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
课程教材:教育部审定2019年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义务教育教科书
适用年级:四年级
设计教师:
课时安排:
课文-----------50课时
口语交际-------8课时
快乐读书吧-----2课时
语文园地-------21课时
习作例文-------2课时
综合性学习-----3课时
习作-----------28课时
综合复习-------18课时
一、课程标准: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二、教材分析
新统编编本四年级下册教材从2020年春正式试行,本册教材分组编排。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依次是:乡村生活、科技成就、轻叩诗歌的大门、作家笔下的动物、走遍千山万水、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伟大的人物品格、奇妙的童话。本册共编有27课。其中精读20课,略读7课。全册保留了原教材3篇课文,新选和从其他册调整了24篇内容丰富、时代感强、适合教学的课文,其中《在天晴了的时候》《芦花鞋》《宝葫芦的秘密》《短诗三首》等课文及古诗词等是新选入的课文。
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识字加油站、快乐读书吧等)。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语文园地的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三、课程内容: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学重点 |
第一周 | 开学第一课 1、古诗三首 2、乡下人家 | 感受乡村风景 1.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计划的制定 2.抓住关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3.背诵第1课第2课 |
第二周 | 3、天窗 4*、三月桃花水 习作:我的乐园 | 感受乡村风景 1.借助想象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2.写喜爱的额某个地方,表达自己的感受。 |
第三周 | 口语交际:转述 语文园地 5、琥珀 | 感受乡村风景 1.借助词语体会乡村要城市生活的不同。 2.借助图片,描写乡村的美景。 |
第四周 | 6、飞向蓝天的恐龙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8、千年梦圆在今朝 | 感受自然科技 1.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养成探寻科学奥秘的兴趣。 3.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 |
第五周 | 口语交际:说新闻 习作:我的奇思妙想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 感受自然科技 1.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2.产生阅读科普作品的兴趣。 |
第六周 | 9、短诗三首 10、绿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 | 诗歌单元 1、读、背第9课第10课,体会诗歌的韵味,作者表达的感情。 2、收集诗歌,创作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
第七周 | 11、白桦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语文园地 | 诗歌单元 1.借物抒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体会颜色描写的表达效果,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
第八周 | 13、猫 14、母鸡 | 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 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
第九周 | 15、白鹅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 语文园地 | 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 1.能够抓住动物的主要特点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描写出来,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说一说词语代表的人类。 |
第十周 | 16、海上日出 17、记金华的双龙洞 | 习作单元 了解课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
第十一周 | 习作例文:颐和园、七月的天山 习作:游...... | 习作单元 1.学习按照一定游览顺序写景物。 2.围绕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
第十二周 | 18、小英雄雨来 19*我们家的男子汉 20*芦花鞋 口语交际:朋友相处的秘诀 | 成长的故事 1.例小标题,说课文的摁住要内容。 2.通过讨论交流,对友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能够更加和谐、友好的与朋友相处。 |
第十三周 | 习作:我学会了 语文园地 | 成长的故事 1.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体会加点词语表达的不同感情。 |
第十四周 | 21、古诗三首 22、文言文二则 口语交际:自我介绍 | 人物的高贵品质 1.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人物的品质。 2.背诵古诗三首。 3.能够面对不同的情况进行自我介绍,激发自信心,敢于在公众场合介绍自己。 |
第十五周 | 23、“诺曼底号”遇难记 24*黄继光 习作:我的“自画像” | 人物的高贵品质 1.通过人物对话,动作描写,体会人物的品质。 2.能够把自己清楚地介绍给别人,让别人更好的了解自己。 |
第十六周 | 语文园地 25、宝葫芦的秘密 | 人物的高贵品质 1.借助表现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描绘人物。 2.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
第十七周 | 26、巨人的花园 27*海的女儿 习作:故事新编 | 奇妙的童话 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的真善美。 2.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进行改编,重新编写故事。 |
第十八周 |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复习。 | 奇妙的童话 1.感受近义词在具体情境下的不同用法。 2.背诵与读书有关的名言。 |
第十九周 | 复习第五到第八单元 |
第二十周 | 综合复习 | |
第二十一周 | 期末复习 考试 |
1、强化学习习惯的养成
语文教学的难点主要是如何让学生成为一个会学语文,用语文的人,所以在平常的教学中不仅仅是关注的知识的这学掌握,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养成会学习爱学习的习惯,.期将继续关注以下良好习惯的培养:
(1) 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习惯。
(2) 能够自学课文的习惯。特别是精读课文,如何让学生自己抓住重难点,学会分析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文句的表达方法。通过略读课文学习方法的掌握,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3) 大胆表达自己思想的习惯以及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
(4) 把写作当成是一种乐趣。爱写作也愿意写作。
(5) 继续加强培养善于倾听的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2、营造自主学习的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放松身心,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通过有目的学习,慢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册教科书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了具体的学习情境,这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主要是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实现的。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重视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作者对话、与学习伙伴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最终使学生达到和周围人和自然万物的对话,启迪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进而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3、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
语文学习有其内在的规律,语文学习也有一个基本的步骤。教科书的呈现方式就是让学生从内心触摸到语文,在实际的语文学习中能习得方法,慢慢找到学习规律。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尤其要重视自主、合作与探究。学生以自读课文和相互交流为基础,欣赏语言对文章内容及表现形式进行评价,同时获得审美体验。在感悟语言,积累语言的基础上领悟表达。理解内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会表达是语文学习的目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不断的产生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通过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即使没有教师的指导,也会慢慢学会学习。
4、有效利用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和其它学科、社会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古诗诵读和优美词句的积累,推广看课外书,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5、开展辅优补差活动
教学中既要注意培养那些优生,也要注意帮助后进生,缩小优秀生与后进生之间的差距,使全班同学都能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主要措施:1、作业面批、有错及时改正。2、课堂上优先提问、优先板演。3、结合学习情况老师抽时间个别辅导,请班级里的优秀生为其接对辅导。4、与科任老师、家长经常联系交流,形成教育合力。5、鼓励为主,及时表扬。6、重视思想教育,尊重信任,持之以恒,巩固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
五、课程评价:
评价重点: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查字典的能力,我们将评价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我们的评价重点。每一次学习新课之前,我们都将放手学生进行自主预习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读通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在课堂上讨论交流。以此为契机培养并提高学生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的能力。
评价形式:
为了科学地评价师生的教与学,评价方式我们注重多样化。在实行定量评价的同时,也运用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我们主要采用日常考查的形式,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检查、课下交流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定性评价——主要指“评语”,可以是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素质报告册评价等等。
与此同时,我们还把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以及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终结性评价——主要指单元检测、期中检测、期末检测等纸笔测试,通常采用百分制。
形成性评价——主要以完善“成长袋”的形式,记录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
过程性评价——我们的过程性评价更是精彩纷呈:这是我们设计的阅读背诵表、小组评价表、奖励积分卡,同时我们还精心为每一项作业设计了考核表,凡是作业得优秀者都可以在班级的作业评价栏中得到一颗红星,累计够5颗红星可以换取一颗大星,张贴在语文书的封面上,积够5颗大红星还可以换取一颗奖章。除此之外,我们还采用了奖笑脸,利用班级展示板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享受过程性评价带给他们的快乐。
评价主体:
此外,我们还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校为我们精心设计了 “素质报告册”,包括:自我评价、教师寄语、家长鼓励。这样,学生、教师、家长都参与到了评价的过程中,使被评价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从中获得更大的发展。这就达到了评价的最终目的。
分项实施:
识字写字
1.生字表有250个生字要求会写。
针对四年级学生特点,评价方式为:①书法竞赛,分五个等级,优秀、优良、良好、合格、需努力。②随堂练习。随着课时的进展分别将生字放置在语境中辨析。如组成不同的词,正确运用在不同的句中。③期中、期末纸笔测试,十分制评价。
2.本册要求读写记的词语。
坚持随课听写,开展小组竞赛,正确率高的获胜。
阅读
1.朗读。通过课堂观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结对竞赛,要求对每篇课文都尽可能做到正确流利、声情并茂地朗读。同伴互赛,促进学生学习的高效率、学习的积极性
2.默读。结合课文学习或者教师提供语段篇章,能否做到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课外阅读。主要以阅读笔记为依据,重点评价学生精彩内容的选择、积累运用方面的能力。评价采用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家长评价、个人自评、总结激励等方式。
4.古诗文诵读。重点评价学生平时诵读的情况,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背诵任务的同学奖励一颗星,力争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写作
通过平时的习作、片段仿写和对学生的观察,重点评价学生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能否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语句是否通顺,能否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主要采用口头、书面、展示等形式,作业中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班级评价栏中奖励一颗星。
口语交际
交际活动中关注学生的表现,看学生能否认真听,能否听懂别人说的话,通过展示自评和互评,主要评价参与态度、表达能力和倾听习惯。最后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和期末的抽签测试,依据成绩划分等级,获得“优秀”的同学在班级评价栏中奖励一颗星。
综合性学习
重点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在评价中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