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5:05:34
文档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回答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1)文中“________”一词概括说明了海水颜色多,请找出表
推荐度:
导读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回答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1)文中“________”一词概括说明了海水颜色多,请找出表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阅读下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回答问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1)文中“________”一词概括说明了海水颜色多,请找出表示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的句子________。

    

(2)找出第1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描写了海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事物。    

(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海底珊瑚的________。    

【答案】 (1)五光十色;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深;浅;高;低

(3)珊瑚;海参;大龙虾

(4)比喻;排比;样子多   

【解析】【分析】(1)文中海水颜色多的词语是“五光十色”,表示海水色彩不同的原因的句子是: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如文中出现的“深”和“浅”以及“高”和“低”;

(3)本题为阅读理解题,文中描写了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等三种动物;

(4)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  , 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1)五光十色;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2)深;浅;高;低

(3)珊瑚;海参;大龙虾

(4)比喻;排比;样子多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文中内容、反义词、修辞方法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找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________。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

    

【答案】 (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树枝

;鸟儿

;蝴蝶

;花朵

;猴子   

;很好听

(3)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这段话描写了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很好听。(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故答案为:(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树枝、鸟儿、蝴蝶、花朵、猴子   很好听。

(3)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一)  

 

    一进门,我就看到碧绿的荷塘,大得一眼望不到边。水面上,一张张荷叶像一把把小伞,一朵朵荷花亭亭玉立地站在绿色的舞台中间:粉的、白的、白中带粉的、粉中透白的,各种美丽的颜色把荷花打扮成了漂亮的小公主。

(1)请把文中描写荷叶形状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    

(2)请把文中描写荷花颜色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3)读了这段习作后,我知道观察事物要细致,可以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来观察事物。    

【答案】 (1)一张张荷叶像一把把小伞。

(2)粉的、白的、白中带粉的、粉中透白的,各种美丽的颜色把荷花打扮成了漂亮的小公主。

(3)形状;颜色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一张张荷叶像一把把小伞。

 (2)粉的、白的、白中带粉的、粉中透白的,各种美丽的颜色把荷花打扮成了漂亮的小公主。

 (3)形状、颜色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diào  gōu)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pú  pǔ)公英的花瓣是合拢(lǒng  rǎo)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读音。  

钓________(diào  gōu)鱼     蒲________(pú  pǔ)公英

合拢________(lǒng  rǎo)

(2)用横线画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在你看来,蒲公英的花像________。    

(3)你发现草地变色的秘密了吗?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练习。  

时间:________

花的形态:________

草地的颜色:________

时间:________

花的形态:________

草地的颜色:________

从中,你看到“我”是一个善于________的孩子。

A.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B.钓鱼    C.在观察中寻找乐趣

(4)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草地的色彩是会变化的。作者先发现________,后发现________。  

A.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B.草地的颜色会变

(5)选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叙述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观察图片,完成练习。  

大自然中像蒲公英这样有趣的植物还有很多,图中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植物,白天如图一所示它的花瓣是________,而夜间的时候如图二所示.它的花瓣是________。因此这种会“睡觉”的莲花,我们把它称为________。

【答案】 (1)diào;pú;lǒng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蒲公英的花;人的手掌;一把小伞

(3)中午;张开;金色;早上、傍晚;合拢;绿色;A

(4)B;A

(5)时间;很早;中午;傍晚

(6)张开的;合拢的;睡莲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6)解答时,先从给出的图画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判定。

 故答案为:(1)diào、pú、lǒng

 (2)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蒲公英的花;人的手掌;一把小伞

 (3)中午;张开;金色;早上、傍晚;合拢;绿色;A

 (4)B;A

 (5)时间、很早、中午、傍晚

 (6)张开的、合拢的、睡莲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6)培养观察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5.课内阅读。  

海滨小城

    我的家乡在广东,是一座海滨小城。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交界的水平线上,有棕色的机帆船和银白色的军舰来来往往。天空飞翔着白色的、灰色的海鸥,还飘着跟海鸥一样颜色的云朵。

    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帆船上的渔民,军舰上的战士,他们的脸和胳臂也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这段中的_______具体写出了庭院的这个特点。(    )            

A. 第1句话;树多;第2、3两句

B. 第1句话;树多;只有第2句

C. 第2句话;院子多;第3、4两句

(2)文中的划线句子是个_______,把_______比作了_______。(   )            

A. 比喻;凤凰树的枝叶、红云        B. 比喻;凤凰树的花、一片片红云        C. 比喻;小城、红云

(3)“开得那么热闹”中的“热闹”,意思是凤凰花(    )(多选)            

A. 竞相开放                          B. 开得娇艳而繁茂                          C. 开花时发出了声响

(4)“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几个特点,下面哪一个不是它所描写的特点?(   )            

A. 数量多                         B. 颜色绿                         C. 树冠大                         D. 形状像一把撑开的伞

【答案】 (1)B

(2)B

(3)A,B

(4)A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在段落中往往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本段则围绕中心句展开叙述。本段中描写滨海小城树木有各种各样的树木。第一句“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概括叙述小城庭院里树多的特点。段落都是围绕这句话展开叙述。 

 (2)本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本句话写的是凤凰树的花开的繁盛,红色的凤凰树花像一片片白云把小城笼罩住了,这是一个比喻句,将凤凰树花比作一片片白云。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义的辨析。结合上下文,凤凰树的花开的那么热闹,既点出了花的繁茂,又写出花争相开放,一片生机盎然。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撑开的绿绒大伞” 写出了榕树的颜色:绿绒,也就是绿色,大伞既点出了树冠的形状向伞,也写出了树冠之大。

 故答案为:(1) B;(2) B;(3) A、B;(4) A

 【点评】(1)段落中心句的一般都在句首,往往起到概括的作用。

 (2)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本题中有明显的本体与喻体。

 (3)本题要理解其中的词义,结合上下文,便可对选项作出排除。

 (4)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分析,抓住其中一些关键词便可对选项作出排除。

6.课外阅读。  

美丽的秋季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汪汪……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个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枫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呀,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文中的“你”指________,它是________的季节,也是________的季节。    

(2)文中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幅秋景图。    

(3)在第3自然段中,写出描写田间作物的拟人句;在第4自然段中,写出描写果园硕果累累的比喻句。    

(4)请你写一句赞美秋天的话。    

【答案】 (1)秋天;美丽;收获

(2)花园;田间;果园;山坡

(3)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

(4)秋天是画,是彩云,是流霞,是成熟,是收获。   

【解析】【分析】(1)、(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此题意在明白拟人、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具有人的情感与行为,从而达到化抽象为具体的目的。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对秋天的感悟,言之有理。

 故答案为:(1)秋天、美丽、收获

 (2)花园、田间、果园、山坡

 (3)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怀。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

 (4)秋天是画,是彩云,是流霞,是成熟,是收获。

 【点评】(1)、(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考查学生对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文中说明秋天树叶颜色的语句是________,这些颜色写出了秋天由________变________的气候特点,非常形象生动。    

(2)用波浪线画出选文中的一句比喻句________,这句话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选文中具体写到的秋天的颜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表现了秋的________(声音  气味  色彩)。    

【答案】 (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炎热;凉爽

(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枫叶;邮票

(3)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菊花

(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色彩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课文知识的回顾,仔细阅读语段,找出文中描写秋天树叶颜色的句子,可以知道语段分别写到银杏树树叶是黄色,枫树树叶是红色,同时也写到两个关于气候的词语“炎热”,“凉爽”,写出了秋天气候变化的特点。

 (2)本题考查的是对比喻句的认识,比喻句中要有本体喻体及喻词,把什么比作什么。

 (3)本题也是对课文的回顾,从段落中找出描写到的颜色及景物,要逐句去寻找。

 (4)本题是寻找段落的中心句,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具有概括性。

 故答案为:(1)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炎热;凉爽

 (2)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炎热;凉爽

 (3)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淡黄、雪白、银杏树、枫树、田野、果树、菊花

 (4)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色彩

 【点评】(1)本题要读懂问题中的关键词,段落中描写颜色的句子很多,但问题只问秋天树叶的颜色,由此便可找出句子。

 (2)本题要清楚比喻修辞手法的特点,平时阅读时遇到比喻句一定要注在旁边,把什么比作什么,慢慢积累。

 (3)本题是对课文内容的考查,同学要学会边读边画的技巧。

 (4)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中心句,也就是整个段落都是围绕着一个点去写的,一般在段首或段尾,往往有很强的概括性。

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敬重卑微    

    ①我偶然读到一篇英文课文,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庭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竞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zhì zì)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

    ④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⑤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哩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⑥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庭绝对会全军覆灭。

    ⑦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单薄  卑微)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单薄  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卑微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⑧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表,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⑨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只有体积,没有精神。千里之堤(tí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注释:卑微:地位低下而渺小。玩世不恭:不把现实社会放在眼里,对什么事都采取不严肃的态度。

(1)将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拼音或词语找出来。    

(2)“和睦”可重叠成“和和睦睦”,“忙碌”可重叠成“忙忙碌碌”,“伟大、深刻、 模糊”这三个词语中能这样重叠的词是________。    

(3)短文有三个问句,请找出来。  

①第一个是设问句,第________自然段是这个设问的回答。

②第二个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应为________

③第三个也是反问句,这句话实际上是启发我们要:________

(4)你最喜欢哪句话,请抄下来。    

(5)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已有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案】 (1)zì;jí;tí;卑微;单薄

(2)模糊

(3)4;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刻苦奋进,严肃认真。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答案不唯一)

(5)顾全大局,牺牲小部分,保存大部分。(其他答案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分析】(1)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

(3)①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设问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设问”,就是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②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③理解语句给我们启发,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好句的习惯。学生应该熟读课文,积累并运用。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zì;jí;tí;卑微;单薄。

(2)模糊。

(3)①4; ②比起蚂蚁,我们没有理由言渺小,说卑微。③刻苦奋进,严肃认真。

(4)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答案不唯一)

(5)顾全大局,牺牲小部分,保存大部分。(其他答案意思符合即可)

【点评】(1)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2)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3)①考查学生对设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②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注意多练。③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句子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9.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会唱歌的树叶

    阿姐带着我,走进了大山的怀抱。 

    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愉快地唱起歌儿,热热闹闹地欢迎来闯(chuǎng)山的客人。阿姐乐了,她顺手摘片树叶,放在嘴边,和小鸟对起话来—— 

    “滴沥!滴沥……”那是向黄莺(yīng)问好。 

    “布谷!布谷……”那是和杜鹃交谈。 

    “如意!如意……”那是对画眉的祝福。 

    对完话,阿姐又吹起好听的树叶歌:“呜咿(yī) ——咿哟……” 

    一时,树叶不摇了,小鸟不叫了,野兔不跑了。大家都在静静地听着,听着悠(yōu)扬的歌声向远山飞去,又从很远的地方飘回来。 

    我问阿姐:“树叶怎么也会唱歌呀?”

    阿姐说:“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听她这么一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一串串绿色的歌。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大大小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跳来跳去  ________来 ________去    ________来 ________去    ________来 ________去     

(2)树叶为什么会唱歌?    

(3)阿姐都对小鸟说了哪些话?    

(4)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答案】(1)热热闹闹;干干净净;快快乐乐;游;游;跑;跑;走;走

(2)“它们是听着小鸟的歌声长大的。每片叶子里,都藏着好多好多的歌哩!”

(3)滴沥!滴沥!    布谷!布谷!    如意!如意! 

(4)满山大大小小的树上,都挂着一串串绿色的歌。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①给出的词语“大大小小”来看,是AABB式结构,如:热热闹闹、干干净净、快快乐乐。从②给出的词语“跳来跳去”来看,是ABAC式结构,如:游来游去、跑来跑去、走来走去(2)(3)(4)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文中找到答案。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2)(3)(4)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云雀的心愿

    夏天到了,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到外面去看看。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片沙漠的上空。一阵狂风刮过,地上的黄沙漫天飞舞,迷得他们睁不开眼。

    “这里的风沙真讨厌!”小云雀埋怨说。

    “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jí)的沙漠。”妈妈心疼地说。

    他们飞呀飞,飞到一条大河的上空。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有几处河堤被冲垮了,一些村庄淹没在洪水之中。

    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

    “妈妈,妈妈,大河里的水怎么这么凶猛啊?”

    云雀妈妈叹了一口气:“唉,上游的森林被砍光了,‘森林水库’没有了,到了汛期,大河里的水就会泛滥成灾。”

    “森林就是森林,怎么能说是‘森林水库’呢?”

    “孩子,森林也是可以蓄水的呀。树木的树冠就像一把把大伞,可以挡住一部分雨水,不让它们直接冲刷地面。树干上的苔藓和树下的枯枝败叶也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森林里土壤的蓄水能力就更大了,剩下来的雨水渗进土壤,大都能够被储存起来。你看,森林不就是一座大水库吗?”

    他们飞呀飞,觉得又累又热,就飞回他们居住的那片森林,停在一棵大树上休息。

    “妈妈,我们的家真凉快呀!”

    云雀妈妈擦去头上的汗水说:“那是因为森林也是一个巨大的空调器。夏天,林子里枝叶茂密,挡住了强烈的太阳光,自然就凉快些;冬天,由于树木的遮挡,林子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失,所以就暖和些。你看,森林像不像空调器?”

    小云雀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森林实在是太重要了!明年春天,我一定邀上小伙伴,到那片沙漠上去种树,让沙漠重新变成绿洲。这是我的心愿。”

    “这也是妈妈的心愿。到时候,我跟你们一起去。”

(1)云雀妈妈带小云雀先后飞过了哪些地方?(    )            

A. 沙漠——大河——森林            B. 大河——沙漠——森林            C. 沙漠——森林——大河

(2)第4自然段中,为什么“妈妈心疼地说”?(    )            

A. 河水太凶猛了。            B. 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贫瘠的沙漠。            C. 小云雀飞得又累又饿。

(3)从第6自然段“小云雀不由得挨近了妈妈”,可以看出小云雀当时怎样的心情?(    )            

A. 甜蜜                                         B. 激动                                         C. 害怕

(4)联系短文内容,连一连。  

树冠________          吸收一部分雨水

苔藓、落叶________    储存雨水

土壤________          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

(5)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来做环保小卫士,写一条环保小标语吧!    

【答案】 (1)A

(2)B

(3)C

(4)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吸收一部分雨水;储存雨水

(5)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解析】【分析】(1)、(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5)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环保小标语,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环保小标语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活用修辞,语言要温馨委婉。

 故答案为:(1)A;(2)B;(3)C;

 (4)避免雨水直接冲刷地面;吸收一部分雨水;储存雨水

 (5)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点评】(1)、(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设计环保小标语语言要简练,紧扣宣传主题。

文档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阅读下文《富饶的西沙群岛》,回答问题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1)文中“________”一词概括说明了海水颜色多,请找出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