2.弘毅:胸怀宽广,刚强勇毅。

3.任:责任

4.重:重大。

5.仁:这里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6.为:看作。

7.任:责任。

8.已:停止。

9.远:遥远。

10.而:表并列(任重而道远)

译文: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理想,不也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释:

1.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 。

2.然后(古今词):然,这样。后,以后。

3.知:知道。

4.后凋:后来凋谢。

译文:

孔子说:"一年到了最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释:

1.一言:一个字。

2.行:奉行。

3.其恕乎:其,表推测,相当于“大概,恐怕”。

4.恕:用自己的心来推想别人的心,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5.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6.施:施加。

译文: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词翻译:

寒雪:寒冷的,下雪的。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家中的子侄辈。   俄而:不久,一会。    骤:  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  什么。     似:  像。

胡儿:谢安哥哥的长子,即谢朗。

差:  大致,差不多。          拟:  比作

若:  如。        因:  表凭借          起:  飘起

乐:  高兴。           即:  就是。

王凝之:大书法家王羲之是第二个儿子

也:  表判断

译文: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谢安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弈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字词翻译:

1.期行:相约而行。期,约定。                日中:正午。

2.至:  到达。      舍:  放弃,     去:离开       乃:  才。

3.戏:  嬉戏,玩耍。            不:  通“否”。

4.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5.待:  等待。      非:  不是。      委:  丢下,舍弃。

6.家君:我爸爸。       则:  就是。     信: 信用。

7.惭:  惭愧。     引: 拉。       顾:  回头看。

译文: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好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便生气的说:“(你父亲)真不是人,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把人丢下自己走了。”元方说;     “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我想那/隔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静夜》郭沫若 

月光淡淡 ,笼罩着村外的松林。 白云团团, 漏出了几点疏星。 

天河何处? 远远的海雾模糊。 怕会有鲛人在岸, 对月流珠?

鲛人:神话传说中住在海底的神。

金色花   

            泰戈尔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双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看书,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到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1,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2,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

3,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4,衍(yǎn):延长,开展。

5,《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和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罗摩是诗中的主角。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抛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和妻子在森林生活了14年。

纸船——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全部古诗、必背课文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1)观:欣赏。(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面临渤海。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4)沧:通“苍”,青绿色。(5)海:指渤海。(6)何:多么。(7)澹澹(dàn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8)竦峙(sǒngzhì):高耸挺立。竦:通“耸”,高耸。峙,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