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 | …… | 亿级 | 万级 | 个级 | |||||||||
数位 | …… | 千亿位 | 百亿位 | 十亿位 | 亿 位 | 千万位 | 百万位 | 十万位 | 万 位 | 千 位 | 百 位 | 十 位 | 个 位 |
计数单位 | …… | 千亿 | 百亿 | 十亿 | 亿 | 千万 | 百万 | 十万 | 万 | 千 | 百 | 十 | 个 |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1、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连续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1、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1、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根据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如果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1、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
2、亿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先看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较大。如果数位相同;就看左起第一位数;如果左起第一位数相同;就看第二位数;以此类推。
4、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先找到万位;再把万位后面的四个0去掉;在后面写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简单地说;就是用个级的四个0换成一个“万”字。
5、“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根据要求舍去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即0、1、2、3、4);就直接把尾数舍去;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即5、6、7、8、9);舍去尾数以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6、求亿以内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先找到要省略的尾数;再找到尾数的最高位;应用“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去还是向前一位进1;最后写成约等式。
7、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后读个级。亿级和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的数的写法: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1、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1)、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时;去掉8个0;添上“亿”字;与原数间用等号;不是整亿的数改写时要从千万位上进行“四舍五入”;然后去掉亿位后面的尾数;添上“亿”字;与原数间用约等号。
二单元《角的度量》
线的认识知识点:
1、 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 :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补充知识点:
1、 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过两个能画一条直线;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2、 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3、 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如:直线长4厘米。是错误的。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旋转与角知识点: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 角的分类: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4、动手画平角、周角。
角的度量知识点:
1、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2、 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3、 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4、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交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画角知识点:
1、 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2、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另外15度和165度也可以用三角板画出。
(注意:这11个能用三角板画出的角度都是15的倍数。)
补充知识点:
因为角是由两条射线和一个顶点组成的;所以在画角连线时;不能两点相连;而要冲过一点或不连到那一点。
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补充知识点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
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实际生活中的估算知识点: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平移与平行知识点:
1、感受平移前后的位置关系——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能够借助实物;平面图形或立体图形;寻找出图中的平行线。
补充知识点 :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相交与垂直知识点:
1、 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垂直:就是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2、 画垂线: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补充知识点:
1、 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2、 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3、菱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4、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部分的名称(略)。
5、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画法(略)。
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知识点:
1、 用竖式求除数是两位数(整十数)除法。注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要写在个位上。
2、 用乘法进行验算。
补充知识点:
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计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路程、时间和速度知识点:
1、 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利用上面三个关系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将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时 12千米/分
340米/秒 30万千米/秒
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知识点:
1、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2、了解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为验算做好准备。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知识点:
1、笔算除法的方法: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就要多看前一位。
(2)、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
(4)、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在试商的时候;如果在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如果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
补充知识点:
1、单价×数量=总价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2、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商不变的规律知识点:
1、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计算150÷25 800÷25 20xx÷125因为25乘4能得到100;125乘8能得到1000;所以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4倍、8倍。
补充知识点:
1、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
2、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六单元《统计》
知识点:纵向复式条形图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认识纵向、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践活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单元《数学广角》
一、新知识点及其重难点:
1、新知识点:烙饼类问题策略; 沏茶类问题策略;
排队论问题策略; “田忌赛马”问题策略
2、重难点: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二、数学结论:
1、烙饼类问题策略: 在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的情况下:
①烙3张饼: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反面。
②烙多张饼: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个2个的烙;最后3张饼按上面的最优方法烙;最节省时间。
2、沏茶类问题策略: 首先要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也就是说哪些事情要先做;然后再考虑还有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能同时做的事尽量同时做;这样才能节省时间。
3、排队论问题策略: 依次从等候时间较少的事情做起;就能使总的等候时间最少。
4、“田忌赛马”问题策略:田忌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三场两胜;田忌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