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家长学校讲座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06:01
文档

家长学校讲座

家长学校讲座:浅谈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健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家庭气氛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是孩子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孩子遭遇到最初的经验,这将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被爱等情感,或者是焦虑、憎恨等情感。我们认识到:家庭气氛中有一些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特
推荐度:
导读家长学校讲座:浅谈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健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家庭气氛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是孩子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孩子遭遇到最初的经验,这将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被爱等情感,或者是焦虑、憎恨等情感。我们认识到:家庭气氛中有一些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特
家长学校讲座:

浅谈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心理健康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健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 家庭气氛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是孩子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孩子遭遇到最初的经验,这将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被爱等情感,或者是焦虑、憎恨等情感。我们认识到:家庭气氛中有一些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1、产生紧张的弥漫态度的情境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一些家庭会产生紧张的弥漫态度的情境,例如:家庭成员不和睦、家庭经济管理混乱、家庭成员的不健康的爱好、经济或社会地位的实际丧失或有丧失的危险等。在气氛紧张、父母关系不和谐的家庭里,父亲和母亲都处于极大程度的情绪紧张状态,他们常常是烦恼不安、性情暴躁、言语粗鲁,对长辈缺少孝敬甚至虐待。对于还没有生活能力、完全依赖父母的孩子来讲,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容易情绪紧张,为父母关系失调而慌乱、憎恨;为忠实父亲还是母亲而烦恼和疑惑。紧张的家庭人际关系破坏了应有的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长期处在负性情绪中,又缺少温暖和关爱,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质,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欢乐和谐与健康的家庭生活有利于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个健康的家庭,父母双方应该彼此相爱,热爱孩子,关心孩子

的兴趣、能力和志趣,愿意设法帮助孩子,使他了解父母。家庭成员之间能互相尊重爱护、以理相待,为人处世通情达理,使家庭气氛安定和睦、融洽温暖、民主平等、愉快欢乐。但想要促进孩子心理健康,仅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还是不够的,还要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学习,发展共同的兴趣,和孩子共享经验和成果,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和相互间的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爱好,给他一定的自主权利,决定与选择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例:有一位母亲在买菜时买回了一条青虫,女儿要饲养,母亲没有阻止女儿的行为,而是配合女儿在饲养青虫的过程中,引导女儿观察、探索,逐渐使女儿知道了青虫的蜕变,明白了青虫的习性,最后消灭了青虫。在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下,孩子探索世界的兴趣日渐浓厚,而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体验也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发展了孩子的坚持性。父母要营造温暖和睦的家庭气氛,切莫在孩子面前争吵甚至大打出手,要慎重对待夫妻离异,不要意气用事轻易闹离婚,对孩子的教育要多诱导,少训斥。总之,丰富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气氛有助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 

二、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应该为幼儿营造爱的氛围,其核心是对幼儿人格的尊重与友爱。爱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也是造就孩子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然而,对孩子的尊重不等于放纵,关爱更不等于溺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权衡取决于父母的教育方式及对子女的教养态度。现在许多家长都热衷于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实际上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例:妈妈对明明说:“儿子,你是妈妈唯一的宝贝,是妈妈的一切,妈妈愿意为你做最大的牺牲。”结果,明明4岁了,妈妈还是整天喂他吃饭,给他穿衣穿鞋。明明上幼儿园了,他却这也不会做,那也不愿学,而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替他做事,渐渐地会使明明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他将面临一个陌生的世界,而逃避应负的责任,使他缺乏责任心和自信心。那么,父母怎么样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才能有助于形成孩子的健康心理呢?我认为,父母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能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在民主型家庭中,家长平等地对待、尊重孩子,家长与孩子能相互交流各自的看法,对孩子不成熟的行为进行,并坚持正确的观点,使平等尊重与适当相结合,有利于孩子性、自信心与能动性的养成,具有直爽、亲切、爱社交、能与人合作、讲友谊、爱探索等特点。因此,父母要爱孩子,理解孩子,并用合理、科学的教养方式和教养态度来对待孩子。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态度是比较可取的教养态度,父母只有充分尊重孩子,从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个性差异出发,因材施教,这样才有可能达到你所期望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父母的期望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的期望有强烈的暗示和感染作用。从心理学来讲,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家长对子女的态度激励着孩子不断向前发展。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因此,父母对子女的美好期望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强化他们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儿童意志品质的锻炼,形成远大的抱负。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期望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须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孩子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据报载,一对孪生姐妹竟然用老鼠药杀死了自己的父母!原因是父母要求她们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而她们的成绩与重点高中的分数线相距甚远,父母平时又经常责骂她们成绩不好,却忽视了女儿成绩不好有多方面原因,没有和孩子沟通,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关心,没有耐心和细心,一昧责怪和数落女儿,以至于被父母“贬”得无地自容后滋生的自卑感深深地笼罩着她们,于是就想到把父母整死以争取自由,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可见,如果家长盲目攀比,过分拔高对子女的期望,不但起不到积极促进作用,反而会使孩子屡遭挫折,丧失信心,形成消极心理。 

科学合理的期望应该是长远与阶段目标相结合,还要联系孩子的兴趣爱好,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所要求孩子做到的应该是孩子经过一定努力可以达到的,并在孩子遭遇挫折时不断给予鼓励,增强孩子的勇气和自信,这样逐渐提高要求,并且将父母的关心、爱护渗透其中,就会使孩子从父母长期的美好愿望中吸取力量,不断进取,从而促进和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一切善良、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的素质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萌芽的。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父母应努力追求合理、积极的教养态度,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家长学校讲座

各位家长:晚上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家长学校。下面,就大家所关心的几个话题,和各位家长进行交流,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家长指正!

一、关于家长学校:

依据黄埠中学家长学校制度,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黄埠中学家长学校,每学期都要对各年级学生家长进行3——4次讲座,其中有专家和学校领导以及老师专题报告,也有各学科老师的学生学习情况介绍,每学年结束前,还有家长的问卷调查,对于每次都参加并且有较大收获的家长,颁发结业证书。所以,希望家长能尽量挤出时间,出席每次家长学校的活动,并且做好记录,希望绝大部分家长都有较大的收获,获得结业证书。

二、对家长的几点建议

各位家长,通过你们的努力,你们的子女已经进入徐汇中学学习。为了让你们的子女在徐汇就读期间能全面发展,长大能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建议家长能做到以下几点:

1、家长对子女的榜样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模仿,可谓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家长的言行,对孩子今后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    尊敬长辈:

作为家长,首先要尊敬、孝敬长辈,以实际行动让子女感受到生命源自于父母,感受到父母把一个孩子抚养成人是多么的不易和艰辛,正是由于长辈的付出,才有今天幸福的家庭。只有家长的实际行动,才能换来子女今后对自己的尊重和感恩。

②    家庭和睦:

父母双方都以孩子的发展为前提,共同策划孩子的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千万不要为了一些小事在孩子面前争吵不休,以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只有和睦的家庭,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③    创办学习型家庭:

据一些老师反映,到某些学生家里去访问时,见到家长在家里打麻将,看到老师来访,请老师先坐一会儿,等他这一圈打完后再讲。试想,这样的家长对孩子负责吗?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心理能健康吗?能完成正常的学业吗?长大后能成才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他们的未来,家长首先要养成爱学习的习惯,言教不如身教,当孩子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成长,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了解

作为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了解孩子的“朋友圈”,了解孩子的心灵感受,了解孩子的困惑。通过了解,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和准备做什么,通过和孩子的沟通,家长和孩子共同探讨如何去面对这些实际问题,从而帮助孩子逐步去解决这些困惑。但要做到了解孩子的想法,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是十分不容易的,这就需要和孩子保持经常沟通。和孩子沟通,其实大有学问。

3、沟通

著名学家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只是学生、子女求学阶段的一名陪伴者。”我十分赞同这句话。所谓陪伴者,就是子女的知心朋友,和子女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所以,要让孩子对你敞开内心世界,向你倾诉他们的烦恼,不是知心朋友是不可能做到的。作为家长,培养下一代是你们的责任,但要和孩子做到在心灵上沟通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建议家长能够做到以下几条:

①    听

平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在一些活动中的感受,听他们发表不同见解(包括不成熟的和错误的想法),而不加以随意打断或制止。听完以后,家长也不要马上判断其对错,而是和孩子共同探讨哪些想法是好的,理由是什么;哪那些想法是不成熟的或错误的,原因是什么。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养成勤思考的好习惯,就会在各种问题面前,学会分析,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

②    讲

家长应尽量利用晚上用餐时间,和孩子讲一些学校、单位、社会上的所见所闻(尽量多讲正面的情况),讲一些英雄的故事和榜样的事迹。通过讲这些先进事迹,激励孩子奋发图强的愿望和争强不服输的精神,激励孩子学好本领,逐步增强孩子长大后能为国争光的决心和信心。

③    鼓励

孩子和家长一样,都喜欢听好话和表扬的话,即使有时候做错事,也不愿意听家长的斥责。所以,用鼓励的方法去激励他们进步,是一副灵丹妙药。下面的几个问题,家长应该怎样处理,供家长们参考:

A、孩子的某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应该怎样处理?

打、骂只是家长出出气而已,解决不了问题,而孩子却认为,家长打也打了,骂也骂过了,所以这次考试成绩不好的问题也已经解决了,两清,不欠债。而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家长要和孩子共同分析这次失利的原因,同时向孩子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我行,我可以赶上去,下次我一定考出好成绩。”

B、孩子和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怎么办?

有些家长会这样说,都是对方家长管教不严,明天告诉老师去,看老师怎么处理;或者说,找他们家长去,看他们家长管不管。我认为这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家长正确的解决方法是:和孩子共同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自己孩子在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解决这些矛盾的最佳途径在哪。同时要告诫自己的孩子做人要大气,必要时,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到对方家里去,和对方家长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鼓励孩子要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让孩子感受到理智和大气是与人相处的基本素养。

C、班干部选举落选怎么办?

错误的观念是,家长会认为老师不公平,有偏心。而正确的做法应该告诉孩子,依据你的能力和条件,完全可以担任班干部,但是,班级中有那么几个人,能力比你更强,水平比你更高,所以他们当选了。因此你要加倍努力,虚心向他们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班级里的同学感觉到,你是一位不是班干部的班干部,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你一定会以自己的实力,得到同学们的认可。

4、建议

①建议家长对孩子文化辅导要合理,各学科要平均发展和全面发展,所以,要和孩子共同探讨节假日的学习计划:

A、复习上一周所学的文化知识的时间。

B、合理安排好每科的学习时间,注意不要让孩子刚做完一套练习卷马上再做另一套,以免让孩子由疲劳感进而产生厌学感。

C、掌握各学科学习的基础。语文:古文和写作。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算能力。英语:语法和单词。

②两门学科复习的间隙,要有一定的休息时间。

③当孩子完成所有学科的复习之后,经过家长的检查确认后,余下时间可以由孩子自由支配。

④若有机会,家长要尽量带孩子参加一些体育活动和适当的文娱活动,但活动结束后,要让孩子讲一讲参加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活动,也可以让他们把体会写下来。这样做的意义在于,逐步养成孩子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各位家长,要把一个孩子培养成才,充满了家长的艰辛培育。俗话说: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老师的教、孩子的学以及家长的辅导教育,三者缺一不可。现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把孩子培养成才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校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我想,每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长大成才,既然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那么,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学生、为孩子的进步和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吧!

谢谢!

文档

家长学校讲座

家长学校讲座:浅谈家庭环境与孩子的心理健康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健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家庭气氛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家庭是孩子在人生旅途上的第一站,对人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孩子遭遇到最初的经验,这将决定他是否有安全感、被爱等情感,或者是焦虑、憎恨等情感。我们认识到:家庭气氛中有一些因素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