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说明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7:06:05
文档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及倒虹吸管设计说明一、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二、技术指标1.涵洞类别及主要尺寸:涵洞类别跨径或管径(m)涵顶填土高度(m)管节长度(m)斜度α(°)备注钢筋混
推荐度:
导读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及倒虹吸管设计说明一、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二、技术指标1.涵洞类别及主要尺寸:涵洞类别跨径或管径(m)涵顶填土高度(m)管节长度(m)斜度α(°)备注钢筋混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及倒虹吸管设计说明

一、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二、技术指标

   1.涵洞类别及主要尺寸:

涵洞类别跨径或管径(m)

涵顶填土高度(m)

管节长度(m)

斜度α(°)

备注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0.75、1.0、1.25、1.50、2.00

0.5~20.0

1.49、1.99

0、15、30、45

环境条件:Ⅰ级

钢筋混凝土倒虹吸管1.0、1.25、1.50

≥0.9

1.49、1.99

0
   2.车辆荷载:公路-I级。

三、主要材料

部位主 要 材 料

预制涵管C30砼

涵管座C20砼

涵管基础C20砼

帽石、缘石 

C20砼

翼墙墙身、基础C20砼

铺底、锥坡、隔水墙M7.5砂浆砌MU40片块石

表列石料为最低强度等级

砂、石料的质量要求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有关条文办理

四、设计要点

1. 计算假定,由于本通用图圆管涵采用有基础形式,基础形式固定支承,中心角127o。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基本资料》固定支承,中心角120o圆管涵内力计算系数为0.231,且忽略管壁环向压力N及径向剪力Q,仅考虑管壁上的弯距M。

(1)管节自重荷载                

q1=γ1t   

(2)填土产生的均布垂直压力       

q2=γ2h                  

(3)填土产生的均布水平压力                               

q3=γ2Htg2(45 o -φ/2)          

(4)车辆荷载产生的均布垂直压力             

q4=∑G/ab                    

(5)车辆荷载产生的均布水平压力

    q5=(∑G/ab)×tg2(45 o -φ/2)           

式中:γ1-管节的材料容重(KN/m3),

γ2-土的容重(KN/m3),γ2=21 KN/m3

           H-管节上的填土高度(m)               

           t-管壁厚度(m)  

           φ-土的内摩擦角(度)

           r-管壁内外径的平均半径(m)

           ∑G-车轮或履带荷载轴重(KN)

          a,b-车轮或履带荷载压力分布长度(m)

                 圆管涵内力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荷载类型Mmax

管节自重产生的垂直压力0.369q1r2

填土产生的垂直压力0.231q2r2

填土产生的均布水平压力-0.231q3r2

车辆荷载产生的垂直压力0.231q4r2

车辆荷载产生的水平压力-0.231q5r2

2.管节内力按刚性管节受弯构件计算,不考虑法向力和剪力的影响,且按不同填土高度的受力情况配筋。

3.斜管节未另行作结构验算,适当配置构造钢筋。

4. 正管节分段长度分为:1.5m及2.0m两种,可根据需要组合成0.5m为基数的各种涵洞长度。

5.斜管节中轴线长度:孔径0.75、1.00、1.25米为1.50米,孔径1.50、2.00米为2.0米。

  6. 管节基础:

(1)C20砼基础厚度,应根据地基土壤类别、状态、地基容许承载力及受荷载后变形大小,涵位是否经常浸水以及洞顶填土高度、垫层材料种类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后选用。

(2)地基分类及相应的基础厚度值:

Ⅰ类:紧密的碎、卵石类土(卵石、砾石),完整的岩层,采用无基础形式;

Ⅱ类:一般密实的碎、卵石类土,硬塑~坚硬粘土,中等密实的中砂、粗砂、破碎岩层等,采用无基础形式;

Ⅲ类:中等密实的饱和粉砂、细砂土,软塑~硬塑粘土、亚粘土、较密实的人工填土、风化岩层等,基础厚度取50cm;

Ⅳ类:松散的饱和粉砂、细砂土,流塑~软塑粘土、亚粘土、一般密实的人工填土等,基础厚度取50cm。

(3)对于裂隙粘土地区,应根据涵位地基膨胀潜势大小,采用预湿换土、石灰(水泥)稳定等工程处治措施减弱和完全消除膨胀潜势后,基础厚度取100cm。

(4)对于软基、中等以上膨胀土地基等变形较大的地段,应作特殊设计。基础厚度可取100cm。

五、施工要求

1.预制管节建议采用悬辊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管节分段长度分别为:2.0m的正管节及1.5m的正管节及斜管节(按斜交角15°、30°、45°划分)两种, 正管节可根据需要组合成0.5m为基数以适应各种涵洞长度,并应在端面标注型号,例如:正d150,斜d150,φ30°等字样。斜管节也可在现场浇筑。

  2.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5%以后,才能脱模、堆放和运输。脱模应在管壁上注明适用的填土高度。

  3.施工设计和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斜交管涵由两端各一斜管节和若干个正管节组成。为避免放样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接近完成时浇筑。

  4.软基上的涵洞沉降较大,施工时应按涵身中部预测最大沉降值按抛物线设置予拱度。

  5.涵洞顶上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填卵石土对称夯实,相对密度达到96%。

6.施工过程中,当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涵顶及涵两侧填土在两倍孔径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方法分层夯实; 当洞顶覆土厚度在0.5~1.0米时,涵顶可通过施工车辆,但压路机必须采用静压。

六、其它

圆管涵试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 16752-1997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

水管试验方法》GB11836-三点试验法。

文档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及倒虹吸管设计说明一、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标准《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二、技术指标1.涵洞类别及主要尺寸:涵洞类别跨径或管径(m)涵顶填土高度(m)管节长度(m)斜度α(°)备注钢筋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