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Fe -56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雾霾治理已经成为生活中的热点话题,大力开发清洁能源能有效治理“雾霾”。下列能量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是( )
2.2022年上海化工厂爆炸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化学实验中的先后顺序不但影晌着实验成败与否,还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下列实验顺序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先倒浓硫酸再慢慢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B.氢氧化钠溶液溅到皮肤上,先涂硼酸溶液再用水冲洗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再给装置加热
D.排水法收集气体,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移出水槽
3.掌握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这对实验的顺利完成、得到正确实验结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4.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下图是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硫元素和氧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硫元素和氧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一个硫原子的质子数是一个氧原子质子数的两倍
D.两种元素的原子间易通过电子得失形成离子化合物
5.丙醇在很多情况下可代替沸点较低的乙醇用作有机溶剂,下图是丙醇的分子结构图,其化学式为C3H7OH。下列有关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B.丙醇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3∶8∶1
C.丙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丙醇不属于氧化物,但属于有机化合物
6.为了反映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的实验,四组同学分别绘制了相似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二氧化锰中不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B.一定质量的木炭粉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C.向等质量块状和粉末状碳酸钙中分别加稀盐酸至过量
D.分别加热等质量的氢氧化钙和钾两种饱和溶液
7.在靠近粉笔的粗端滴上一滴蓝墨水,然后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容器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随着酒精沿粉笔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浅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蓝墨水是一种混合物
B.相同条件下不同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C.颜色改变是因为墨水中物质互相反应了
D.该实验原理可用于分离某些混合物
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中,肯定不可行的是( )
选项待鉴别物质鉴别方法
A氧化铜、二氧化锰取样后分别加等浓度的双氧水,观察产生气泡快慢
B羊毛纤维、蚕丝纤维取样后分别灼烧,闻是否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浓硫酸、稀硫酸取样后分别插入小木条,观察木条颜色变化
D硫酸钠、硫酸铵取样后分别加熟石灰研磨,闻是否有刺激性气味
9.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十五天,并成功与“天宫一号”对接,标志着我国已成为航天大国。下图是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Ⅰ的作用是将空气和CO2、H2O分离
B.装置Ⅱ中氢气和二氧化碳发生了置换反应
C.装置Ⅲ中水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了氢气和氧气D.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和H2O
10.如图是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降温结晶法从A、B、C的固体混合物中提纯A
B.t2℃时三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B>A=C
C.若A、B、C中有一种是易溶气体溶解度曲线,那一定是C
D.用同一种方法能将A、B、C的饱和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11.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 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铜溶液、银丝) B.鉴别固体:氢氧化钠、氯化钠、铵(水)
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点燃)
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12.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质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1812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待测26212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数据是23
C.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
D.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3.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电脑等用户
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中L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LiMnO2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4.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物质除杂试剂(足量)操作方法
A CO(CO2)氢氧化钠溶液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K2CO3(KCl)稀盐酸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FeSO4 (CuSO4)锌粉加入足量锌粉并过滤
D Zn(Fe)稀硫酸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15.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钾溶液中加入钾晶体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
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生活处处离不开化学。
(1)下列3种调味品的主要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
A.白糖 B.食用小苏打 C.食盐
(2)“炉灶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该清洁剂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铁粉、氯化钠、活性炭和水,用稀硫酸检验其是否有效时,观察到有气泡冒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青少年缺____元素会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5)某服装标签上写着“涤纶10%、棉90%”,其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
(6)鉴别羊毛和尼龙的方法____________。
17.通过化学的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
(1)现有H、C、O、Na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②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③汽水中的酸______ ____;④治疗胃酸过多的盐_____________。
(2)“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如图为东莞的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写序号);②公共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性;③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__________接触而生锈;④公共自行车有些零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硬度大和________。
18.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
则所用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 _(填“a”或“b”,下同)端通入;若在烧瓶内装入浓硫酸进行干燥气体,气体应从___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
(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5)称取5.0g二氧化锰样品进行实验,图(三)中装置②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 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______(填计算结果)。
19.“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成分产生兴趣,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 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并易与空气中CO2反应(2NaClO+CO2+H2O==2HClO+Na2CO
)。NaClO溶液、HClO都具有漂白、杀菌、消毒功效.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3
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可能还有NaClO、Na2CO3、HClO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验过程】Ⅰ:向装入有色布条的试管中加入适量该消毒液试样,布条长时间不退色。Ⅱ:另取适量该消毒液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静置,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实验过程Ⅰ中有色布条不褪色,说明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综上所述,该消毒液试样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生活中,“84”消毒液贮藏时应注意____________;
一般不要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1)次氯酸钠与稀硫酸可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次氯酸钠与盐酸反应可生成有毒的氯气,日常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20.中国首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民用客机C919飞机的钛合金用量达9.3%。工业上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制备钛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1)钛铁矿在酸浸前要先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图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
(3)反应①生成了TiCl4及一种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X,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______。
(4)工业上在进行反应②时需在氩气(Ar)氛围中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5)已知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如下表所示:
物质TiCl4Mg MgCl2Ti熔点/℃-25.08.87141667
沸点/℃136.4109014123287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反应②所得的固体混合物中分离出钛的方法是真空蒸馏,应控制的温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
(6)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
21.为了测量铁锈(Fe2O3·xH2O)中铁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①:取20g铁锈,加入足量的14.6%的稀盐酸200g,充分反应。
步骤②:向①反应后的溶液中慢慢滴入16%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1)步骤①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2)步骤②中与FeCl3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生成沉淀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0.1)
(3)根据计算所得数据在图中画出产生沉淀的曲线。
(4)铁锈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023年广东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答案
一、1.A
2.C
3.C
4.D
5.D
6.A
7.C
8.B
9.D
10.B
11.B
12.A
13.C
14.A
15.C
二、16.(1)A (2)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3)Fe+H2SO4===FeSO4+H2↑
(4)钙
(5)涤纶
(6)灼烧闻气味
17.(1)CH 4 H 2O H2CO 3 NaHCO 3
(2)①④ 延展 空气、水 耐腐蚀
18.(1)长颈漏斗 H 2O 2、MnO 2
2H 2O 2=====MnO 2
2H 2O +O 2↑(2)a b
(3)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
(4)B
(5)94%
19.NaCl 产生白色沉淀
NaClO 、HClO Na2CO 3+CaCl 2===CaCO 3↓+2NaCl NaCl 、Na 2CO 3 密封、避光 具有漂白性2NaClO +H 2SO 4===Na 2SO 4+2HClO
20.(1)增大与酸的接触面积,使其充分反应
(2)过滤
(3) CO
(4)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钛被氧化TiCl 4+2Mg 置换反应
(5)1412℃~3287℃
(6)Cl2和Mg
21.(1)FeCl 3、HCl
(2)150
解:设生成沉淀的质量为x 。
FeCl3+3NaOH===Fe(OH)3↓+3NaCl 120 107 150g×16% x
120
150g ×16%=107x
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1.4g。
(3)
(4)56%
