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79 讨论
1、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地表。
2、藻类植物的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有些种类属于单细胞生物。
P81 讨论
1、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树干的背阴处。
2、藻类植物的整个身体浸没在水中,全身能从环境中吸收水份和无机盐,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专门的吸收养料、运输养料或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与这种生活环境相适应,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植株低矮弱小,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是假根。
P82 练习
2、鱼缸长期不换水,鱼的排泄物和粪便使得鱼缸中养料增加,藻类植物得以大量繁殖,因此鱼缸中的水会变绿。
3、煤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由于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威胁到苔藓植物的生存,因此,燃煤火力发电厂看不到绿茸茸的苔藓。
4、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因此,树干背阴的一面有苔藓,向阳的一面没有。
5、不能。因为2亿年前适合高大蕨类植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已经不存在了,所以现在不可能形成大片的蕨类植物森林。
P84 讨论
1、种皮具有保护种子内部结构的作用。豆类植物的子叶中贮存的营养物质是胚发育成幼苗时养料的来源。
2、种子中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能发育成一个植物体。
3、玉米的胚乳遇碘变蓝,说明胚乳中含有淀粉。
4、
相同点 | 不同点 | |
菜豆种子 | 有种皮和胚 |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 |
玉米种子 | 有种皮和胚 | 子叶一片,有胚乳 |
1、松、银杏等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种子是裸露的。
2、桃、苹果等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这对种子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种子的传播。
P92 讨论
2、有必要。如果将2号瓶分别与1、3、4号瓶相比较,各自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因此,2号瓶可以分别作为1、3、4号瓶的对照,以排除除了所研究的条件外,其他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P95 练习
1、不是。因为1号瓶和3号瓶中水和温度都不同,研究的因素不止一个,所以不是一组对照试验。
2、因为不同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不完全相同,播种时要根据不同植物的要求,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浸种是满足种子对水的要求,耕耙土壤是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选择不同时间播种是满足不同作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3、“地膜覆盖”可以提高地表层土壤的温度,同时也可减少北方干旱的早春土壤水份的散失,促使种子提早萌发。
4、应挑选已经度过休眠期、储存时间短、饱满、破损率极低的种子。
P97 讨论
1、伸长区。
2、原因可能有:幼根的生长情况不一样;划线不准确;记录时间的间隔不一样;培养的条件不同;等等。
3、应当计算几组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
4、不够。只用一株幼苗做实验,影响实验结果的偶然因素较多,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
P99 讨论
1、植物生长需要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2、一次施肥不要过多,否则会出现“烧苗”现象,甚至导致植株死亡。另外施肥时要注意浇水,以利于肥料的吸收和运输。
P100 练习
2、芽不一定都发育成枝条,有的芽发育成花。
3、第一句农谚的科学道理是说明了水、肥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第二句农谚有片面性,忽视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作物对水、肥的需要是不同的。
P102 讨论
1、花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2、花的雄蕊和雌蕊。
P105 练习
2、这是因为果树的传粉受到了影响。例如,靠昆虫传粉的果树由于昆虫的飞行受到,因此传粉不足,造成减产;靠风传粉的果树由于阴雨导致花粉无法随风传播,也造成减产。
3、因为这些植物的花分为雄花和雌花,雄花是不会结果的。
P108 讨论
1、因为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植物无法正常生长,所以降雨量很少的沙漠地区成了不毛之地。沙漠中某些降雨量较多的地区,或者地下水较多的地方会有较多的植物生长。
2、因为长白山的降雨量比锡林郭勒多,在长白山有足够的水供给植物生长,所以长白山有茂密的森林,而锡林郭勒的降雨量相对较少,只能够形成草原植被。
P109 练习
1、水蒸气在天空中凝结成云,然后以雨、雪的形式落到地面,一部分被生物利用和被土壤吸收,其余部分汇成江河。可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奔流到海”是指江河的水也汇入海洋。“不复回”是指地表的水只能向海洋中流,而海水不会倒流入江河,到陆地。但海洋中的水,会以水蒸气的形式到达陆地上空,最终又会以雨、雪等形式成为“天上来”的水。可见,从循环的角度看,汇入海洋的水也可以再返回陆地的。
P110 讨论
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吸水的效率,即增加单位时间的吸水量。
P111 讨论
水分是在植物茎内通过木质部的导管,由下端向上端运输的。
P112 练习
1、因为植物主要是通过根部的根毛从外界吸收水分,如果根毛受损,植物就会因缺水而死亡,所以移栽植物时总带着土坨,以免损伤根毛,保证移栽后植物仍能正常生长。
2、木质部的导管。
3、热带雨林降雨量多,气温高,空气湿热,气生根有呼吸功能,并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有的气生根还有支持作用。
P114 讨论
保卫细胞呈半月形,靠近气孔一侧的壁厚,远离气孔一侧的壁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当太阳升起、气温升高时,气孔张开,植物的蒸腾作用加强,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避免叶片被阳光灼伤。同时,随着水分的散失,使水向上运输的动力增大,促进根部吸水,使植物能够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当夜幕降临时,气温下降,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逐渐减弱,甚至停止,这时大多数气孔也关闭了。
P116 讨论
1、绿色植物通过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绝大部分水分又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促进了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进行。
2、如果没有绿色植物,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海洋、湖泊等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中,形成云,继而形成雨、雪,再回到海洋或陆地。但是,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会受到一定影响。
P117 练习
2、因为叶片会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导致树苗因缺水而死亡,所以要剪去大量的枝叶。
3、提示:在草原适度种树,可以保持水土;但是如果种树过多,叶片的蒸腾作用会带走大量的地下水。
4、山水相依,唇亡齿寒。治水必须先治山,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能够防治水土流失,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还能促进降水,改善小气候。这对防止减少洪、涝、旱灾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P121 讨论
1、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遇碘变成蓝色,说明这种有机物是淀粉。
2、是为了做对照试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制造淀粉。
3、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P121 练习
1、不正确。第一,这样做不能确定绿叶中的淀粉是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是原来贮存的;第二,这样做不能确定绿叶中的淀粉是在光下制造的,还是在黑暗中制造的。
P126 练习
1、因为植物的根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经常松土可以为根提供充足的氧气。
2、甘薯、白菜时刻不停地进行呼吸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没有通风口,热量散不出去,窖内的温度就会升高,导致甘薯和白菜腐烂。
3、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我们所吃的东西可以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植物的各种器官可以作为食物,转变成组成人体的物质。但是并非食物中的所有成分都能转化成人体的物质,还有一些变成了食物残渣,随粪便排出体外。因此,“你就是你所吃的东西”这句话不完全对,我们不是自己所吃东西的简单重组。
“你的身体是重新组合的植物的果实、根、茎、叶”这句话也不完全对,因为并不是全部的根、茎、叶和果实都参与组成我们的身体,还有一些物质随食物残渣排出了体外。
P127 讨论
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因为金鱼藻在光下放出的气体可以促进燃烧,氧气有助燃作用,由此可以推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P131 练习
1、
区别和联系 | 光合作用 | 呼吸作用 | |
区别 | 部位 | 含有叶绿体的细胞 | 所有活细胞 |
条件 | 光 | 有光无光均可 | |
原料 | 二氧化碳、水 | 有机物、氧 | |
产物 | 有机物、氧 | 二氧化碳、水 | |
能量变化 |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 |
联系 | 如果没有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就无法进行。这是因为呼吸作用所分解的有机物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如果没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无法进行。这是因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原料的吸收和产物的运输所需的能量,正是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
3、虽然在冬天北方的大多数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了,但南方的植物仍然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生物圈是一个整体,大气在不停地流动,氧气可以从含量多的地方向含量少的地方扩散。因此,尽管到了冬天,北方的人们也没有缺氧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