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杆塔重心位置:
例题:已知杆上L=18m的等径单杆,横担重66kg,绝缘子串(包括金具)重3×34=102kg,杆外径D=300mm,内径d=200mm,壁厚δ=50mm,每米杆重q=102kg/m。求整杆重心H0。
解:按题意求救如下。
(1)横担及绝缘子串重量
G1=66+102=168(kg)
G1作用点位置取横担高度的1/3,即1/3×2.5≈0.8(m) 《式中2.5为电杆导线横担距地线横担的距离,上字型横担为下层导线横担到中项导线横担的距离》
则 H1=14.8+0.8=15.6(m)
(2)杆段自重G=18×102=1836(kg)
(3)计算整杆重心H0
答:整基杆塔重心距杆底9.55m。
2、单吊点立杆选择吊点C1的理想位置:
①等径杆理想位置为:H≈1.4×h(h为重心点距马槽口支点的距离)
②锥径杆理想位置为:H≈4/5×L(L为电杆小头到马槽口支点的距离)
3、双吊点立杆固定点的参考值:
①等径杆:
对地夹角为70°时:(h为重心距马槽口支点的距离)
1、抱杆有效高度:(0.8~0.95)×h
2、抱杆座点距马槽出口距离:0.4×h
3、马槽出口距C2吊点距离:0.86×h
4、马槽出口距C1吊点距离:1.72×h
5、C1吊点距C2吊点距离:0.86×h
6、磨绳导向滑车距马槽口距离:26×h
对地夹角为65°时:
1、抱杆有效高度:(0.75~0.9)×h
2、抱杆座点距马槽出口距离:0.3×h
3、马槽出口距C2吊点距离:0.93×h
4、马槽出口距C1吊点距离:1.72×h
5、C1吊点距C2吊点距离:0.79×h
②锥形杆:Lc=1/2(马槽出口支点至C1距离+马槽出口支点至C2距离)
1、抱杆有效高度::(0.7~1.1)×Lc
2、抱杆座点距马槽出口距离:(0.3~0.3)×Lc
3、马槽出口支点距吊点C1距离:5/6×锥形杆全长
4、马槽口支点距吊点C2距离:1/2×锥形杆全长
5、C1至C2距离:1/3×锥形杆全长
③耐张杆、转角杆及窄身铁塔(拉线塔等):式中L1=下层横担至杆根的距离
1、抱杆有效高度::(0.8~1.1)×Lc
2、抱杆座点距马槽出口支点距离:0.4×Lc
3、马槽出口支点距吊点C1距离:0.95×L1
4、马槽口支点距吊点C2距离:0.63×L1
5、C1至C2距离:0.32×L1
两点起吊固定点的选择原则:
1、两固定点的合力线与杆身交点一定要超出杆身重心的位置,并在杆塔整立过程中都要超出。
2、下端固定线与杆身的交角要≥90°,以保证杆身弯矩在初始状态时为最大。
3、两绑点的弯矩(Mc1、Mc2)及Oc2、C1C2段的最大弯矩绝对值要接近相等,以减少干他本身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