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总计 |
| 得分 |
| 得分 | 评卷人 | 一、名词解释 |
| (每小题3分,共15分) |
2、胸痹
3、中风
4、消渴
5、水肿
| 得分 | 评卷人 | 二、单项选择题 |
|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
A.辛温解表 B.辛凉解表 C.清暑祛湿解表 D.解表达邪
7、心悸心虚胆怯证的代表方是 ( )
A. 朱砂安神丸 B.天王补心丹 C.安神定志丸 D.归脾汤
8、阳水水湿浸渍证的治法是 ( )
A.化湿清热利水 B.化湿利水,补脾益气 C.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D.温运脾阳,以利水湿
9、尿血和血淋的区别关键在于 ( )
A.病程的长短 B.起病缓急 C.有无发热 D.有无小便滴沥涩痛
10、患者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治疗主方宜选 ( )
A.十灰散 B.归脾汤 C.知柏地黄丸 D.无比山药丸
11、丹栀逍遥散最适用于内伤发热哪一证型 ( )
A.气郁发热 B.湿郁发热 C.血瘀发热 D.血虚发热
12、薏苡仁汤主治痹病中何证 ( )
A.行痹 B.着痹 C.痛痹 D.热痹
13、胸痹的主要病机是 ( )
A.心脉痹阻 B.心阳不振 C.寒凝心脉 D.痰浊阻络
14、鼓胀的病机重点为( )功能失调,气滞、瘀血、水饮互结于腹中。 ( )
A.肺脾肾 B.肝脾肾 C.心肝肾 D.心肺肾
15、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于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可选用以下何种治法 ( )
A.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B.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C.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D.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16、将中风病分为“真中、类中”之医家 ( )
A.朱丹溪 B.张景岳 C.王履 D.刘河间
17、肺痈病情顺逆的转折点是 ( )
A.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恢复期
18、患者喉中哮鸣如鼾,声低,气短息促,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甚则持续哮喘,口唇、爪甲青紫,咳痰无力,痰清稀或质粘面色苍白或颧红唇紫,口不渴或咽干口渴,形寒肢冷或烦热,舌质淡或偏红,或紫暗,脉沉细或细数。治疗方药应选 ( )
A.六君子汤 B.三子养亲汤 C.小青龙汤 D.平喘固本汤
19、痫之为病,病理因素总以 为主。 ( )
A.火 B.瘀 C.气 D.痰
20、患者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舌脉:舌苔厚腻,脉滑实。治疗宜选 ( )
A.保和丸 B.藿香正气散 C.香砂六君子汤 D.麦门冬汤
| 得分 | 评卷人 | 三、多项选择题 |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类型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
A.脏腑气机阻滞 B.脏腑经脉失养 C.不通而痛 D.不荣而痛
22、痢疾的病因为 ( )
A.外感时邪 B.年老体虚 C.情志不遂 D.饮食不节(洁)
23、消渴的临床表现包括 ( )
A.多饮、多食、多尿 B.乏力 C.消瘦 D.尿有甜味
24、中风闭证包括 ( )
A.痰热腑实证 B.痰火瘀闭证 C.痰浊瘀闭证 D.风阳上扰证
25、腰痛的病因主要是 ( )
A.外感 B.内伤 C.情志 D.跌仆闪挫
26、归脾汤可以用于下列哪些病证的治疗? ( )
A.鼻衄 B.吐血 C.尿血 D.紫斑
27、水肿与鼓胀的鉴别,应从下列哪些方面辨别? ( )
A.肿胀部位 B.皮肤之颜色 C.腹筋暴露之有无 D.腹胀与否
28、积聚形成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 )
A.气滞 B.痰结 C.血瘀 D.水停
29、喘证痰浊阻肺证的治疗可选用 ( )
A.二陈汤 B.三子养亲汤 C.五磨饮子 D.补肺汤
30、不寐的临床表现为 ( )
A.入睡困难 B.时寐时醒 C.醒后不能再寐 D.彻夜不寐
| 得分 | 评卷人 | 四、判断题 |
| (判断正确答案,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
32、哮以气息言,喘以声响言。 ( )
33、若胸痛剧烈,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无休止,伴身寒肢冷,气短喘息,脉沉紧,为胸痹重证,当予血府逐瘀汤加减。 ( )
34、中风病脱证治以祛邪开窍醒神。 ( )
35、阴黄久治不愈,转为鼓胀重症,则预后不良。 ( )
36、水肿起病急骤,从面目先肿,肿势以腰以上较甚,肤色光亮而薄,按之凹陷易于恢复,是为阴水。 ( )
37、消渴的基本病机是燥热为本,阴虚为标。 ( )
38、痹证治疗总以祛邪通络为原则。 ( )
39、头痛治疗以调神利窍、缓急止痛为原则。 ( )
40、患者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苔薄白,脉弦紧,予以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 ( )
| 得分 | 评卷人 | 五、填空题 |
| (请将正确答案填于试题预留的横线上。每小题1分,共10分) |
42、肺痨的治疗原则为 、 。
43、不寐的病理变化总属 、 。
44、腰痛内伤致病者多属虚,治宜 为主,兼顾 。
45、淋证的基本治则为 、 。
46、风寒头痛的主方是 。
47、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是 、 。
48、心悸阴虚火旺证的治疗宜选用 合 加减。
49、中风风痰入络证治法为 ,代表方为 。
50、病痰饮者, 。
| 得分 | 评卷人 | 六、问答题 |
| (每小题5分,共15分) |
52、试述他脏及肺致咳的病机。
53、消渴的变证有哪些?是如何形成的?
| 得分 | 评卷人 | 七、病案分析 (15分) |
要求:1诊断(证型诊断)(4分)
2主证分析(5分)
3治法(2分)
4方药(4分)
标准答案(按试题顺序排列)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喘证:喘即气喘、喘息。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位特征者谓之喘证。
2、胸痹:是指以胸中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3、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醒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症。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歪斜等症状。
4、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5、水肿: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6、D 7、C 8、C 9、D 10、B 11、A 12、B 13、A
14、B 15、B 16、C 17、C 18、D 19、D 20、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ABCD 22、AD 23、ABCD 24、ABC 25、ABD
26、ABCD 27、ABC 28、ABC 29、AB 30、ABCD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五、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41、治标、治本 42、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43、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44、补肾固本、肝脾 45、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46、川芎茶调散 47、祛湿邪、利小便 48、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 49、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 50、当以温药和之
六、问答题 (每题5分,共15分)
51、阳黄由湿热所致,起病急,病程短,黄色鲜明如橘色,口干发热,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一般预后良好。阴黄由寒湿所致,起病缓,病程长,黄色晦暗如烟熏,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淡白,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一般病情缠绵,不易速愈。急黄由湿热夹毒而化火所致,起病急骤,黄疸迅速加深,身目呈深黄色,壮热烦渴,呕吐频作,或神昏谵语,或伴衄血,尿血,皮下
52、他脏及肺的咳嗽,可因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所致;或因饮食不当,熏灼肺胃,过食肥甘辛辣,或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而致咳。
53、消渴病常病及多个脏腑,病变影响广泛,未及时医治以及病情严重的患者,常可并发多种病证。如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瘀滞,痰瘀阻络,脑脉闭阻或血溢脉外,发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
七、病案分析 (15分)
54
1、诊断:胸痹(心血瘀阻证)(4分)
2、主证分析(5分):该患者年过半百,肾气自半,精血渐衰,不能鼓舞五脏之阳,可致心阳不振,阳气不宣,血行无力,久而成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 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心胸刺痛,痛引肩背,每于夜间发作,乃为瘀血致痛的特点;瘀血阻滞则胸阳不展而见胸闷;瘀血阻滞,心失所养则心悸;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皆为瘀血之证。
3、治法(2分):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4、方药(4分):血府逐瘀汤加减。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枳壳、牛膝、当归、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