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输尿管插管技术记录尿量和测量血压的方法;
2、观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葡萄糖、肾上腺素、ADH等药物对尿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尿是血液流过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而形成的,凡对这些过程有影响的因素都可影响尿的生成。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取决于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其大小取决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影响肾小管重吸收作用主要是管内渗透压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重吸收能力,后者又为多种激素所调节。
三、实验对象:家兔
四、实验药品: 20%或25%氨基甲酸乙酯溶液(或32%乙醇),温热生理盐水(38℃),10%葡萄糖溶液,1:10000肾上腺素,ADH(5U/ml)
五、仪器与设备:
动物手术器材(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动脉夹,纱布,丝线,注射器,接尿器皿,气管插管,动脉插管,输尿管插管,秒表。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压力传感器、保护电极、受滴器
六、实验步骤
1、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自耳缘静脉注射氨基甲酸乙酯溶液。待兔麻醉后,将其仰卧放置于兔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颈部手术(气管插管术):颈部剪毛后,紧贴喉头下缘正中切开皮肤8——10cm,用止血钳分离皮下组织与肌肉,充分暴露气管。在气管下方穿一丝线,打一活结,于甲状软骨下方2-3cm处做“ ”形切口,向心方向插入气管插管,用丝线结扎固定,并将余线固定于气管插管的分叉处,以防滑脱。
3、腹部手术:从下腹部耻骨联合剪去被毛,向上沿中线作长约4厘米的切口,沿腹白线打开腹腔,剪口以能将膀胱拉至腹壁外为度,仔细辨认并分离一侧输尿管,在近膀胱处用线结扎,另穿一线打活结备用。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输尿管插管后膀胱即随着尿液的流出而缩小。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同尿道的通路,并用备线结扎固定。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接尿器皿盛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
4、开启与调试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打开电脑,进入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下以BL-420/820为例设置仪器参数,点击“实验项目”菜单,选择“影响尿生成的因素”项目,系统即可进入实验信号记录状态。此时仪器参数为:采样频率50Hz,时间常数DC,滤波20Hz,扫描速度1s/div,增益为10mV。
5、安装受滴装置,将记滴器输出导线插入“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系统”信号输入第二通道插孔内,固定记滴器于万能支架上,是输尿管插管流出的尿液滴在记滴器探头上,记录正常尿量(滴/分)。无记滴器也可持秒表人工计数单位时间的产尿滴数。
6.调节血压通道与记录尿滴通道的扫描速度一致,同时记录正常血压与尿量。
7.实验观察:
1 由耳缘静脉注射38℃的生理盐水30ml(速度稍快些),观察并记录尿量的变化。
2 待尿量恢复稳定后,静脉注射38℃的10%葡萄糖溶液15 ml,观察并记录尿量的变化。
3 待尿量恢复稳定后,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10000)0.2-0.5ml观察并记录尿量的变化。
4 待尿量恢复稳定后,静脉注射ADH 2U,观察并记录尿量的变化。
8.实验结果记录于下表:
| 影响因素 | 血压 | 尿量 |
| 正常生理条件下 | ||
| 生理盐水 | ||
| 葡萄糖 | ||
| 肾上腺素 | ||
| ADH |
1、.因为需多次静脉注射,注意保护耳缘静脉尽量先打远离端。
2、为保证尿液的产生,整个实验过程最好耳缘静脉滴注温热的生理盐水(30-40滴/min)
3、小量注射某种药物后,应紧接着注射1~2ml生理盐水,将残留药物推入家兔体内,使药物及时进入血液循环。每次注射完毕尽量不拔针头,换针管后注射下一种药物。
4、输尿管插管操作轻柔,避免损伤性闭尿。
5、腹部手术切勿窗口太大。如暴露内脏过多,可影响尿的生成。
6、输尿管插管时注意不能将输尿管插管插入输尿管外膜下。
7、实验完毕后,用蒸馏水将压力换能器内的柠檬酸钠冲洗干净,以免干燥后钠盐沉积损毁换能器的应变片。
八.预期结果
⒈ 注射38℃生理盐水30ml:
2.注射38℃的10%葡萄糖溶液15 ml
GS重吸收的部位仅限于近球小管
肾糖阈概念:近球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超过180mg/100ml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渗透性利尿(尿量增多)
3.注射肾上腺素(1:10000)0.2-0.5ml
NA与肾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结合,引起肾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收缩。一般情况下,入球小动脉α受体分布数量多于出球小动脉,前者血管收缩比后者更明显,因此,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浆流量减少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下降,肾小球的有效滤过压下降,肾小球滤过率减少,尿量减少。
4.静脉注射ADH:
ADH:抗利尿激素又称血管升压素(VP),是下丘脑的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作用主要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抗利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