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梁板设计计算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4 15:07:56
文档

梁板设计计算书

任务书一、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标准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主梁沿厂房横向),结构平面如图。环境类别为一类。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1~20号学生6kN/m2,其余学号8kN/m2。材料:混凝土为单学号C20,双学号C2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其它钢筋用HPB235。二、设计要求1)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2)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3)绘制标准层楼盖施工图。4)1~10号学生采用图中尺寸,
推荐度:
导读任务书一、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标准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主梁沿厂房横向),结构平面如图。环境类别为一类。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1~20号学生6kN/m2,其余学号8kN/m2。材料:混凝土为单学号C20,双学号C2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其它钢筋用HPB235。二、设计要求1)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2)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3)绘制标准层楼盖施工图。4)1~10号学生采用图中尺寸,
任 务 书

一、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标准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主梁沿厂房横向),结构平面如图。环境类别为一类。

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1~20号学生6kN/m2,其余学号8kN/m2。

材料:混凝土为单学号C20,双学号C2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其它钢筋用HPB235。

二、设计要求

1)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

2)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3)绘制标准层楼盖施工图。

4)1~10号学生采用图中尺寸,其余学号将纵向轴线间距4500改为5400。

计 算 书

1.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标准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主梁沿厂房横向),结构平面如图1.环境类别为一类。

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6KN/m2。

材料:混凝土为C20,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其他钢筋用HPB235.  

     图1  结构平面图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m,次梁的跨度为5.4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m,,因此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取板厚h=80mm。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4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取h=6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2.

                            

图2  结构平面布置图

3.板的设计

(1)荷载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KN/m2

      80m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KN/m2

      20mm厚石灰砂浆                KN/m2

小计                                        2.74KN/m2

板的活荷载标准直:                           6KN/m2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2,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因取1.3。于是板的

恒荷载设计值         KN/m2       

活荷载设计值         KN/m2

荷载总设计值             近似取为11.1KN/m2

(2)计算简图

次梁截面为200mm40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取

中间跨: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3所示。

图3 板计算简图      

(3)弯矩设计值

由表11-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分别为:边跨中  1/11;离端第二支座  --1/11;中跨中  1/16;中间支座  1/14/.故

KN·m

KN·m

KN·m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板厚80mm, 0=80-20=60mm;板宽b=1000mm。C20混凝土, =1.0,;HPB235钢筋, KN/mm2。板配筋计算的过程列于表1。

表1  板的配筋计算表

截        面

1B2C
弯矩设计值(KN·m)

3.34-3.342.25-2.57
0.097

0.097

0.066

0.074

0.102

0.102

0.068

0.077

轴线

①~②

⑤~⑥

计算配筋(mm2)

280

280

187

211
实际配筋

(mm2)

6/8﹫140

AS=281

6/8﹫140

AS=281

6﹫140

AS=202

6/8﹫140

AS=281

轴线

②~⑤

计算配筋(mm2)

2752750.8×187

=150

0.8×211

=169

实际配筋

(mm2)

8﹫160

AS=314

8﹫160

AS=314

6﹫160

AS=177

6﹫160

AS=177

经验算,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小于,大于0.2%,符合要求。

4.次梁的设计

按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根据本车间楼盖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活荷载不考虑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

(1)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恒荷载                       3.288×2=6.58kN/m

      次梁自重         0.2×(0.4-0.08)×25×1.2=1.92kN/m

      次梁粉刷      0.02×(0.4-0.08) ×2×17×1.2=0.26kN/m

小计                                            g=8.76N/m

活荷载设计值

=7.8×2.0=15.6kN/m

荷载设计总值

=24.36kN/m

(2)计算简图

次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截面为300mm×600mm。计算跨度:

边跨    ,

取  

中间跨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的计算简图见图4。

图4  次梁计算简图

(3)内力计算

由表11-1、表11-3可分别差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弯矩设计值:

·m

·m

·m

剪力设计值:

(4)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内跨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5400/3=1800mm。除支座B截面纵向钢筋按两排布置外,其余截面均布置一排。

C20混凝土, =1.0,,纵向钢筋采用HRB335钢, KN/mm2,箍筋采用HPB235钢, KN/mm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2。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表2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表

截     面

1B2C
弯矩设计值

(•m)

61.04-61.0439.645.26

0.020

0.187

0.012

0.139

0.020

0.209

0.012

0.150

420488252360
选配钢筋

(mm2)

2φ12+1φ16(弯)

AS=427

右侧3φ12+1φ16(弯),AS=540

左侧3φ12+1φ16(弯),AS=540

2φ8+1φ12(弯)

AS=315

3φ8(弯1)

AS=453

经验算,ε均小于0.35,符合内力重分布的设计原则;

同时>,也大于0.2%,故符合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

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

验算截面尺寸:

mm,因,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对于A截面, >V,仅需按构造配置箍筋,选用Φ8@300。

,可以。

对于B、C截面, 得0.156mm²/mm

采用Φ8@200,实有

     可以

配筋率

满足要求。

5.主梁设计

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

(1)荷载设计值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次梁传来恒荷载                                 8.76×5.4=47.30kN

主梁自重(含粉刷)      [(0.6-0.08)×0.3×2×25+2×(0.6-0.08)×0.02×2×17] ×1.2=10.21kN

恒荷载      G=47.30+10.21=57.51kN,                 取G=58kN

活荷载      Q=15.6×5.4=84.24kN,                    取Q=85kN

(2)计算简图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中间支承在400mm×400mm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

边跨:,因,取,近似取mm。

中间跨: mm

主梁的计算简图见图5。因跨度相差不超过10%,故可利用附录6计算内力。   

图5  主梁计算简图  

(3)内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1)弯矩设计值

弯矩  式中系数k1、k2由附录6相应栏内查得。

2)剪力设计值

剪力  式中系数k3、k4由附录6相应栏内查得。

3)弯矩、剪力包络图

弯矩包络图:

第1、3跨有活荷载,第2跨没有活荷载

由附录6知,支座B或C的弯矩值为

在第一跨内以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作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

(与前面计算的相近)

在第2跨内以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作的简支弯矩图,得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值:。

第1、2跨有活荷载,第3跨没有活荷载

第1跨内:在第1跨内以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作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弯矩值分别为

在第2跨内:。以支座弯矩的连线为基线,作的简支梁弯矩图,得第1个集中荷载和第2个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第2跨有活荷载,第1、3跨没有活荷载

第2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

 (与前面计算的相近)

第1、3跨两集中荷载作用点处的弯矩设计值分别为

弯矩包络图如图6所示。

图6  弯矩包络图

剪力包络图:

第1跨

;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112.38-58-85=-30.17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30.17-58-85=-173.17kN。

;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184.92+58+85=-41.92kN;过第2个集中荷载后为-41.92+58+85=101.08kN。                                                                                                                                                                                                                                                                                                                                                                                                                                                                                                                                                                                                               

第2跨

;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161.87-58=103.87kN。

当活荷载仅作用于第2跨时

;过第1个集中荷载后为143-58-85=0。

剪力包络图如图7。

图7  剪力包络图

(4)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2m。

B支座边的弯矩设计值

。纵向受力钢筋除B支座截面为两排外,其余均为一排。跨内截面经判别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列于表3.

表3 主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截面1B2
弯矩设计值(KN·m)

232.30-230.08125.32-44.75
0.0370.2480.0200.048
0.991

0.934

0.995

0.988

1383

1453

743

268

选配钢筋

(mm2)

5φ20(弯3)

AS=1570

2φ22+3φ20(弯)

AS=1701

3φ20(弯1)

AS=941

2φ20

AS=628

经验算,最小配筋率为0.34%>0.19%,同时也大于0.2%,满足要求。

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验算截面尺寸:

,因,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可知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对于A截面, >V,仅需按构造配置箍筋,选用Φ8@300。

,满足条件。

对于B、C截面, >V,故可按构造配筋:

采用Φ8@200,实有

   (可以)

配筋率

满足要求。

6.绘制施工图

板配筋、次梁配筋、主梁配筋图见附图。

文档

梁板设计计算书

任务书一、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标准层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主梁沿厂房横向),结构平面如图。环境类别为一类。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1~20号学生6kN/m2,其余学号8kN/m2。材料:混凝土为单学号C20,双学号C2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其它钢筋用HPB235。二、设计要求1)板、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内力。2)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3)绘制标准层楼盖施工图。4)1~10号学生采用图中尺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