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
(T)2、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
(T)3、同资源种团是群落中以同一种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F)4、随着演替的进行,总生产量和净生产量都不断增加,达到顶极阶段时都达到最大。
(T)5、生态金字塔的塔基越宽,系统越稳定,系统转化效率也越高。
(T)6、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以生物小循环为主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T)7、正反馈能促进种群的发展,而负反馈则能维持种群的稳定。
(T)8、能量从一个营养级流到另一个营养级,其转化效率大约是十分之一。
(F)9、一个物种种群的聚集程度和密度一样,过疏有利于种群的发展,而过密则有性影响。
(T)10、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主体,人类始终处于生态金字塔的顶端,通过人类的能动作用维持着正金字塔型的生态金字塔。
(T)11、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不存在两个直接的竟争者。
(T)12、根据十分之一定律,在农业生产中应尽量缩短食物链的长度以获得最大的能量输出。
(F)13、由于生态系统中存在能流和物流,因此,物质和能量都可在系统中循环往复地利用。
(F)14、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对外界的一切干扰或压力都通过自我调节的恢复。
(T)15、通畅、完善的能流和物流是实现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
(F)16、正反馈可以加速系统输出的变动,有利于获取大量产品,所以应尽量发挥其在系统中的作用而避免出现负反馈现象。
(F)17、从长远观点看,处于繁殖期的个体越多,种群数量增长的趋势越大。
(T)18、一个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较高,则其系统的生产力水平也较高。
(F)19、为了获得大量的产品输出,在农业生产中应尽可能多地培育r-对策生物。
(F)20、生态金字塔的塔基越宽,系统越稳定,但系统的转化效率较低。
(F)21、生态系统中的负相互作用对系统稳定性来说都是不利的。
(T)22、在生态系统的发育与进化中,正相互作用趋于增加,而负相互作用趋于减少。
(T)23、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有利于系统的发展,负反馈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T)24、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存在的基础和保证。
(F)25、种内竞争促使两物种的生态位分离。
(T)26、长宽比小(紧密型)的斑块有利于保蓄能量、养分和生物。
(T)27、景观的连通性越差,则景观的连接度也越低。
(T)28、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是水循环。
(F)29、根据地质历史说,地质历史越年轻的地区,越可能拥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T)30、稳定的环境所维持的生物多样性最高。
(F)3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项的,在流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T)32、在种群数量调节机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密度制约作用。
(T)33、对各种生态因子耐受性强的生物,其分布也广。
(F)34、粮食和肉类都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为了提高粮食中的能量利用效率,应把粮食全部用于生产高能量的肉类以供人类消费。
(F)35、岛屿面积越大,岛屿上的物种数越多,并且岛屿上的物种数目不随时间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