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微观经济学任课教师备课教案(效用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5:07:52
文档

微观经济学任课教师备课教案(效用论)

教案(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学院文学院系别出版与发行课程名称中国出版史授课班级2012级出版与发行主讲教师江锦年职称讲师课程学时32学时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案课题(内容)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授课班级2010级编辑出版授课时间2012年9月26日任课教师江锦年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时2(学时)课程编号B0150004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熟悉理解效用理论,重点掌握边际效用理论,熟悉理解消费者均衡,了解无差异曲线教学要求掌握效用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理解总效用、平均效用和
推荐度:
导读教案(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学院文学院系别出版与发行课程名称中国出版史授课班级2012级出版与发行主讲教师江锦年职称讲师课程学时32学时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案课题(内容)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授课班级2010级编辑出版授课时间2012年9月26日任课教师江锦年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时2(学时)课程编号B0150004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熟悉理解效用理论,重点掌握边际效用理论,熟悉理解消费者均衡,了解无差异曲线教学要求掌握效用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理解总效用、平均效用和


教    案

  (2013-2014学年度 上学期)

学    院    文学院        

系    别   出版与发行    

课程名称   中国出版史    

授课班级    2012级出版与发行 

主讲教师    江锦年      

职    称    讲师           

课程学时      32学时        

     微观经济学       课程教案

课题(内容)第三章 效用论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

授课班级2010级

编辑出版

授课时间2012 年 9 月 26日

任课教师江锦年
课程类别

学科基础课课    时

     2   (学时)

课程编号B0150004
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熟悉理解效用理论,重点掌握边际效用理论,熟悉理解消费者均衡,了解无差异曲线

教学要求掌握效用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理解总效用、平均效用和边际效用概念,明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货币的边际效用,能够熟练分析消费者剩余。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效用,总效应,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常规教学,展开课堂讨论 

教学基本

内容

一、复习和引入

(一)在黑板上板书需求价格弹性的公式。(弧弹性与点弹性)

(二)由“谷贱伤农”的案例串联复习第二章的全部重要内容,其包括供求理论,需求弹性,价格限定等。

二、新课

第三章  效用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讲解  效用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引导学生回忆 价值决定理论:        劳动价值论(政治经济学) 

强调效用价值论(西方经济学) 

——效用思想的最早萌芽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古罗马的卡多的著作中。 

——中世纪的托马斯·阿奎那的古代效用说——商品的效用决定公平价格(价格),开创效用价值论的先河。

 ——萨伊的效用价值论——效用决定价值(萨伊的价值理论:效用价值论、供求论和生产费用论)。 

·效用(Utility) 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或者说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提问:什么东西最好吃?由此归纳效用概念的核心点:

1. 人对于商品是否具有欲望(主观)  

2. 商品是否具有满足欲望的能力 

3.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偏好) 

(二)讲解 效用的度量

基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类似长度、重量等概念,可以用基数1、2、3……等具体数字来衡量并加总求和。 流行于19世纪、20世纪初  核心理论:边际效用。 

序数效用论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类似于香、臭、美、丑等概念,其大小可以排序,但无法具体度量、衡量,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 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以来 核心理论:无差异曲线。 

比较:后者的假定受到的要稍少一些,可以减少被认为值得怀疑的心理假设。

(三)基数效用论

强调并板书

1.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TU: total utility)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即最后增加或减少的那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满足程度(MU: marginal utility)

(四)边际概念     边际量是表示自变量的变化量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量。    边际量=因变量的变化量/自变量的变化量

引导学生分析P59页的图表,得出结论如下:

TU以递减的速度以递减的速度以递减的速度以递减的速度,先上升后下降升后下降; MU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当MU大于0时,TU逐渐增大;当MUM等于0时, TU取最最大值;当MU小于0时, TU逐渐减逐减小。

板书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即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趋于下降,并在总效用达到最大值后成为负值。

提问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1.生理或心理因素

2.物品多样性用途按重要程度排序

讨论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 -“钻石与水”悖论

3.货币的边际效用 

货币跟商品一样也具有效用。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商品就是用货币的效用交换商品的效用。 货币也符合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收入应向穷人转移支付 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因为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收入很小的一部分,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购买量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所支出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也是非常小的。

(五)消费者均衡——所得分配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要使购买各种物品的总效用达到极大,消费者所购买的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必须等于它们的价格之比。 

在此强调 消费者获得最大效用,并不是指消费者的欲望得到完全满足,而是指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了能够得到的最大效用。

板书推导 消费者均衡 假定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Ι购买ν种商品,λ为货币边际效用,假定价格不变,P1 、 P2 …… Pn分别为种商品的既定价格,Ξ1 、 Ξ2 …… Ξν表示ν种商品的数量,ΜΥ1 、 ΜΥ2……ΜΥν表示ν种商品的边际效用,ΤΥ1 、 ΤΥ2…… ΤΥν表示ν种商品的边际效用。

结论: 买的越多 => 边际效用越小 => 愿意支付的单位货币越少 => 价格越低 =>需求曲线右下倾斜 

(六)消费者剩余(Consume Surplus):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数量和实际支付的总数量之间的差额

小结边际效用递减 => 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作业、实践项目1.1比较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2.  应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分析“钻石与水”悖论。

参考书目曼昆:《经济学原理》,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注:各栏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文档

微观经济学任课教师备课教案(效用论)

教案(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学院文学院系别出版与发行课程名称中国出版史授课班级2012级出版与发行主讲教师江锦年职称讲师课程学时32学时微观经济学课程教案课题(内容)第三章效用论第一节效用论概述;第二节无差异曲线授课班级2010级编辑出版授课时间2012年9月26日任课教师江锦年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时2(学时)课程编号B0150004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目的熟悉理解效用理论,重点掌握边际效用理论,熟悉理解消费者均衡,了解无差异曲线教学要求掌握效用概念的提出及发展,理解总效用、平均效用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