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5:06:44
文档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精)

《技能训练库》综合技能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名称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学时6学时实训目的1.掌握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程序2.学会国标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一、定义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二、设备和材料恒温培养箱、冰箱、恒温水浴箱、天平、均质器、1mL和10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250mL无菌锥形瓶、90mm无菌培养皿、pH计或精密pH试纸。三、培养基和试剂(制法见附录A)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推荐度:
导读《技能训练库》综合技能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名称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学时6学时实训目的1.掌握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程序2.学会国标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一、定义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二、设备和材料恒温培养箱、冰箱、恒温水浴箱、天平、均质器、1mL和10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250mL无菌锥形瓶、90mm无菌培养皿、pH计或精密pH试纸。三、培养基和试剂(制法见附录A)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技能训练库》综合技能实训指导书

实训项目名称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学时6学时
实训目的1.掌握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程序

2.学会国标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

一、定义

    菌落总数: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二、设备和材料

恒温培养箱、冰箱、恒温水浴箱、天平、均质器、1 mL和10 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250 mL无菌锥形瓶、90 mm无菌培养皿、pH 计或精密pH 试纸。  

三、培养基和试剂(制法见附录A)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磷酸盐缓冲液、无菌生理盐水。   

四、操作步骤 

(一)样品的稀释  

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 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制成 1:10 的样品匀液。  

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 (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3. 用 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 1:10 样品匀液 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 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 1 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 1:100 的样品匀液。  

4. 按3 操作程序,制备 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 1 次 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 个~3 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 10 倍递增稀释时,吸取 1 mL 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 1 mL 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 及时将 15 mL~20 mL 冷却至46 ℃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 ℃ ±1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二) 培养  

1.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36 ℃ ±1 ℃培养48 h±2 h。水产品30 ℃ ±1 ℃培养72 h±3 h。 

2.如果样品中可能含有在琼脂培养基表面弥漫生长的菌落时,可在凝固后的琼脂表面覆盖一薄层琼脂培养基(约4 mL ),凝固后翻转平板,按1 条件进行培养。  

(三) 菌落计数  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或菌落计数器,记录稀释倍数和相应的菌落数量。菌落计数以菌落形成单位(colony-forming units,CFU)表示。 

1.选取菌落数在 30 CFU~300 CFU 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低于 30 CFU 的 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 300 CFU 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2.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3.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五、 结果与报告 

(一)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  

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 )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1)计算:  

    N = ∑C/(n1 +0.1n2 )d             ………………………………… (1) 

    式中:

N——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n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示例:    稀释度           1:100 (第一稀释度)     1:1000 (第二稀释度) 

              菌落数(CFU)    232,244                 33,35 

N=∑C/(n1+0.1n2)d 

     =232+244+33+35/[2+(0.1×2)]×10-2=544/0.022=24727

    上述数据修约后,表示为25000或2.5×104 。 

3.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300 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30 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5.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 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 CFU~300 CFU 之间,其中一部分小于30 CFU 或大于300 CFU 时,则以最接近30 CFU 或300 CFU 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二) 菌落总数的报告  

1.菌落数小于 100 CFU 时,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2.菌落数大于或等于 100 CFU 时,第3 位数字采用“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取前2 位数字,后面用0 代替位数;也可用 10 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四舍五入”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3.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4.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5.称重取样以 CFU/g 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 为单位报告。

附录A  

A.1  平板计数琼脂(plate   count   agar,PCA )培养基  

A.1.1  成分

胰蛋白胨5.0g、酵母浸膏2.5g、葡萄糖1.0g、琼脂15.0g、蒸馏水1000mL   

A.1.2  制法

    将上述成分加于蒸馏水中,煮沸溶解,调节pH7.0±0.2。分装试管或锥形瓶,121℃高压灭菌15min。 

A.2  磷酸盐缓冲液  

A.2.1  成分  

磷酸二氢钾(KH2PO4)34.0g、蒸馏水500mL  

A.2.2  制法 

贮存液:称取34.0g的磷酸二氢钾溶于500mL蒸馏水中,用大约175mL的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7.2,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后贮存于冰箱。 

稀释液:取贮存液1.25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分装于适宜容器中,121℃高压灭菌15min。

A.3  无菌生理盐水

A.3.1  成分  

氯化钠8.5g、蒸馏水1000mL 

A.3.2  制法  

称取8.5g 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min。 

文档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精)

《技能训练库》综合技能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名称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学时6学时实训目的1.掌握细菌菌落总数测定的程序2.学会国标法测定菌落总数的方法和技能一、定义菌落总数: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二、设备和材料恒温培养箱、冰箱、恒温水浴箱、天平、均质器、1mL和10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250mL无菌锥形瓶、90mm无菌培养皿、pH计或精密pH试纸。三、培养基和试剂(制法见附录A)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