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财务报表的总体了解
通常在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时,首先读到的是以下这些数据:
⑴主营收入
⑵净利润
⑶总资产
由净利润及总资产,可计算得出资本报酬率(又称投资报酬率):
资本报酬率(投资报酬率)=净利润/((期出总资产+期末总资产)/2)*100%
将该数据与一年定期存款银行利息比较,高出的话则反映出资本报酬率较高,反之亦然。当然,也可以与不同的公司进行比较相对区分优劣。
⑷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总资产-负债
⑸每股净收益(普通股)(股权收益率,股本净利率),这通常又称作每股税后利润(简称税后利润)。反映出当年盈利能力,由于目前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优先股存在。
故:每股净利润(税后利润)=净利润/总股本(期末)
⑹(每股)净资产这是反映股东权益在总资本中的份额,亦即上市公司每股股票“含金量”的大小。
净资产(每股)=股东权益/总股本(期末)
⑺净资产收益率这反映了自由资本(即股东权益)的获利能力的大小,通常也可与一年期定期存款银行利率相比较。净资产收益率愈高,表明上市公司的投资理财能力愈强,反之亦然。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每股)/净资产(每股)100%
2.从资产负债表中获取信息
投资者在报表中将读到资产负债表,可从中了解到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情况,股东权益及负债情况,并研究一些相关的比率:
⑴自有资本率(又称股东权益比)。这是表明有资本(即股东权益)在总资产中所占有的比重。
自有资本率(股东权益)=股东权益/总资产*100%
自有资本越高,表明上市公司的经济实力越雄厚,反之亦然,通常上市公司为提高自有资本率所采取的方法有。
1增资配股
2增加利润的留存积累
3减低负债
⑵负债比率(又称资产负债率)。亦是考察上市公司负债经营能力和长期偿还债务能力的重要指标,而负债率越低,则表明公司经营的稳定性越高,反之亦然,通常上市公司的负债率要求≤50%(即自有资本率>50%)。
负债比率=负债/总资产*100%
⑶考查上市公司的资产构成比例
1固定比例:
固定比例=固定资产/总资产*100%
以上两项分别反映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分别占总资产的比重,可对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有关该两项比例的比较(同类比较),通常商业类上市公司要求的流动比例要比工业类上市公司高,工业类制造也所要求的流动资产比例比加工工业的高。
2流动比例=流动资产/总资产*100%
3.从投资收益表中获取信息
投资者将阅读到的投资损益及利润分配表,从中也可以获得许多有益的信息:
⑴可了解各项收入及利润的来源
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主营业务利润在总利润中的比重(税前)=主营业务利润/(税前)总利润*100%
通常主营业务利润率越高及主营业务利润在总利润中所在占的比重越大,则表明上市公司的效益较好及注意方向明晰,反之亦然。
⑵上市公司尝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是表明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的能力: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流动比率越高,表明上市公司的尝债能力越大,反之已然。通常当流动比率小于1时,表明营运资本为负数,企业生产将无法继续经营。而该比例过高,则又表明有大量的闲置资产而造成了“资源”(资产)的浪费。通常欧美企业的流动比率为2:1,日本企业大致为1.5:1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由于速动资产包括了现金、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应收票据等资产,可以马上变现。因其扣除了存款及预付款等因素的影响就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出资产出资产流动性的真实情况,同时也能避免因为产品的积压预付费用增加而造成的流动性增加的假象,这是流动比率的很好补充。通常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上市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能越强,尝债能力也越强,反之亦然。以上两数据(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即可对同一上市公司进行同期比较,亦可跟同类上市公司或所有上市公司进行横向比较,以确定因基本分析所造成个股的优势
⑶长期偿债能力的考查
以资产负债(负债比率)来判断依据,这一点本文开始时业已谈到不再陈述。此外,也可研究上市公司的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通常是指一年期以上的负债,而流动负债指一年内应偿还的债务)以判断其抗风险能力:
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负债总额/(长期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通常该比率越高,则表明长期负债越多,上市公司未来的长期偿债能力就越小,未来经营中须承担的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小。反之亦然,所以一般要求长期负债比率≤10%
4.从财务状况的变动中获取信息
投资者可以根据财务变动表以对上市公司的经营(周期)能力来加以分析:
⑴应收帐款周转率
应收帐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应收帐款率/(期初应收款+期末应收帐款)/2*100%
=赊销净额/应收款*100%
该值越大表明上市公司回收款的次数越多应收款的周期就越快,反之亦然。同样还可以通过分析应收帐款周转率异曲同工。
应收帐款帐龄=1/应收帐款周转率*(180天(中报)、630天(年报))
该值越小表明应收帐款的周转率速度越快,反之亦然。通常可对上市公司历年同期进行比较以分析同一企业的发展状况,也可进行不同公司间的比较,以进一步确定用基本分析选股的个股上市公司的优势。
⑵存款周转率
存款周转率=1存款周转率*(180天(中报)、630天(年报))
该比率越高,表明存款周转周期越短其周转速度也越快,资金的闲置就越小,企业产品的流动性越强,反之亦然。
5.关于长期投资者收益的测算
也有许多长期投资者喜好持有市盈率(本盈比)低的股票
市盈率=股价/每股净利润(净收益)
一个市场的标准(平均)市盈率为该市场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倒数。比如在1998年12 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有一次降息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到了3.78%,则此时沪深两地的标准平均市盈率为26.46倍。表明收回1元钱资本的投资年限为26 年又167(5.6个月)市盈率越低,投资回报率较高,反之亦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市盈率越低过低时也同时表明市场对该证券品种已缺乏应有的热切参与性。其价格则长期萎靡不振,从而使该品种呈现非热门的冷却状态,而市盈率高则表明投资(投机)者更看好该品种的长期前景或具有短期抄作题材,资金的众多参与将价格哄抬而上,使这一证券品种更有短期活力。所以作者以为除非整个市场处于十分低糜的大底部或是真正自主意愿上确有长期投资的绝对渴望否则在参与沪深股市的操作中还是不看市盈率为好,不然将失去许多短期获大利的机会。不及真正的长期投资者还可参考综合收益率与相关利率及市场平均收益率的比较以确定长期投资的持有时间或进出价格: ------------------------------------
综合收益率=((年数)/(证券品种)卖出金额+股息
/ ------------------------------------ - 1)*100%
/ (证券品种)买入金额
㈡基本分析所需的常用财务比率
比率名称 | 计算方法 | 分析内容 |
实现比率 | ||
1.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 流动负债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
2.现金比率 | (现金+短期证券)/流动负债 | 先进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
3.速动比率 | (现金+短期证券+应收帐款)/流动负债 | 速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
4.总资产周转率 | 销售净额/总资产 | 投入资本产生毛收入的能力 |
5.平均收帐期 |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360/赊售额 | 收款平均所需时间 |
6.存款周转率 | 销售产品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 存货变现和过渡储存状况 |
7.日平均存货 | 存货平均余额*360/销售商品成本 | 平均的存货占用时间 |
获利比率 | ||
1.毛利率 | (销售收入-销售商品成本)/销售收入 | 每元销售的毛利 |
2.营业收益率 | (销售收入-销售商品成本-销售和管理)/销售收入 | 每元销售的税前营业收益 |
3.经营费用率 | (销售商品成本+销售和管理)/销售收入 | 每元销售所需经营费用 |
4.净利率 | 净收入/销售收入 | 每元销售的净利 |
投资收益率 | ||
1.资产收益率 | 净收入/总资产 | 投入资本所获净收入的能力 |
2.总投资收益率 | 利税前收入/总资产 | 投入资本为全部投资者所产生的收入 |
3.股本结构 | 净收入/普通股总额 | 普通股获得净收入能力 |
杠杆比率和资本结构 | ||
1.总负债对股本比率 | (流动负债+长期负债)/普通股总额 | 每元普通股所承担的负债 |
2.收入对利息比率 | 利税前/收入长期负债利息 | 长期债务的收入保证程度 |
3.利息和偿债基金保证率 | (利税前收入+折旧)/(利息+偿债基金) | 债务偿还能力 |
普通股保证率 | ||
1.每股普通价值 | 普通股总权益/在外普通股 | 总资产对普通股的保障程度 |
2.每股普通的有形资产净值 | (普通股总权益-无形资产)/在外普通股股数 | 有形资产对普通股的保障程度 |
3.每股净收入 | 普通股可得净收益/在外普通股股数 | 每一普通可得收入 |
4.每股股息 | 分配给普通股东的股息总额/普通股可得净收入 | 每一股东可得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