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让学生学会学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01:02
文档

浅谈“让学生学会学习”

浅谈“让学生学会学习”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学到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大门,还要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关键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参与意识;学习方法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当今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
推荐度:
导读浅谈“让学生学会学习”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学到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大门,还要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关键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参与意识;学习方法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当今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
浅谈“让学生学会学习”

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学到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大门,还要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参与意识;学习方法

陶行知先生说: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当今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课堂”到“养成勇于寻求、探索新知的能力,达到学会学习”, 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育家托夫勒说: “未来的文盲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从主观出发决定教学过程,无视学生的原有基础和学习能力,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储存信息的仓库。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发展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中,教师应该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教师引导学生入学习之门,为学生学好、会学、学会而教,任何教学方案都是为学生而存在,但起作用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会学习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转变学习观,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培养创新精神,逐步学会主动寻求、探索知识的能力。因为未来社会是一个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未来社会要求不仅在智能上得以发展,而且在人格、身体和心理等方面整体发展。转变学生张口咽的思想观念,开发思维,帮助学生从“学习——考试——被动应付”的怪圈中跳出,代之以“学习——创造——主动学习”。学生要把人类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财富和智力才能,必须有个内化的过程,要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只有确立了这种观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让学生学会学习”才有可能。 

2.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愿意学,喜欢学;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发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活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在平时数学教学中,我通常借助讲故事﹑做游戏﹑设置悬念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比如,在《比长短》的教学过程中,我用这样的故事导入:“国庆节快要到了,智慧爷爷特意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礼品袋,你们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看。”学生迅速地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中,我结合教材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今天,我们先来玩玩具好不好?”学生们兴趣盎然,纷纷拿出玩具玩一玩。接着我又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玩具怎么玩,并根据玩具的运动情况分分类。学生通过玩玩具,结合生活实际体验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通过分类,体会平移和旋转是物体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就这样,由学生熟悉的活动引入新课的学习,唤起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亲切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在动中玩,乐中学,不知不觉地进行着数学学习,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 

3.重视学法,引导学生的质疑探索 

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学到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大门,还要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当代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说: “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以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学习必须以学生的原有经验为基础,而经验的获得,必须由学生通过实践﹑自己感悟内化,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眼光应该远一点,视野应该开阔一点,不要只盯着一些计算方法﹑计算技能等,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合作交流,去参与探索过程,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 

荷兰数学家弗登塔尔批评传统的教法“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产品来教,留给学生活动的唯一机会就是所谓的应用,其实就是做问题。”这样的教学是一种“沉闷的模仿教学”,“不是有效的教学,而是无价值的教学”。他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自己去发现或者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要创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他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我们教师应认真地进行学生学习活动的再设计,真正做到在引导学生“再创造”上下功夫。 

总之,我们要真正以学生为本,引导得法为关键,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当然学生能否学会学习,还必须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意志的磨练,也是达到会学的桥梁。让我们以叶老所言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为目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从“学会”到“会学”,才有可能培养出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新型人才。

文档

浅谈“让学生学会学习”

浅谈“让学生学会学习”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要学到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即掌握科学的学习规律和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大门,还要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关键词: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参与意识;学习方法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让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当今课堂教学一项重要的任务。要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