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事故风险分析
| 序号 | 事故类型 | 涉及的危险物质 | 伤害的特性及特点 | 伤害程度 |
| 1 | 爆炸 | 氢气 | 以上危险物质发生爆炸时会对人造成灼烫、中毒及其他外伤 | 死亡或失能 |
| 2 | 烧伤 | / | 烧烫伤一般分为三度。 一度烧伤:只表现为皮肤红肿、灼热、疼痛,没有水疱,不留瘢痕。 二度烧伤:皮肤出现水疱,局部红肿,疼痛剧烈,治疗及时一般无大瘢痕。 三度烧伤:最为严重,损害深,皮肤焦黑,坏死,骨骼和血管暴露,极易发生绿脓杆菌感染败血症死亡。治疗及时侥幸存活,可遗留严重瘢痕,四肢三度烧伤可致肢体挛缩、畸形。 | 死亡或失能 |
| 3 | 触电 | / | 接触1000伏以上的高压电多出现呼吸停止,200伏以下的低压电易引起心肌纤颤及心搏停止,220~1000伏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中枢同时麻痹。触电局部可有深度灼伤,而呈焦黄色,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有2处以上的创口,1个入口、1个或几个出口,重者创面深及皮下组织、肌腱、肌肉、神经,甚至深达骨骼,呈炭化状态。 | 死亡或失能 |
| 4 | 烟尘 | / | 烟尘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后可引起喉、支气管的炎症、水肿、痉挛,化学性肺炎、肺水肿。接触后可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 | 失能 |
物流处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指挥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总指挥 | 物流主任 |
| 副总指挥 | 物流班长 |
. 职责
负责事故指挥救援工作,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重大行动决策指令发布,包括人员疏散、救援人员撤离、封锁管制,外部力量支援。
现场抢险救援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组长 | 物流当班组长 |
| 组员 | 叉车工 |
职责
应由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熟悉叉车充电室系统工艺,了解隐蔽设施状况,心理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并尽可能与行政职务相结合。
负责联系配电切断相应电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事故性质进行有秩序的抢救工作,制定抢救方案并加以实施,有权调动一切抢救人员和抢救物资。
通讯联络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组长 | 人事综合管理员 |
| 组员 | 人事行政处成员 |
职责
接到通知后,立即联系、通知各应急小组,并及时报警。
治安保卫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组长 | 外围班长 |
| 组员 | 后包装主任 |
职责
维护事故现场秩序,疏导无关人员和车辆,其要求事故发生后,治安保卫部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根据事故现场的风向,控制一定范围的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以保证其它人员安全,疏导无关人员车辆离开事故现场,保证抢救车辆、物资畅通无阻。
医疗救护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组长 | 化验室主任 |
| 组员 | 救护员 |
职责
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时刻准备抢救伤员,备好担架、车辆及药品等。
事故调查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组长 | 物流高级主管 |
| 副组长 | 物流班长 |
| 组员 | 物流当班组长、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事故所在部门相关成员组员 |
职责
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后勤保障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组长 | 后勤主任 |
| 组员 | 物流主任 |
负责组织车辆及相关财务等提供救援应急处理的财物。
善后处理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组长 | 财务总监 |
| 组员 | 人事专员 |
负责事故受伤或遇难者的善后处理。
家属安置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组长 | 物流主任 |
| 组员 | 物流班长 |
主要是负责做好事故受伤人员家属的解释,安抚工作,并安排好家属的生活。
技术专家组
人员组成
| 职务 | |
| 组长 | 物流高级主管 |
| 组员 | 物流班长 |
主要负责预测事故发展趋势,及时提出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及防止发生二次事故的对策,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处置程序
事故报告程序
事故报告程序流程图
图1:叉车充电室爆炸事故处理流程
报警程序、内容及方式
现场人员立即报告当班班长;
当班主管立即告知配电停止电源,立即报告主任及总经理。
报警内容:事故类型,时间,地点,伤亡及损失情况、事故范围及事故发展态势。
事故发生的单位:**xxx库房;时间、地点:xxx时xxx分、xxx区域;伤亡情况:xxx人。
事故信息报告
叉车充电室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通讯组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
公司总经理在小时内报告董事长。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1小时内向当阳市安监局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发生后,现场确定应急救援办公室,24小时值班,设置联系方式并向相关部门公布。
应急处置
响应分级
| 响应分级 | 启动条件 | 响应职责 |
| 一级响应 | (1)重伤2人以上或发生死亡事故; (2)轻伤3人以上。 (3)发生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2万元或2万元以上。 | 立即上报董事长 |
| 二级响应 | (1)发生1人重伤或1人重伤以上3人以下轻伤 (2)发生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2万元以下5千元以上。 | 立即上报总经理 |
| 三级响应 | (1)发生1人轻伤安全事故; (2)发生直接经济损失5千元以下。 | 立即上报物流主任 |
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启动本预案:
事故已造成重伤1人,或财产损失小于50万人民币,或疏散安置转移50—100人;
根据事故发展态势,需疏散本公司工作现场范围内人员。
当事故后果超出上述严重程度时,由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向董事长报告,建议启动Ⅰ级专项预案。
当事故后果低于上述严重程度时,执行氨气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响应程序(达到二级响应)
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
.1 接到报警电话后,决定启动本专项预案,命令通讯联络组:
通知现场抢险救援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现场保卫组、善后处理组、家属安置组、技术专家组、事故调查组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按各自职责采取行动;
立即联络119指挥中心(并说明事态、时间、地点、联系电话、并安排人员在路口接应)给予支援,并确认能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
在需要疏散的情况下,立即通知各部门,并通报受到事故影响、需要疏散的相邻外部单位和居民区,做好疏散准备;
通知善后处理组做好准备。
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现场。
4 处置措施
抢救人员进入事故区之前,确保电源已切断,现场无二次爆炸发生。
事故抢救方法
对叉车充电室火灾爆炸事故处理原则:断电、抢救人员、扑救现场火灾。叉车充电室火灾爆炸后进入火灾事故现场前必须确保无二次爆炸发生。
发生叉车充电室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
一旦发生叉车充电室火灾爆炸,第一时间逃生,立即将现场情况上报。切断电源后等待爆炸事故过后,需立即使用消防器材扑救现场火灾,以免火灾事故扩大。
火灾爆炸烧伤事故的急救
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措施灭火伤处的衣、库、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行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
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作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
可拦截过往车辆,将伤员送往附近医院进行抢救救治。
抢救受伤严重或在进行抢救伤员的同时,应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 ,由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伤员的工作,并派人接应急救车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