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1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版次 | 修订说明 | 撰写日期 | 撰写人 | 审查人 | 备注 | ||||
A/0 | |||||||||
会 审 | 撰 写 | 生 产 | 品质 | 营销部 | 管理者代表 | ||||
日期 |
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2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一、目的 为进料检验提供基本作业方法及判定依据,以利于检验的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 本公司采购所有原物料的进料检验。 三、职责 IQC检验员:负责依据本标准对产品进行检验及判定; 品保部经理: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及完善,标准的最终判定; 4、定义 4.1 LCD点亮背光检验接收标准 1)点亮杂质:d<0.25mm 个数≤3 0.25<d<0.30mm 个数≤1或2 d>0.30mm 个数=0或1(不能大于一个点阵标准) 2)线状杂质:L<1.0mm W<0.1mm 个数≤3 L<0.2mm W<0.05mm 个数≤3 3) 气泡: d<0.6mm 个数≤3 d<0.6mm 个数=0 4)各种杂质(含气泡)间距大于10mm; 5)点阵点亮为正方形,尺寸按各种型号点阵尺寸的标准,并且分布均匀; 6)点亮形状凸出,应不与另一点亮相连,点亮形状凹进,应小于点亮尺寸的三分之一; 7)A:一个亮点形状最多有一个缺陷,全屏缺陷有缺陷亮点不能多于5个,有缺陷亮点 间距大于40mm; B:点亮后背光源亮度正常,显示与字符及图形正常,屏内无明显杂质及气泡; 附:以下为各种型号LCD的点阵尺寸: DISPLAY | MODEL | DOT SIZE | DISPLAY | MODEL | DOT SIZE | |
FORMAT | FORMAT | |||||
8*2 | 0802A | 0.5*0.5 | 128* | A:128AB | 0.39*0.55 | |
16*1 | A:1613 | 0.92*1.1 | B: | 0.48*0.48 | ||
B:161B2 | 0.6*0.65 | C:128CD | 0.458*0.458 | |||
16*2 | A:1623 | 0.92*1.1 | 240* | A | 0.49*0.49 | |
B:162B2 | 0.6*0.7 | 240*128 | A | 0.40*0.40 | ||
C:162B42 | 0.55*0.5 | |||||
20*2 | A:2023 | 1.1*1.1 | ||||
B:202B | 0.576*0.625 | |||||
122*32 | A:12232B | 0.36*0.36 | ||||
B:12232B4 | 0.40*0.45 | |||||
128*32 | A | 0.52*0.52 |
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3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4.2 凡接触敏感元器件必须做好静电防护。 4.3 检验前需先确认所使用工作平台整洁无杂物。 4.4 检验工具 数字电桥(LCR)、数字万用表、电容表。 五、内容 5.1 LCD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外箱内部必须用泡沫盒摆放装箱(防振)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规格相符 | V | |
3、外观 | 表面无划伤、无破损、无漏液、无彩虹 | V | |
表面有保护膜或保护膜不允许有严重翘起 | V | ||
边缘切割整齐、保护膜完好 | V | ||
封口光滑圆润 | V | ||
导电极无反接现象 | V |
五金件外观缺陷定义
1)生锈/氧化:暴露在氧气(空气中)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
4)刮伤:看得见,且指甲能感受到
3)划痕:看得见,但指甲不能感受到。
6)凸线/点:在喷漆层或零件表面上任何非预期的异物。
5)凹点:在零件表面的小弹坑状的缺陷。
7)披锋:零件边缘因切割或喷漆不当的任意长度飞边。
2)变色:初始颜色或预期颜色的改变﹐或零件表面颜色不一致。
检验标准: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铁框必须用塑料袋装并隔摆放整齐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规格相符 | V |
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4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3、 外 观 | 漆层 | 喷镀无脱漆、生锈氧化 | V | |
钳子夹住柱脚来回扭动60°作一个循环,扭动两个循环查看不可有掉漆 | V | |||
挠曲变形 | L>100mm d≤0.3mm 一处可接收 | V | ||
50mm<L≤100mm d≤0.2mm一处可接收 | V | |||
L≤50mm d≤0.1mm一处可接收 | V | |||
d为挠曲变形, :L指产品整个的长度 | V | |||
框脚弯曲形>0.15mm不接收 | V | |||
划伤/痕凸线 | 长≤2 mm宽≤0.1 mm 表面两处不接收 | V | ||
凹点凸点 | 窗口向外延2 mm的正面D>0.3mm不接收 | V | ||
框的侧面D>1.0mm不接收 | V | |||
批锋 | 披锋高度>0.1mm不接收 | V | ||
颜色 | 与样品不一致、变色不接收 | V | ||
4、试装 | 定位柱与实际产品定位孔相符、组装完好;与实际配件无不相符之情形 | V |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规格相符 | V | ||
3、外观 | 整体无扭曲变形,表面平滑 | V | ||
发泡部分无断裂现象 | V | |||
经测量尺寸准确,符合标准 | V | |||
导电部分经目测无断路,短路现象 | V | |||
4、试装 | 必须与实际产品铁框相匹配 | V | ||
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 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5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5.4电阻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确认料带包装有无破损、断带,零件反向等情况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BOM规格相符 | V | |
3、外观 | 本体应无破损或严重脏污现象 | V | |
本体标示无漏印、不全,印刷模糊不可辨识 | V | ||
本体丝印有轻微模糊可辨识 | V | ||
插脚端不允许有严重氧化、变形、断裂现象 | V | ||
4、电气 | 采用LCR仪器检测阻值,测量之阻值应在规格范围之内 | V | |
5、上锡 | 将元件进行焊锡试验,验证上锡为良好 | V | |
6、清洗 | 经洗板水清洗后色环不得有脱落或辨识不清 | V | |
经洗板水清洗后色环有轻微模糊但仍能辨别其规格 | V |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确认料带包装有无破损、断带,零件反向等情况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BOM规格相符 | V | |
3、外观 | 本体应无破损或严重脏污现象 | V | |
本体标示无漏印、不全,印刷模糊不可辨识 | V | ||
本体丝印有轻微模糊可辨识,引脚轻微氧化不影响上锡 | V | ||
插脚端不允许有严重氧化、变形、断裂现象 | V | ||
4、电气 | 采用LCR仪器检测阻值,测量之阻值应在规格范围之内 | V | |
5、上锡 | 将元件进行焊锡试验,验证上锡为良好 | V | |
6、清洗 | 经洗板水清洗后色环不得有脱落或辨识不清 | V | |
经洗板水清洗后色环有轻微模糊但仍能辨别其规格 | V |
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 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6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5.6 IC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QFP类芯片必须有防静盘隔层放置且须密封 | V | ||
确认料带包装有无破损、断带,零件反向等情况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规格相符 | V | |
3、外观 | 表面丝印需清晰可辨、内容、方向标示清楚无误 | V | |
本体应无残缺,破裂,变形 | V | ||
IC引脚必须间距均匀,且无严重翘脚,断脚及氧化 | V | ||
轻微氧化不影响焊接 | V | ||
翘脚为0.2MM以下不影响焊接 | V | ||
4、电气 | 对EEPROM类IC用拷贝机检读其存读功能应与对型号相符且能拷贝内容或刷新重拷为OK | V | |
对QFP类芯片一般不做功能检测(特殊情况除外) | \ | \ | |
对非EPROM类IC直接与对应之产品插装进行电脑测试,整体功能OK | V | ||
5、上锡 | 将元件进行焊锡试验,验证上锡为良好 | V | |
6、清洗 | 经洗板水清洗后丝印不得有严重模糊不清或无法辨识 | V | |
经洗板水清洗后丝印有轻微模糊但仍能辨别其规格 | V |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必须用胶袋密封封装 | V | ||
2、外观 | 本体字印需清晰可辨且型号、方向标示无误 | V | |
本体应无残缺、生锈、变形, | V | ||
底座与外壳焊接应牢固无缝隙 | V | ||
引脚应无氧化、断裂、松动 | V | ||
3、电气 | 量测频率是否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 V | |
4、上锡 | 将元件进行焊锡试验,验证上锡为良好 | V | |
5、清洗 | 经洗板水清洗后丝印不得有严重模糊不清或无法辨识 | V | |
经洗板水清洗后丝印有轻微模糊但仍能辨别其规格 | V |
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 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7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5.8 LED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包装箱内每层或每袋间需有防振棉隔离并摆放整齐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规格相符 | V | |
3、外观 | 本体应无残缺、划伤、变形及毛边 | V | |
表面有保护膜或保护膜不允许严重翘起 | V | ||
本体极性必须有明显之区分且易辨别 | V | ||
插脚端不允许有严重氧化、变形、断裂现象 | V | ||
4、电气 | 用DC电源按其规定调整电流电压检测其发光色泽及发光度须均匀一致;LED上标有A(或+)字母为正极,K(或-)字母为负极 | V | |
5、上锡 | 将元件进行焊锡试验,验证上锡为良好 | V |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规格相符 | V | |
3、外观 | 丝印必须清渐无误 | V | |
不可有札合不良,粘合不良,刮伤、色差、体污 | V | ||
印刷不良、严重重影、模糊不清无法辨别其内容不允许 | V | ||
印刷不良带轻微模糊可视出内容 | V | ||
体污易视出,不可擦拭 | V | ||
纸张不允许有撕裂、破损,不得有明显水份或手感潮湿 | V | ||
4、试装 | 隔板料需与板盒相匹配 | V | |
内、外盒组装不可过份松动或装不下及无法配套 | V | ||
纸箱装上板盒后内间隙不得过大以至板盒晃动 | V |
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 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8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5.10 PCB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需用真空泡袋包装(附防潮珠) | V | ||
成箱四周必须有防振垫(泡沫类) | V | ||
外箱须有型号、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重要性标示 | V | ||
2、尺寸 | 尺寸规格须依承认书中规定之成型尺寸,图中标注明确之尺寸、厚度规格及允许公差 | V | |
PAD镀金或镀锡须符合承认书中规定要求 | V | ||
PTH须依承认书中规定之孔径规格及允许公差 | V | ||
3、外观及线路 | 厂商必须把PCB型号、版本及Date/code等重要标识性 | V | |
文字以印刷或蚀刻方式标注于板面明显之位置 | |||
零件面之文字、元件料号、符号等标识不得有少、错、残缺,无法辨认之情形 | V | ||
不允许基板严重变形、扭曲、弯曲 | V | ||
基板面与样品比较不允许严重色差 | V | ||
基板表面不得有油污、烧焦、露铜、沾胶等不良 | V | ||
基材本身不可变色或露出织纹,板边内层不得露铜 | V | ||
板内不可夹杂有目视可看到之异物或杂质 | V | ||
定位点不得脱落、变形、位移 | V | ||
线路不可变形、露铜、沾锡、氧化、受污染 | V | ||
线路不允许有断路、短路 | V | ||
线路边缘毛边长度不得大于2MM,缺角或缺损面积不得大于原始线路宽20% | V | ||
不允许PCB有翘起大于0.8MM(水平面) | V | ||
线路宽度不得小于原始线宽的80% | V | ||
PAD插件孔偏移及PAD受损,单边不足不得大于原始PAD之20% | V | ||
线路补线基板中允许不多于二条,其长度小于5MM,不允许相邻线路同时补线,且补线经锡炉及高温烘烤后,线路及防焊漆不得有剥落、起泡现象 | V | ||
金手指、芯片处之PAD拒绝线路之修补 | V | ||
金手指必须呈金黄色,不得有明显之变色或发黑 | V | ||
金手指部分不允许有露铜,镍等现象,不允许有针孔,边缘齿状或划伤 | V | ||
金手指与金手指之间不得有锡渣或铜屑残留 | V |
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 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9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外观及线路 | 非线路之导体现(残铜)须离线路2MM以上,面积必须小于1MM或长小于2MM | V | |
非线路之导体(残铜)须隔离线路1.5MM以上,面积须小于2MMSQ或长度小于3MM且不影响电气性能 | V | ||
露铜面积不得大于2MMSQ,相邻两线路间不许同时露铜 | V | ||
PAD部分不得有严重氧化,露铜及沾有油污等有碍PAD上锡之异物 | V | ||
防焊漆不露铜划伤长度不得大于1CM,露铜刮伤长度不得大于5MM且单面仅允一条 | V | ||
镀金面不得有沾锡,沾漆或沾不洁油污等 | V | ||
不允许任何基板底材有压层不紧、明显之分层等现象 | V | ||
不允许任何基板底材有裂痕、断裂现象 | V | ||
防焊漆表面不允许有大面积指纹、水纹等不洁油污 | V | ||
不允许有防焊漆修补因沾著力差或产生起泡而脱落 | V | ||
4、电气 | 用万用表测量各线路的导通性 | V | |
5、高温 | 基板经回流焊(180-250℃)后,防焊漆不得有起泡、剥落、变色,基材不得有爆裂、分层、变形现象 | V | |
7、清洗 | 经洗板水清洗后板面字印印刷不得有严重性脱落 | V | |
非元件料号标识性丝印有轻微模糊或脱落可允收 | V |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规格相符 | V | |
3、外观 | 本体要求无脏污、异物及色差现象 | V | |
端子不接受有断裂、变形、脱落、生锈、缺件或氧化现象 | V | ||
剥线部分镀锡要求光亮,不可损伤外皮及芯线分叉 | V | ||
镀锡部分不得留有锡渣或其他氧化物 | V | ||
要求整条线材组合正确,极性方向正确 | V | ||
印刷标示不可有无法辨识,内容错误 | V | ||
不接受接口破损、压伤变形、脏污、压合不良、组装不良 | V | ||
要求有保护防止插反的凸起部位 | V | ||
4、电气 | 用万用表测量其导通性是否良好 | V | |
与其相配套料件进行插拔测试,插于相应的板上测试,各性能是否正常 | V |
深 圳 显 示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 文件编号: WI-PA-010 | ||
原材料进料检验标准 | 版 本/次: A/0 | ||
页 码: 第10页 共10页 | |||
生效日期: 2012年3月1日 | |||
5.12 插座 检验项目 | 品质要求 | 缺陷判定 | |
MA | MI | ||
1、包装 | 包装外箱不可破损而导致内部损坏 | V | |
不可有混料、错料、少料之情形 | V | ||
外包装需贴有明显物品标示且应与实物相符 | V | ||
2、尺寸 | 尺寸要求与承认书及样品规格相符 | V | |
本体无残缺、变形 | V | ||
3、外观 | 引脚无断裂、生锈、松动 | V | |
引脚轻微氧化但不影响其焊接 | V | ||
4、试装 | 与对应配件接插无不匹配之情形 | V | |
六、相关文件
6.1 《抽样计划》 JC-WI-PA-009
七、质量记录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